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诀窍:捕蛇却不被蛇咬伤的诀窍
发布时间:2023-07-06 09:31:13作者:药师经全文在《掌握更好的捕蛇方法经》 6(Sutra on knowing the better way to catch a snake)中,佛陀给我们指出了不陷于名相概念而清晰地见到实相的方法。在遇到这部《蛇经》 7之前,我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的《金刚经》,我很高兴地发现佛陀提出的筏喻和“一默如雷”的表述在这部早期的经典中都能找到它们的渊源。 根据《蛇经》所说,我们学习佛法时必须小心。因为如果我们对佛法理解有错误,我们就有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佛陀说,领会佛法就像捕蛇。如果你抓住蛇身,它会转过头来咬你。但是如果你懂得怎样去捉它,用叉子叉住它的头的下部,它就无法伤人了。“如果你不是全心全意地听法,你就可能对法产生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给你和他人带来的弊端要大于好处。在学习佛法方面,你要小心谨慎”。 佛陀还说:“有些人学经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在辩论时赢得胜利。以这种动机来学法,他们会失掉教义的真正精神。他们可能会遭受艰难困苦,忍受无益的折磨,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 “诸比丘,这样学法的人就像一个人想捉野地里的毒蛇,他伸出手时,蛇可能会咬他的手、腿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样捉蛇徒劳无益,只会带来痛苦。”“诸比丘,错误地理解我的教法,情形是一样的。如果你修法不正确,那么你可能会把佛法理解成它的反面意思。但是如果你有智慧而不盲目地修行,那么你将能够领会教义的字面意思和它的精神实质,从而能够正确地解释它。不要只为了炫耀或同他人辩论而修行。修行是为了获得解脱,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少些痛苦,少些疲劳。” “诸比丘,一个有智慧的学法者就像一个人用叉子捕蛇。当他在野地里看到一条毒蛇时,他用叉子叉住蛇头后部,用手捏住蛇颈,即使蛇缠住此人的手、腿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咬不着它。这是捕蛇的较好方法,不会导致痛苦或疲惫。”
当我们深入地研读这部早期的佛教经典时,可以看到后期大乘经里为我们提供的很多方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有一句话,几乎字字源自此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即使是真正的佛法,最后你仍然要放手,更不要死死抓住它。
在三藏( Tripitaka)中,处处可见误解佛陀言教的例子。一次,在去毗舍离(Vaisali)附近的一个精舍之前,佛陀开示了关于色身无常不净和无我的教法。一些比丘误会了他的意思,说:“此生不值得活。一切都是不净因而必须舍弃。”后来,在佛陀离开此地前往精舍,他们之中有些人就在佛陀讲法的那个寺庙里自杀了。 比丘们误会佛陀的话怎么会至于这种程度呢?他们怎么会认为自杀是佛陀教言的真正意思呢?事实上,今天仍有人这样思考问题。佛陀教导我们说世间是苦,于是他们便认为,为了终止痛苦,就必须终止生命。看,误解佛陀的教言也很容易。耶摩迦(Yamaka)比丘一直在宣讲这个观点,直到有一天舍利弗发现了这件事、为他作了正确的解释为止。
在《掌握更好的捕蛇方法经》中,有位名叫阿栗叉(Arittha)的比丘说,佛陀教导我们,感官享受不是修行的障碍。他的同修们试图劝阻他这样说,但是他继续坚持这一观点。听说这件事之后,佛陀把阿栗叉叫来,当着很多比丘的面,问:“阿栗叉,你说我教导你们感官享受不是修道的障碍,这是真的吗?”阿栗叉回答道:“是的,世尊,我确信,根据您的教言的精神,感官享受不是修道的障碍。” 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一段,也作了一些研究。当你读任何一部经的时候,你都应当时时想到这部经的背景,以及佛陀的整个教导,这样你才能够领悟到真正发生的事情。
