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怎样判摄一切佛法

发布时间:2025-01-01 01:33:42作者:药师经全文

前 言

判教之渊流,起源于印度,在《解深密经》中就以三时教判摄一切佛法。大教传至东土,判摄启蒙于六朝的齐、梁时代,梁朝的光宅法云把《法华经》判为实教。至于陈,隋智者大师集古人之大成,综合整理顿,渐、显、密之教,判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又因佛陀说法时间的不同而分五时。至于贤首更有进一步的发展。

近代佛学家、教育家、佛教活动家太虚大师对一切佛法的判摄思想与往昔的天台四教、贤首的五教、华严的十玄义,乃至于印度《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迥然不同。太虚大师的判摄思想既有师承又有所创新,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早期受到古德之影响,认为佛法不外乎教下、宗下二家。中期随着知识逐渐的增广,以为佛教的小乘是大乘之方便,并持八宗平等说。认为八宗在实践方面虽有所区别,但无论是境上还是果上都是一致的。至于晚期,博览群书、精通三藏,圆融佛理、周游列国。结识了很多世界上颇负盛名的佛学大师,因此对佛法的见解与前二期思想截然不同,他综合整个佛学体系, 以教、理、行对一切佛法进行全面的分类。这时期是虚大师三期判摄中最成熟的时期。他彻底罢脱了传统的师承思想,而别开生面独竖一帜开拓了新的判摄途径。这一判摄思想,既圆融又究竟,由此可见大师学识之渊博,理论之高深,不愧为当今世界的一代高僧,兹略述六师对一切佛法三个不同时期的判摄思想。

一、师承时期

太虚大师第一时期把一切佛法判为教下、宗下二大类。(这时大约在一九O八至一九一四年。)太虚大师于宁波天童寺亲近八指头陀一寄禅禅师参究禅理。同时还聆听道阶法师演讲慈恩的《相宗八要》和贤首的《五教仪》以及天台教理。当时虚大师以天台教理为学习重点。

以上所讲的慈恩、贤首、天台三宗即所谓的教下三家。后来虚大师得到道阶法师的启发和圆瑛法师的大力帮助下,介绍他到汶溪西方寺阅读大藏经,心专一境恭阅《般若经》时,茅塞顿开,对佛法有新的体会。于是把他从前所参究的禅宗,融会贯通,将一切佛法归纳为宗下和教下二大类。这种判摄方法与明朝时期将佛法分为禅、讲、律、净,教五类是相同的。其所判的宗下,就相当于禅宗,主张远离一切语言文字,教外别传,认为即心即佛的修行方法主要在于参究自性,禅宗认为用语言文字所表诠的佛法皆是戏论。教下包括讲、律、净,教四门。讲指智者大师所宏扬的天台宗,贤首所宣说的贤首宗和玄奘所阐扬的慈恩宗,律指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日常生活中必须守持的戒条,净指净土宗(包括弥陀净土、弥勒净土),是每位修学佛法的行者所向往的理想国土,教指密教,即现在日本、和我国西藏、蒙古,青海最盛行的佛教,修行方法主要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讲、律、净、教都有大量的经典著作。因此通称为教下。此时大师是处于刻苦钻研时代,谈不上什么独特的见解,而是继承古德的遗风。认为一切佛法之分类不外乎宗下、教下二门。

