药师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在自己的起心动念

发布时间:2024-05-24 01:34:18作者:药师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在自己的起心动念

问:下面是中国同修提问,也有好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弟子边学《无量寿经》边学《弟子规》,无意中发现他人的对错掌握在我自己手中,而不是他人。请问这个体会正确吗?

答:正确。世间所有一切事,说实在的讲没有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一个善念,世间恶人、恶事都变成善的。这就是《楞严》里面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能转境界。譬如说有个恶人对我起了恶念,毁谤、侮辱、陷害,这真的不是假的,我遇到很多,不只一次。我们只有一个善念,深深的相信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为什么会用这个态度对我?

他是菩萨,来成就我的,来消我的业障,看看我修行的功夫能不能忍辱?还会不会起瞋恚心?如果我有瞋恚心是我功夫不够,他来考试我的,你看对方不是善人吗?哪有善恶?纯善的心对于任何人,恶都变成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永远感恩他,他帮我消业障,他提升我的境界。我们这种态度回对他,将来他知道的时候,他对我们生感激的心,为什么?他一生没有碰到第二个,他这种态度对人,人家都要报复他,哪有我们还感恩他的?这就叫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遇到善缘决定不能起贪恋心。人家招待你一天,好的时候对你很恭敬、很赞叹,那你一被赞叹就迷惑颠倒,那就错了,那他害死你了,那就不是好人。你看看出家人,信徒他很喜欢你,来供养你,法师要什么都供养你,供养你房屋,一供养,你本来出家,你回家了。你再想想那是善是恶?恶。他对你是都引起你的五欲六尘的贪恋,害死你。所以你要认识,顺境里头不生贪恋,你要放得下,恶的环境里头不生瞋恚。贪瞋痴就是在这个境界里头断掉的,没有这个境界,你怎么晓得你的贪瞋痴没有了?在人事环境当中磨链是最明显、最显着的,要长时间,短时间可不行。

这我是过来人,前十年遇到这个境界,忍,勉强的忍,心还是有不平。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慢慢就愈来愈轻,大概到四十年就自然,一点痕迹都没有,完全是清净感恩的心来对待。你说哪个不是菩萨?哪个不是佛?都是佛菩萨来成就我的。真的像善财五十三参一样,凡夫、学人只是自己一个,除自己之外,整个社会一切人事物统统是佛菩萨示现来教导我的,来成就我的,这才入了大方广的境界。所以世间没有善恶,世间没有邪正,善恶、邪正都在自己的起心动念。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要去找,就是,眼前就是。

下面是中国同修的提问,这是刚才念的这个,这是你问的,你无意中发现对错都是在自己不在别人,正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七 2006/2/3)

问:不同的时代是否有不同的善恶标准?

答:善恶有绝对的标准,有相对的标准。绝对的标准是讲自性,顺自性,也可以说顺着法性是善,违背法性是恶。那相对的,各个时代标准不一样,像修学程度上的标准也不一样,譬如在佛法里面讲,大小乘的标准不一样,初学的人跟老修行的人不一样。那在佛法华严阶层里面,十信位的跟十住位的不一样,十住跟十行不一样。就好像我们学校念书一样,学生应守的规矩标准,小学生跟中学生不一样,中学生跟大学生不一样,大学生跟研究生不一样。所以它是活的,它不是死呆板的。(之六十二 2007/2/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