我发现阿栗叉是个有智慧的比丘,富于人格魅力,他曾经听佛陀讲过苦行的事,佛陀把他六年苦行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佛陀总结说,苦行是无益的,为了开悟,你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色身。所以他接受了乳糜和优楼频螺(Uruvela)村民供养的其他食品。
佛陀是一个快乐的人,他很有能力欣赏一个优美的清晨或一杯澄清的水。一次,他与阿难站在灵鹫峰上,指着下面的稻田,说:“阿难,稻子熟了的时候,这些稻田多美啊。我们把出家人的长袍设计成这种图案吧!”另外还有一次,路过毗舍离城时,佛陀说:“阿难,毗舍离多美啊!”又有一次,摩诃男(Mahanama)国王请佛陀和他的比丘们吃饭时,佛陀作了如下评论:“摩诃男供养了我们最好的斋饭。”可见佛陀对饭食的质量有清醒的认识。 我曾遇见某些出家人不敢讲他们吃的东西味道很好。一次在泰国,有人供养我香美的大米和芒果。我很喜欢吃,于是告诉主人:“好香啊!”我注意到泰国出家人没有人这样说,但是我认为,只要你认识到事物无常的本性,享受你周围或内在的事物是没有什么妨害的。你渴了的时候,享受一杯水又有什么错?事实上,为了能够真正地品味它,你必须安住于当下。 一朵花凋谢时,我们不会哭。我们已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我们练习对无常的本性保持觉照,我们就可以少受些痛苦,多享受些生活。如果我们知道事物是无常的,我们当下就会珍惜它们。我们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人具有无常性,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尽最大努力使他们活得幸福。无常不是消极的。一些佛教徒以为我们不应该喜欢任何东西,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他们认为解脱就是摆脱一切,因而不应该喜欢任何东西。但是,当我们把鲜花供养给佛陀的时候,我相信佛陀看到了花的美丽并且深深地欣赏它们。看来阿栗叉没有能够将享受身心的良好状态和沉溺于感官欲乐区别开来。 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的沉默被文殊师利菩萨誉为“一默如雷”,回响辽远深广,具有解去束缚、带来解脱的大力量。它就像狮子吼,宣告了“一切正法尚须放舍,何况非正法”。如果我们想理解《掌握更好的捕蛇方法经》,我们就需要这种精神。
在这部《蛇经》里,佛陀也告诉我们,法是渡我们过河到彼岸的筏。但是我们过河以后,如果还把筏扛在肩上,那就太愚蠢了。 “筏不是岸。 ”下面这些话就是佛陀说的: “诸比丘,我屡次告诉过你们,掌握时机,放下筏子,是很重要的,不要无谓地死死抓住它。当一条山涧涨水,变成了一条携带残骸死枝的湍急洪流时,想过河的男女都会考虑,怎样才是渡过这条洪流的最安全的方法。掂量形势,她也许会决定把树枝和草绑在一起,编成一个筏子,然后用它渡到彼岸去。但是,到了彼岸以后,她想,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编成这只筏子,它是一项值得珍视的财产,我要随身带着它继续我的行程。如果她在陆地上还扛着筏子或用头顶着它往前走,诸比丘,你们认为这种做法明智吗?”比丘们回答说:“不,世尊。”佛陀说:“那她该怎样做才更明智呢?也许她可以这样想,筏子帮助我安全地渡过了河,现在我要把它撂在河边,好让其他人用它渡河。这样做不是更聪明吗?”比丘们回答说:“是的,世尊。”佛陀教导大家说:“我已经多次给你们讲过关于筏子的比喻,以提醒你们舍弃一切对正法的执著是极其必需的,更不用说非正法了。”
佛教禅定的一个首要方面就是“奢摩他”(samatha,止和定),另一方面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观,深入地观察)。早期佛教有一个分枝,它就是因毗婆舍那( Vipassana,与梵文相对应的巴利文是 “Vipasyana”)而闻名。
如果我们研究大乘佛教,我们将会看到毗婆舍那,即深入地观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佛陀曾教给菩萨们很多具体的修行方法,以帮助他们不仅为自己,而且为一切众生获得觉悟,从而达到生命的圆满。
当我们研读佛陀早期的这部教典《掌握更好的捕蛇方法经》时,可以看出它是大乘佛教教义的一个极好的入门书。它开放的态度、不执著于知见和幽默的风格就是引导人们进入大乘佛教的王国的一个很好的法门,它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大乘佛教的一切思想和实践的种子,早已存在于佛陀的早期言教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