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看敦煌:盂兰盆节与“目连救母”里的因果福报
发布时间:2023-09-26 01:35:10作者:药师经全文
七月十五看敦煌:盂兰盆节与“目连救母”里的因果福报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这个节日是汉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的混合体。民众在每年的这一天斋僧道、祭祖先、超度亡魂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佛教的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和石窟内的壁画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与盂兰盆节相关的信息。“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经敦煌研究院授权刊发“孝亲与果报——盂兰盆节看敦煌”,通过这些文献与图像,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情怀。目连供佛说殷勤,不惮劬劳受苦辛。稽首十方三界佛,心心惟愿救慈亲。——《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P.2193)《盂兰盆经赞述》(P.2269)-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据学者考证,这个节日是汉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的混合体。民众在每年的这一天斋僧道、祭祖先、超度亡魂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南北朝时期盂兰盆会与中国先秦时期就存在的尝新祭祖习俗合并,确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节日系统中地位。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教认为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如法布施僧众,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大目犍连变文卷》-北宋-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佛教的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个故事: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盂兰盆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节日,至今保存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的许多地方。强调孝亲、布施、救苦的盂兰盆节就像一个三棱镜,通过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民众的信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敦煌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藏经洞出土的敦煌文献和石窟内的壁画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与盂兰盆节相关的信息。通过这些文献与图像,我们不难看出:古人更希望通过盂兰盆节将孝亲的思想代代传承,同时也重视现世与来世的果报与解脱,既强调社会道德责任感,也蕴含着古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情怀。榆林窟第19窟-地狱图(目连变)-五代。壁画解读:上层画着地狱中的审判者,院内两人站着交谈。一人站在地狱门,窥见一群新死的人被狱卒及牛头阿傍驱赶。下层是狱城,门楼入口处有两武士持牙旗把守,门里带枷罪人被赶入内,一道长围墙把内外隔断,墙内依次是:肢解狱、业镜台、阎王殿。榆林窟第19窟-地狱变(目连变)-五代榆林窟第19窟-目连守孝-五代榆林窟第19窟-目连守孝-五代。壁画解读:孝子在草庐中守孝,面前案几上放经卷。莫高窟第321窟-地狱图-初唐。壁画解读:阎罗王据案审问,案旁站着捧文书的佐吏,牛头阿傍持棒押带枷罪人。狱城左右两角有恶狼,左面有镬汤,中有铁蒺藜,周围设剑树,有夜叉守卫城门,狱城外是刀山。榆林窟第33窟-地狱图一铺-五代。壁画解读:画面以地藏为中心,身光射线反映菩萨接引亡人生天,左女右男。左半部绘有镬汤狱、业镜台、五道转轮王、锯解狱。右半部绘毒蛇狱、粪秽狱、信徒、阎罗王。榆林窟第33窟-地狱图之业镜台-五代。壁画解读:业镜是照业之镜,亡人生前所造的善恶业在镜中可悉现。镜中现出的是亡人生前鞭打虐待老牛的恶业。榆林窟第33窟-地狱图之锯解地狱-五代榆林窟第33窟-镬汤地狱-五代。壁画解读: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把罪人投入沸汤中,以惩罪人生前罪行的地狱。榆林窟第33窟-地狱图之粪秽地狱-五代榆林第19窟-五趣生死轮图-五代。壁画解读:大轮顶部是无常大鬼,三眼、大口,长舒两手作抱轮状。以轮毂为中心,第一圈正中绘佛像,下部三幅画面,按佛典应绘鸽、蛇、猪,代表贪、嗔、痴,因画面模糊,只见左侧绘一妇女。第二圈,第三圈是五道轮回,以第二圈的轮辐作分界线,上部是天道、人道,两侧是畜生、饿鬼,下部是地狱。第四圈是溉灌像,反映轮回转生的情景。最外一圈是十二支图解。榆林窟第19窟-五趣生死轮之溉灌像-五代。壁画解读:因各人善恶行业的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一只只圆形水罐孕育着生命轮回:生者于罐中出头,死者露出足。图中所绘前生是马,转生男身。(注:本文原题为“孝亲与果报——盂兰盆节看敦煌”,“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延伸阅读:中元节与习俗农历“七月半”也被称为“中元节”,是源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为地府,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了。所以中元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道士们在这一天讲诵经文,为地官庆贺诞辰,为众鬼超度,同时信众们也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日超生。