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修行法门如何选?祖师大德为你做抉择

发布时间:2022-08-24 11:44:25作者:药师经全文

仁禅法师:修行法门如何选?祖师大德为你做抉择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靠自己自力难以通达教法关要。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把盲目的傲慢心息下来,谦卑地相信权威的祖师大德,这非常重要!

  了知这一点之后,应该怎么办?怎样才是合理的、如法的呢?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

  若对净土未起信者:应通过闻思学习权威、各宗公认的祖师大德的教言,如龙树菩萨,依据祖师大德对佛陀教法关要已经做出的比较抉择。

  若对净土已起信者:可以同时深入莲宗祖师教言。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如偈说:……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佛法有无量门”,佛法法门无量无边,那我们怎么去选择呢?怎么样去选择一个法门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呢?

  下面龙树菩萨以比喻来讲,“如世间道有难有易”,世间也有这种情况:“陆道步行则苦”,你要一步一步走过去;“水道乘船则乐”,你如果坐船,就可以躺在船上睡大觉,一觉醒来就到彼岸了,没有丝毫辛苦,这就是差别的地方。

  而佛法中,“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靠自力非常精进、非常刻苦才能达成目标。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这里我们要注意:是以“信方便”,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相信佛有这个能力,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以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作为方便,没有要求我们自己要断惑证真,要转凡成圣,只要“以信方便”,而且“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转菩萨。

  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很容易退转,进一退三,最后不知道退到哪里去了,甚至退到地狱里面去了!所以在这个世间修行很危险、很困难。但是如果通过信方便往生净土,到那里就能得到阿惟越致不退转的利益,你就不用担心退转。

  而且这个法门是“易行疾至”,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易行”是说会非常轻松、非常容易,是最省略的一种方法,而且了生死的条件也是最低。只要你有真信切愿,不用转凡成圣,甚至不用有什么禅定,所以是最容易、条件最低的。“疾至”就是最快的,“疾至阿惟越致”,最快速能得到阿惟越致不退转,当然不退转了,成佛也是最快的。

  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就以四十八愿中三个大愿来证成,往生西方可以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可以最快成佛!修净土是最快成佛的一个法门!所以不但最快出轮回,往生之后修行也是最快的,可以最快成佛,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

  下面如偈说:“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若人欲疾至,靠称名就可以疾至不退转地,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龙菩萨的殊胜教言,告诉我们怎么选择法门。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引用龙树菩萨的难行易行二道的教证。可见,我们在修学净土法门前,要依权威祖师大德的教言,先对法门做一个抉择,而不是马上一头就扑入到净土教典,内心并没有真正地抉择好,没有真正生起信心,或者只是随便选一个法门,那就非常麻烦了。下面再看:

  难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在这个五浊恶世,佛已经涅槃了,没有出世,要想求不退转,这是很难的。所以,现在经常听到有一些学佛的人说:“我要发菩提心,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度众生。“这个志愿确实其心可嘉,确实值得随喜赞叹,但其行是否合理呢?对此我们要去观察。

  “此难乃有多途。”为什么说难呢?“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下面简单说难的情况,或者说原因: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相善”,这些附佛外道冒充佛法,表面上也会让你去念佛,也会让你去行善;“乱菩萨法”,这些冒充大乘教法实际上是外道法。这个时代,这样的法门非常多,许多学佛的人,可能自己还不知道在学外道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依声闻小乘,以自利的方式去修行,这样的法门会障碍你发起大慈悲心、菩提心。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五浊恶世,不但我们内心烦恼重,外面恶因缘也很重。因为这些无赖恶人、妖魔鬼怪、外道以及其他种种修行的障碍,着魔的情况比比皆是。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颠倒善果”,比如人天乘希求生天,希求下一辈子做人,这些也可以说是颠倒善果。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完全靠自力断惑证真,当然是非常难的。就像陆路步行一样,很辛苦、很困难,没有他力佛力加持。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这是难行道。

  易行道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这里要注意,易行道“谓但以信佛因缘”这个“但”字,说明仅仅靠前面讲的信方便,“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愿”就是信愿的愿,所以信愿为因——“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乘佛愿力”,乘佛力这个最强大的增上缘,“便得往生彼清静土”,往生为果,这样因缘和合,就得果了。因是要自力的信愿,缘是要以佛的愿力为增上缘,最后能得到往生这种利益。这是易行道。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大乘起信论》里提到:如果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自力修行,一般情况下,你至少要修一万大劫,修十信成就了,才能入初发菩提心住,入初住。

  一劫的时间都无法想象,一万大劫,我们无法想象这是多长时间。一万大劫主要也是修信心,但这都是靠自力修信心。这样,如果你下一世在娑婆世界转世,你的菩提心还能不退,虽然其他的功德——像念不退这些功德不一定具足,但至少你菩提心不退,这样勉强也可以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

  但是,如果十信没有成就的人,在这个世界本来是很容易退的,但“如来有胜方便”——有一个殊胜的方便,可以摄持保护我们的信心,就是“专意念佛因缘”,以这个信方便,往生西方,你就不会退转,甚至得到的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不退,不退的功德更殊胜,这是一种特别殊胜的方便。

  因为“常见佛故”,在净土的缘故,他就不会有退转,这是一种殊胜的方便。在这个世间很容易退转,往生净土就不会有任何退转。“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修净土可以速成佛果。这是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引的三个大愿证成的。

