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一)-1
发布时间:2025-01-02 01:33:30作者:药师经全文
《佛说盂兰盆经》(一)
——怡西法师2015年佛欢喜日讲于扬州法海寺
尊敬的和尚尼、演宁法师,尊敬的大众师父们,尊敬的居士同修们:
大家好,阿弥陀佛!
奉和尚尼慈命,怡西从今天开始跟大家共同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今日启讲,讲圆满的时间正好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都要举办盂兰盆会,僧俗四众、善男信女,为了报答累世父母的养育之恩,向十方僧众陈设供养,凭仗十方僧的威神之力,加被父母脱离苦难、获得安乐。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盂兰盆会是向十方僧陈设供养,绝不局限于当处,比如说即使法海寺举办的盂兰盆会,你们都来参加,欢喜供养,但是心态上不要只局限在本寺你眼中所看到的这几十位师父,你所供养的是十方僧。
《了凡四训》当中,了凡先生第三次发了要做一万件善事的愿,他们一家人都很努力的去做,但是仍然很忧愁,一万件太多了,何时能满?不但老母和妻子忧愁,就连了凡先生自己都是心有忧虑。感应到一位天神在梦中告诉他说:他在宝坻做县令,免除全县老百姓的田租,从原来的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减掉了0.91,近3/1都被免了。只这一件事,一善可当万善。
由此了凡先生知道了:善心真切,善念真诚,没有自私自利、分别、我执夹杂,那么他所做的善事,因心量没有界限,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就没有界限。极小的善都能成就遍满虚空的功德。
我以前曾经跟大家讲过三类人好修行:
第一类、做官的人。
第二类、媒体的人。
第三类、老师
那么我现在正式要加上第四类,佛门当中好修行。为什么呢?佛法没有界限,佛亲自跟我们讲众生通于十方法界,无量无边,僧也不局限于本地,十方僧无量无边,当然这里面圣贤菩萨僧,普通凡夫僧,统统包括了。以广大的发心供养十方僧,必然有十方僧来应供,这是佛的敕令,尽管你不认识他,或者你的肉眼根本没有看见他,但是不表示没有。作为道场来说,仍然是按佛的教导,打板集僧,作意就是集十方僧,这都是在成就居士檀越供僧广大功德。
放人出家以及供僧的功德,非常非常广大,佛陀赞到极处。我们法海寺的僧团持不捉畜金钱戒,并不等于不让大家供僧,护法居士会把大众供僧的钱财和物品按戒律所规定的方式,护持好每位师父的生活和学习。这样两方面都成就了,既成就了师父们的修道所需,又成就了檀越居士种福田,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
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居士檀越,你们发心供养的这个心量要扩大到十方僧,虽然看似这些供养的东西送到了法海寺,但你们的心量是通于十方的,这样得到的福报也通于十方,无量无边。当然在整个孟兰盆会的过程当中,佛明确强调唯有以十方大众僧的威德之力才可以起到那么大的救度作用。这个心量一定是要注意,从始至终要发供养十方僧的广大心量。
盂兰盆节是个古老的佛教节日,起源于《佛说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典故。遵照经中佛的教导:「佛弟子应念念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常以孝慈忆念所生父母,作盂兰盆,供养佛及僧众,以求报答父母长养之恩」,佛弟子依教奉行,由此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佛教节日——盂兰盆节。
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在中国,自从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翻译了此经之后,经中供养十方众僧以求报答父母恩德的孝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谋而合。我们中国的传统,五伦八德以孝为根,所有一切善法无不从孝起源,这是「泛爱众,而亲仁」的原点,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原点。没有孝,后面的悌、忠、信,礼义谦耻都是空谈。
不但世间人将孝作为善法的根,佛法同样以孝为根,这部《孟兰盆经》和《地藏经》都是佛门的孝经,入门的经典。虽然说是入门,但是不要误会,并不是说这些经典就比其他经典地位低,其他经典讲开悟,讲成佛的好像都很了不起,因此就轻视这些所谓入门的经典,这是不对的。
以《地藏经》来讲,经文的序分一开始在介绍与会的大众的时候,明确提出来一切诸佛都来参加释伽牟尼佛在忉利天宫的这次说法大会。佛讲了这么多经,没有其他一部经是一切诸佛都来参加的,唯有《地藏经》。一切诸佛因孝而成就,可见这些孝经对于大众来讲多么的重要。