二、调和时期

第二时期大师小附于大,八宗平等说,(这时期大约在一九一五——一九二四年。)一九一五年虚大师在南海普陀山闭关(拒绝外缘,专心修学)。广读大量佛经,对佛教的认识比从前有进一步的提高,故从宗下、教下二门的判摄一跃而为小附于大,八宗平等说的理论。佛法有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他认为小乘应附属于大乘,因为小乘是大乘的阶梯,是大乘的方便,大乘是修学佛法的归趣,无论是五乘、三乘最后的归宿还是在于大乘。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这个道理。小乘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有昆昙、俱舍、成实三宗。俱舍,昆昙可以纳入法相唯识宗,成实可以附归三论。我国的大乘有十一家,摄论可以归入唯识,地论可以归入华严,涅槃可以汇入法华(天台宗)。因此把一切佛法汇归为大乘八宗,所谓八宗即指三论、唯识、天台、贤首、净土、律宗、禅宗。虚大师认为诸宗的基本原则及最终所追求的目的一成佛,都是一致的。从境上说,八宗的根本理论皆离不开“缘起”的道理。从果上说,皆以成佛作为修学佛法最高的理想。至于行上虽有不同的施设,只不过是对机说法,;因材施教而已。八宗既是平等,亦各有其殊胜的地方,大师再三强调我们作为一位学习佛法的人,千万不要产生门户知见而赞此毁彼,夜郎自大。他这时之所以产生这一新的判摄思想,主要是在於调和佛教大乘与小乘之间的激烈矛盾和大乘内部诸宗之不同观点。在佛灭度后印度佛教的大乘时期。大乘学者看到小乘行者入深山、远世人、脱离社会,独善其身,就轻视他们为佛教之焦芽败种,不可救治,产生弹小褒圆思潮。小乘行者目睹大乘学者之谈空说有,反戈一击,高喊:“大乘非佛说”的口号,攻击大乘学者。彼此形同水火,难以平息。晚期大乘佛教内部又产生空有二宗,因见解不同而互争高下,自是他非,此高彼劣,发生严重对峙的局面。僧团往往因思想不一致而难以团结、分裂的印度佛教传到中国,是中国佛教产生宗派的根源。到了清末民初僧团的分裂更加明显,上层僧侣没有集体观念,各扫门前雪,只求名闻利养,却不顾佛教未来之兴衰,下层僧人以应赴经忏为养生,使佛教一变而为鬼教。太虚大师有鉴于此,万分痛惜,感到佛教危在旦夕,僧徒若不奋起猛省赶快团结起来,竭力反对当时国民党当局侵占佛教寺院,驱逐僧人之邪风,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佛教将会趋向灭亡。因此虚大师引经据典,高竖“小附于大、八宗平等说”之法幢,将广大佛徒团结在他的周围,挽救佛教於危亡。

三、创新时期

第三时期以教、理、行三方面来贯穿一切佛学,(这时期大约在一九二五——一九四七年,)虚大师此时的判摄思想与前二期的见解又迥然不同。第一时期可说是师承时期,第二时期是调和时期。虚太师在第三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最圆融、究竟的判摄思想,主要是周游列国,结识了很多世界著名的佛教学者,同时深入佛教三藏十二部,旁读有关社会科学等知识,并读了大量的现代佛学专著,对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可说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所以使他的佛学思想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此时他学有所成,解有所悟,是他一生中佛学思想最成熟的黄金时期。判摄思想如下:

(一)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中国古代大德因对佛教的思想见解不一,而把释尊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三时五教、三时教等。太虚大师认为佛陀住于世间,一切法皆以佛陀为主,佛陀是诸法之根本,虽然有时施设种种不同的教法,但诸比丘从来没有产生分别大乘,小乘,顿教、渐教,故佛为法本,法皆一味。

到了佛陀入灭以后,释尊的教法,由诸比丘的见解不同而产生分岐,可以分为三期三系来说明,每期时间大约五百年左右。

第一小行大隐时期(公元前六 —— 一世纪)。诸比丘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聆听佛陀的说法,因此对佛陀的教理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佛灭后对佛陀在世时所说之教法先后进行四次结集,佛教史上所谓的王舍城结集、昆舍离结集、迦湿弥罗结集、菩萨藏结集。这时期因大多数人严持戒律,思想相对来说比饺保守,因此世间最盛行的佛法,则以第一次迦叶,阿难所结集之三藏为代表。至佛灭后二百年间,由此分为舍利弗的阿毘系(上座部)、迦旃延的蜫勒系(大众部),依此二部为本,再分出二十部,不过这么多的部派都不出乎小乘三藏的范围。所以此时印度佛教的特点是小乘佛教最为盛行,大乘佛教还处于酝酿潜行阶段。故为小行大隐时期。这时所盛行的小乘佛教,现在流行于世的是以斯里兰卡为中心,再流传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是属于巴利文系佛教,也可称为斯里兰卡佛教。阿育王将佛法传播到各方,但是随着地域,时代、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的变化,唯有传到斯里兰卡一带的佛教,一直流传至今而发扬光大。