  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千经万论中处处要给我们介绍净土法门,就是考虑到有这些因缘,往生西方可以不退转。

  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譬如边方”,比如一个国家遇到灾难、危险等,老百姓想要逃到另一个国家去,如果是“投化”,过去也是做一个老百姓,寻求庇护而已,这当然就很容易。古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逃到本国来,这是一个最好的资源,所以“投化即易”,你逃亡过去,他很高兴,十分欢迎。但是,如果一个本来要逃亡的老百姓,你到了对方这个国家去,想做国王,当然就有点痴心妄想了,这非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过去寻求庇护,也是做个老百姓是非常容易的,对方会很欢迎。就像我们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会非常欢喜,他有能力接引我们过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两者差别太大了。修通途法门,你要想成为一个登地圣者菩萨,那是千难万难,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你以信佛因缘,仅仅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往生就非常容易。善导大师的这个比喻非常形象,非常容易懂。

  “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现在我们生信发愿,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投化众生,只要能到西方做一个人天凡夫就好,轮回已经出去了,所以,“岂非易也?”这就很容易,就像移民搬家一样。如果一个国家非常欢迎你去移民,你自己又愿意去,当然非常容易,马上就成了。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你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生起真信切愿,那你“上尽一形”,就是一辈子念佛,“下至十念”,临终十念、一念念佛,“以佛愿力,莫不皆往”,他是完全靠佛的愿力,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自己只要有真信切愿就可以了。“莫不皆往”,说明就是百分之百往生。不是很可能往生,而是绝对往生,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故名易也”,这是最容易的。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我们把《四料简》从字面上过一下,就知道什么叫“禅”,什么叫“净”,什么叫“有禅”,什么叫“有净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如果你能有禅有净,按《观经》九品章所讲,那你就是上品上生,一刹那就登地。当然,你靠自力要登地恐怕不容易,但是依靠净土法门佛力加持,往生的一刹那,马上从凡夫就能登地。现世为人师,来生就能做佛祖。登地之后,按照《般若经》里的讲法,甚至七天就可以成佛,成佛很快。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即使你没有禅,没有明心见性的功夫,但是你“有净土”,即有信愿具足,就万修万人去。这个“有净土”还是有条件的,你要信愿具足,要生起胜解信。“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到了西方,自然就开悟了。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如果你有禅,即有宗门明心见性这样的功夫。但是按天台教理来判,你即使有禅,如果无净土,靠自力一转生很可能就迷掉了,就是“十人九蹉路“。这个地方要注意,不是错误的“错”,而是蹉跎的“磋”,他下一世可能迷掉了。但是有可能像苏东坡一样,到时候他还会有可能回忆起来,毕竟前世自己修过的,有这样的可能。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阴境若现前”,印光大师解释,这不是说你会着魔,五阴境,这是指我们临终的时候,那种中阴境,“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所以一般说罗汉还有隔阴之迷,菩萨也会有隔阴入胎之迷。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你如果参禅没有明心见性,学净土也没有具足信愿,那就不好讲了,你不一定能往生,那就有可能堕落三恶趣,地狱当中铁床与铜柱,万劫千生在那里受苦,没个人依怙。

  这是《四料简》对法门的抉择。永明禅师以禅宗为代表,通过禅宗和净土做对比,法门上给我们做了一个抉择。

  当然,不仅仅是禅宗,其他通途法门都可以跟净土做一个对比,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如果没有净土,靠自力,在这个世界要断惑证真了生死,很不容易,这就是龙树菩萨、马鸣菩萨著作中所作的抉择。你很容易退堕,到时候退到地狱里面去就麻烦了!所以如果我们信心没有成就,还有退堕,那就必须要往生净土,那就保险了。

  正如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告诉我们的,如来有这样的胜方便,那我们为什么不用呢?有他力可乘,你为什么不借呢?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窃维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就像龙树菩萨讲的难行道易行道,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法门全仗自力,特别法门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窃维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就像龙树菩萨讲的难行道易行道,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这是仗自力,靠自己了生脱死转凡成圣。如果按大乘,如果能明心见性之后再修,明心见性之后你还不一定就能了生脱死,你还要悟后再修,再来断烦恼种子,证圣果了才行,这是通途法门修法。

  下面再看净土特别法门:

  “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净土特别法门,它是具足真信切愿,持佛名号,靠佛的力量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但是自力也需要有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个还是需要的。

  你最起码对往生这个法门要有信心,没有信心,还有什么可谈的呢?所以这是净土特别法门,也就是易行道。这个我们一般人很容易做到,因为没有要求你转凡成圣,断惑证真,甚至没有要求你念佛的时候必须要有禅定功夫、不能有妄想,只要你有真信切愿,即使有妄想,也绝对能够往生。

  所以蕅益大师就说:“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说明你有真信切愿,即使妄想纷飞,但是还是可以绝对往生,百分之百往生。祖师大德这里讲的全都是一致的:你只要有净土——有净土,就是信愿具足者,就绝对往生。这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所以,印祖就说:“通途法门全仗自力,特别法门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这就是通途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的差别之处。

  我们汉地的这些祖师大德,对净土教法可以说是不共的,最殊胜的,开显的最广,著作也最多。对此我们要十二分地重视,要去深入净土教理,直到生起决定信、胜解信。这样从信愿上抉择,就保证万修万人去,这非常重要!

  这样通过法门比较抉择,我们就知道应该选什么道路。

  选自:《信愿念佛堂》开示

\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