由于佛门的孝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谋而合,因此每年盂兰盆会得到了中国帝王的大力倡导,一演而成为民间最普及的佛教传统。据说,最早举行盂兰盆会是在梁武帝时代。
《佛祖统纪》记载:大同四年,梁武帝到同泰寺供设盂兰盆斋。
《释氏六贴》也记载: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就在各大佛寺设盆供养,从此蔚为成风,历代帝王臣民遵从佛制,兴办盂兰盆会,报答父母、祖先之恩德。
比如,唐朝代宗、德宗等皇帝,都曾经亲自陈设盂兰盆供,代宗皇帝还把在寺院供盆的仪式改为在宫内道场设盆供养,并且供上高祖以下的七位先祖牌位,把名字写在巨幡上,从太庙迎入内宫道场。
此外,《法苑珠林》记载:唐朝的国家大寺,像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都有设盆供养种种物品,并有来送盆的官员,往来不绝,民间设盆供养同样非常之多。可见唐代宫廷、民间对盂兰盆供的重视程度。
在历代帝王的倡导下,盂兰盆供从高高的庙堂之上,广泛地传入民间,成为上千年盛行不衰的佛事活动。
我们继承佛教传统,开设盂兰盆法会,最关键是要遵从佛的教导,发起孝顺父母的心,以此孝心如法地供养十方僧众,让累世父母脱离痛苦、获得安乐。
中国化的佛教向来都是重视慎终追远的,这与佛教提倡的救度累世父母的教义完全契合。慎终追远就不会丢失它的根基,它的本源,这也是中国佛教一千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有继承才有发展,有根才坚固。
佛教非常重要戒律,甚至佛示现入于涅盘前留下最后的垂示,要求后世一切弟子[以戒为师]。佛教虽有无量戒,但都以孝为宗,孝即是戒,虽有无量行,却以孝为首。
所以,释迦牟尼佛旷劫以来常修报恩之行。目连尊者初成道时首先就欲报父母之恩。要知道,这不只是成道之后才思念父母,念恩图报,实在是以报恩的因缘而修持圣道。如地藏菩萨往昔作婆罗门女时,为救度母亲发大悲愿,[众生界不空,誓不成佛道]。
诸佛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大抵都是如此。因此菩提心有一种叫做七因果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发增上意乐,誓取佛果。达到佛果是孝道的极致,起点是从知母起,终点是佛果,可见孝道的极致是成佛。
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什么叫增上意乐?想要说明增上意乐,需要结合大悲心来说明。大悲是对众生拔苦的心。看到众生的痛苦,要帮助他从痛苦里解脱出来,这属于悲心的表现。
如果我们对个别众生生起悲心,这是一种狭隘的悲心,这种悲心每个人都会有的。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凡夫的悲心非常狭隘,比如说对于喜欢的人、对于和我们没有利益冲突的人、对于看着顺眼的人,或者说看到小孩,悲心容易生起来,但这个是很狭隘的悲心,也就是普通凡夫都具有的那一点点有限的恻隐之心。
佛教讲的大悲,是把悲心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乃至对蚂蚁、蟑螂乃至三恶道的众生都能生起悲心,都能对它们有充分的理解、充分的接纳,想要帮助它们解除痛苦,这与凡夫有限的悲心是不同的。
这种悲心,声闻乘的圣者,他们通过修四无量心也能做得到,但还不能算是菩萨的悲心。
菩萨的悲心建立在增上意乐的基础上,也就是菩萨把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当作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的责任,那就一定对于解救众生的痛苦,有着舍我其谁的承担精神,我一定要去这样做,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工作,这是我生命的责任,这是我活着的意义所在。
对一切众生生起这样一种责任感的时候,这才属于增上意乐。所以菩提心是从增上意乐生起,对于众生的悲悯,使你义无反顾地愿意承担这样的使命,这样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以承担为使命的人并不多见,我遇到的绝大多数是来跟我讲:我不行,我什么都管不了,我没有能力,你让别人来做吧,我只念念佛就行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都在念着「使命」、「增上意乐」、「菩提心」。你再怎么说念佛,也不可以在没有菩提心的情况下因念佛而成就,这不符合净土经典的意思。
我在澳门佛教国际论坛上讲:[小龙也要吐火啊!]就是在讲承担,也就是增上意乐的菩提心的发起。增上意乐是从大悲心生起的,如果对众生没有悲心,不要说承担了,你根本就不会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所以对众生无限的悲悯之心,是生起增上意乐的因。
大悲心又是从慈而生的,看到众生痛苦,我有要给他快乐的意愿,因为想给他快乐,所以要先拔除他的痛苦。佛教经常把慈心和悲心合在一起称为慈悲心。
那么慈悲心如何生起呢?