第二大主小从时期(公元一一五世纪),这时马鸣菩萨出世,著有《大乘起信论》、《佛所行赞》,《十不善道经》等著作,竭力提倡大乘佛法,对大乘学起了开端的作用。继有龙树、提婆应运而生。龙树得到大龙比丘授予的《大般若经》后,自己撰有《中论颂》,《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庄严佛道论》等,提婆著有《百论》、《广百论》、《百字论》竭力推广大乘佛法,高竖大乘诸法皆空之法幢,破除小乘,外道的自性见。后又有无著、世亲兴起。无著造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阿毘达摩集论》,世亲著有《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发挥大乘妙有之理,对一切法皆空的思想加以补充和说明。他认为一切法虽是毕竟空,但是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是不会混乱的,故说明一切种子,成立阿赖耶识。这在教理上,是发挥得比较详尽了,;此时的大乘佛教从隐没状态一跃而盛行于世,大乘敦理遍及印度每个角落,小乘佛教因大乘法之兴盛而逐渐趋向于附属地位,所以此时叫大主小从时期。这一时期盛行的大乘佛教,今流行于世的,以中国为中心,再由中国流传至朝鲜、日本及越南等地区。至于现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是属为汉语系佛教。大乘佛法在西汉末、东汉初传入我国,首先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以及传统文化,尽量加以;协调,此时……?一般皆以老庄孔孟思想来理解佛法,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得到普遍的发展,因此恢复佛教本来的真面目,排斥以老庄孔孟思想,成为正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大乘佛教在中国几度兴衰,但如冬天之梅,更增光彩,所以此期也可称为中国佛教。

第三大行小隐,密主显从时期(公元六——十世纪),大乘空有二宗发展至此已达登峰造极,小乘佛教随着大乘佛教的盛行而逐渐衰微,由于大乘思想适应当时印度的社会,以及众生之根机,很快就普遍到人间去,这时龙树的弟子龙智,难陀大力宏扬密咒,因此密宗特别盛行。密宗的经典大概可以分为事部(杂密)、行部(胎藏),瑜伽部(金刚界)、无上瑜伽部。这时佛教主要特点是以密教为代表。但原来流行的小乘与大乘还是依然存在,只不过因密教之兴盛而小乘大乘置于附属地位而已,所以说是密主显从时期。中国留学印度的僧人在义净法师以后,就有很多僧人学习印度的密教,唐开元年间有印度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大士将密教传入中国,由一行、惠果建立密宗。日僧空海从惠果学,得其精髓,将密教胎界,金刚界二部大法仪轨传入日本,开创日本真言宗。现在我国的密教是以西藏为其中心。由西藏而流传西康、蒙古,甘肃、尼泊尔以及现在的香港、美国等地。此属藏语系佛教。也可说是西藏佛教。西藏密教萌芽于唐代,发展于宋朝,印度最负盛名的那烂陀寺,原为大乘显教的根据地,这时已转为密教道场,出现了一位密教大师莲花生,超岩寺的阿底峡二位远涉重洋前后来到西藏,建竖密教法幢,使密教在西藏发扬光大。

综述以上三期而言,虚大师从佛法蚵发展时间先后和流传各国的语系来判摄,是站在世界佛教角度比较客观的看待一切佛法,他认为佛法在世间是一味圆融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乘、小乘之别,也无什么宗,所以一切法皆以佛为本,至于佛灭度后,随着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和根机之不同,因而佛法才有三期三系之说,但无论如何讲到最终皆是佛法。

(二)理之实践及三级三宗

理之实践,就是佛法究竟的真理,是佛智亲证所得,本来没有一法可立,一切法的真实相貌只与无分别智如如相应,它是远离一切语言文字相,也非一切思维所能想象得到的,即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但是为了自觉觉他。因此从教法上显示,分为三级来说明,所谓三级即指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第一级:五乘共法,太虚大师以因缘所生法,作为五乘共修的原理,认为释尊一代时教,说明诸法,都要以因缘所生法来加以阐扬,虚大师所说的因缘法,其实是指因果律,具体指的是深信因果,严格遵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条日常生活中必须守持的戒律,广修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瞠、不痴的十善业。他认为初学佛法之行者要想成佛,首先必须按照以上所讲的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能如愿以偿,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乘共法就是成佛作祖的基石,没有五乘共法的修持,也就谈不上佛乘了。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第二级:三乘共法,三乘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除菩萨之外,其余二乘出世的圣者最初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故修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而超出三界证入方便涅槃。虚大师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三乘共修的出世间法,而三乘共法比五乘共法高超,因为人天乘是贪求人天果报,故有漏诸烦恼难以断除,而三乘圣人,不求人天果报,唯为了生死证涅槃。故能远离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以及一切有漏诸烦恼。