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民间对先祖亡灵的崇拜,与佛教盂兰盆节、道教中元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有很大的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于是,在受到民间的广泛认同后,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融为了民间对亡灵的俗信中难解难分的一部分,中元节成了一个关于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民俗节日,整个“鬼月”盛大而丰富的民俗事象系统也因之形成。“七月半”从未获得过“鬼节”的正式称谓,但是以民间的思维去观照,理解为“鬼节”也未尝不可。中元节节俗有哪些?以“礼敬亡灵”为中心中元节的节俗,围绕着“礼敬亡灵”这一中心,既有个人/家庭层面上的仪式活动,也有组织社区层面上的。宋 李嵩《傀儡幻戏图》(局部)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敬祖祀先、“事死如事生”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祭鬼清明与中元都祭祀祖先,但中元这个“鬼节”与清明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旨在让故去的先人早日解脱超生,而且还顾及孤魂野鬼。所以“普度亡魂”,是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日子的关键词。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在浙江的一些地方,民间于此日在地上供施酒食,叫“施野鬼食”,在路边焚烧纸衣,叫“施野鬼衣”,有的还焚烧纸车、纸马,意在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让他们找见归去的路,速速离开。清 罗聘《鬼趣图》(局部)城隍出巡明清年间,老上海在每年的清明日、七月半、十月朝(十月初一)都会举行祭坛会,有声势浩大的城隍出巡,老上海俗称其为“三巡会”。七月半这日,跟其他两日一样,由城隍神率同新江司、长人司、高昌司、财帛司,从邑庙(城隍庙)出发,地方官在前为其清道,行至西门外邑厉坛赈济孤魂。城隍老爷出巡的仪仗舆从十分壮观,有活人装扮的皇隶到诸鬼相,还有旗锣队、花灯队、高跷队、彩船队等等,走遍城内的主要街巷,好像是一出声势浩大的阳间阴府时空穿越的戏剧。老上海城隍出巡河灯度孤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而来。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用木、纸、荷叶等做成荷花形状,中间点上灯盏或者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为的是给亡魂照明引路,让他们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七月半”之夜,放河灯的人多,看河灯的人更多。夜色中萤火万点,煞是好看。而人们也相信,如果一盏河灯在水中沉没,那就是一个亡魂已经投胎转世,而如果灯漂得很远或者靠岸,就代表着亡魂到了彼岸的极乐世界。这就是“放河灯”所寄托的美好祝愿。放河灯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地方也过中元节?“西湖七月半……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这是晚明文人张岱对“西湖七月半”节庆盛况的描写。的确,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来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到了当代,虽又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七月半”祭祖追远的文化意蕴很大程度上与清明节共有,加上它与鬼魅“迷信”的密切关联,所以在现有的节日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突出。如今“七月半”的祭祀活动,多是民众自发地、零星地在家庭内举行,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而与大陆相比,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这些地区,因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却又较少经受近代以来一系列反传统运动的冲刷,中元节至今仍很重要,节俗也得以保留,“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还作为香港地区的民俗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本盂兰盆舞值得一提的是,“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俗称“お盆”(おぼん)。现在一般在公历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进行:十三日前扫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日本人对盂兰盆节很重视,公司一般都会放“盆休假”,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便利用这个假期返乡团聚祭祖。作为节日里大众共同参与的集体舞蹈,盂兰盆舞“盆踊り”(ぼんおどり)十分著名,以不同样式遍布日本各地。它兴起于室町时代,在江户时代达到鼎盛,今天依然风行。参与者多为平民,舞蹈过程热烈而盛大,在节日的集体狂欢之中,常规的人际秩序被打破,不同阶层的交流也找到了相应的途径。这种娱乐性和群体性在中国现存中元习俗中几乎没有相类似的内容。而这样的习俗活动,对于一个沟通了“神圣”与“世俗”、“狂欢”与“日常”的节日来说,确实也是十分核心的一部分。百鬼夜行图卷(局部),伝土佐光信,室町时代(16世纪),京都真珠庵藏 录入编辑:黄松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盂兰盆节,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