要从报恩心生起,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如斯次第,说为七也。菩提心发起有七个心理步骤,其实这属于一种心理引导,这个心理引导主要有七个部分组成,这七个部分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次第。这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发菩提心方面的心理引导。
净土法门的关键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证明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前提。发菩提心的七个环节当中,增上意乐是最为重要的枢纽,也就是说对于利益众生的事,是不是能够视为个人的使命。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假若只能对某些喜欢的人慈悲,那是狭隘的凡夫,假若能扩大到对一切众生慈悲,那也还算不上是菩萨的慈悲,唯有将慈悲利众当做使命,这才是菩萨的大慈悲,也就是发菩提心的关键枢纽。
是否具备了承担的使命感,这个特别关键。没有使命感,谈不上发菩提心。
各位僧团中的执事们,当你来找我辞职的时候,当你说:法师,我有种种原因,我工作干不了,你找别人干吧。我心里都只是笑笑,你辞掉的不是我的工作,是你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也不是我找别人干就能替的。
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念佛是不是使你产生了真正的喜悦?你是不是具备了成佛坚定的信心?假如念了那么久,仍然不喜悦,不坚定,那又凭什么能成佛呢?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详细介绍七因果法。待到合适的机缘,希望用专题的形式,把七因果的修法详细介绍给大众。
发菩提心修法的起点是从知母生起的,这是以最长远的眼光,观察到无始以来流转,生生世世由母亲生养成人,如今诸母沉溺轮回,感受无穷无尽的流转之苦,由于不忍心舍弃诸母而发起报恩心救度母亲。
但是只给予父母人天快乐,并不能解脱生死,因此以大慈悲心欲拔除诸母一切苦、给予一切乐,并誓愿自己一人荷担使命,而发起勇猛的增上意乐,生起菩萨的使命感,荷担众生之心。
之后又观察到只有成佛,才能以不可思议的身口意神通妙力,任运度脱诸母,由此誓愿取证无上佛果。这就是基于出世间大孝而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同时也回过头来证明我刚刚说的孝是泛爱众的原点,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原点。
总的来说,孝分世间孝和出世间孝两种:
世间孝,小孝奉养父母身口,大孝引导入于世间安乐之道——三纲、五常、八德等等。
出世间的孝道是引导父母对三宝生信心,皈依入于佛门,受五戒、行十善,再引导父母出轮回,了生死,最终得大菩提。又,世间法只对今生父母尽孝,佛法是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这部经中,目犍连尊者成道后为救拔母亲,向十方僧众供盂兰盆,把堕饿鬼身的母亲超拔生天,是佛门大孝。如果从真如理体上解释,那就更深,所谓「入天华光」。
「天」解释为第一义谛,也就是父母本具的法身。「入天华光」就是使父母入于法身、般若、解脱的涅盘三德,是最究竟的孝。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度父母出恶趣、出轮回,才是真正成就了人子的孝道。世间的孝是出世间大孝的阶梯,也应当努力去做,这才是全面地理解了孝道。
讲了这么多,是为了解菩提心和孝道是真正对于《盂兰盆经》信受奉行的关键所在。假若缺失了菩提心和孝道,供养盂兰盆也只不过是成就一些福报,想要救度当世父母,过去世的父母,离开了菩提心和孝道,一定是没有力量的,无法达到救拔他们出离苦难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正式开讲这部经之前,一定要讲这些前言的原因所在。因此,学习《盂兰盆经》,要从中深刻地理解「设盂兰盆」的真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发起报恩的意乐和行为。
请看经题《佛说盂兰盆经》,[佛说]二字表明是佛不问自说。佛不问自说的情况说明本经所讲的事理非常重要,正好说经的机缘成熟,说出本经,非常畅悦佛的本怀。我们最近讲的这几部经:《佛说出家功德经》、《佛说十善业道经》、《佛说盂兰盆经》都是这样的情况。
藕益大师在《盂兰盆经新疏》当中解释说:
「盂兰。乃是梵语。正云乌蓝婆拏。此翻救倒悬。谓三涂剧苦。无可喻陈。借喻倒悬。此法一兴。倒悬斯解。名之为救。盆字是华言。乃贮食之净器。一切碗钵。通名为盆。」
盂兰盆是华梵双举的说法,盂兰是梵语,梵语正说叫做[乌蓝婆拏]。此方翻译为[救倒悬]。所谓[倒悬],头向下吊着。三恶趣的痛苦相状无法描述,只能以倒悬作比喻。
「盆」是华语,指容器,盛食物的清净容器,一切碗钵都称为[盆]。[盂兰盆],就是用种种干净的碗钵盛种种净洁的美食,供养十方僧众,所出生的功德能救累世父母犹如倒悬之苦。
倒悬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称叫做[盂兰盆],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
对于盂兰盆,我们一般传统上理解是为救亡而设,针对已经过世的父母。那么对于现世在生的父母是不是没有作用呢?不是的,盂兰盆不仅救亡,还可延寿。
这也就回答了最近你们一直在问的问题,现在在生父母是否会因子女设盂兰盆供而获益?当然会的。为什么呢?已经亡故的父母之所以会得到救拔,是因为你虔诚的心意,广大供养的心量所产生的功德。同样的道理,现在世在生的父母一定会因你设供的功德而得到利益。
藕益大师在《盂兰盆经新疏》当中,有一段问答非常精彩,尽管我们时间有限,还是将这段问答录出来供养大众。
[夫分段变易。皆名苦报。何但饿鬼。方称倒悬。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欲界无禅定之食。三有乏无漏之浆。偏真缺俗谛。法财权位。失中道实味。皆倒果也。
碗钵为盆。百味五果为食。解饿鬼倒悬。摄心为盆。十支为食。解欲界倒悬。念处为盆。四谛行观为食。解三界倒悬。宏愿为盆。六度万行为食。解四枯倒悬。一心为盆。不思议观为食。解二边倒悬。
引伸触类。总以碗钵百味。为正因缘境。若无事境。理观无寄。若无理观。事功不深。倘见此说。便欲废事。则目连始得六通。亦既成就念处盆。四谛食。何故母犹不脱鬼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