第三级:大乘不共法,大乘行者虽然与二乘人同是以三法印为修行的基础,但大乘有大悲菩提心,广修六度四摄,普渡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同证菩提,同成无上之佛果,因此不是三乘圣人之所能比,故名为大乘不共法。

以上所说的三级分别,是虚大师就整个佛法修行普遍而言,但大乘法在中国盛行极广,更有分宗的必要,所以依第三级分为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

(三)行之因材施教与三依三趣

释迦如来说法广度众生,以闻解行证四个阶段作为修证的步骤,上文所讲的教理、相当于闻解,闻解以后,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是行。佛教所讲的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施设的。故不是—成不变的教条主义,因此虚大师说:“法贵当机,当机者妙”、“药贵病愈,愈病者善。”所以作为一位学习佛法的行者,千万不要执着那一法门可以修,那一法门不可以修,他将佛教一切法门判为三依三趣,这是按三个时代机宜而划分。

第一正法一千年,依声闻行果趣发起大乘心。这时期的当机众,主要是声闻行者,故佛对机说法,开示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的教理,当时的比丘,比丘尼及善男信女闻后无不证道。已证声闻圣果的人,大心一发,即趋向于大乘菩萨道,很快就能成就无上菩提。这即是佛在世和圆寂后的一千年。

第二像法一千年,依天乘行果趣发大乘果,这时期的众生根机与正法时代有所不同,正法的人信心具足,严持昆尼,重于修持,故大多数闻到佛法即能证得声闻圣果,可是到了像法时代,虽然理解力比较强,但净持比丘戒之人非常希有,因此得证阿罗汉果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这时的众生,多借助诸佛之愿力,得以往生。皆以修行弥勒净土、弥陀净土和密宗为主要修行法门,目的希望得生天国,无论是净土宗还是密宗都是讲天乘行果的道理,净土宗如到兜率净土,希望生到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内院去,弥陀净土,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密宗主张先修天色身的幻身成化身佛,依天国和天色身直趣于所欲获得的大乘佛果,这时约在公元六——十五世纪之间。

第三末法一万年,依人乘行果趣发大乘行,这时修天乘行果的教理不适应时代和众生根机,修像法天乘行果被谤为“迷信神权”,修正法依声闻行果被称为“消极厌世”,从而认为末法时代只有深入社会,建设人间净土,才是当今佛教徒学佛之要道。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见解。这一观点是虚大师一生中改革佛教的立足点。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大虚大师对一切佛法判摄之思想,冲破了古代大德以教理之了义不了义来判摄一切佛法之观念。如天台,贤首,唯识、三论等诸大德学者,都是为了推崇自宗而来判摄一切佛法,虚大师以世界佛教的角度来判摄一切佛法, 以教、理、行三个不同方面来贯穿一切佛法,没有说不清,道不明之处。首先从教方面,以佛法发展的时间先后和传播国土的语言判为三期三系,说明一切佛法。其次,从理上观之,根据众生之不同根机判为三级三宗。最后,从行上以实践来判断为三铱三趣,说明一切佛法,虚大师从宏观上酌判摄佛法、远自古代,近至当今佛教大德都不能望其项背,虚大师的判摄特点,他主要认为佛法本来平等,无论是三期三系,三级三宗,还是三依三趣皆是佛法,他从来没有厚此薄彼,他认为讲解佛法贵在当机,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对病下药,这样无不是灵丹妙药。虚大师如此之判摄一切佛法,有利于国际佛教之联合,有利于佛教适应时代和社会之发展,同时有利于众生,在不同的根机修学不同的法门,最后皆能趣向于大佛圣果,因此太虚大师的开拓精神,为后代学者之轨范。(信息来源:摘自《闽南佛学》)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