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发布时间:2025-01-17 01:31:47作者:药师经全文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忏悔业障,为普贤菩萨的第四大愿。

忏悔,是修学的重要环节。无始以来,众生由贪嗔痴所缚,造作种种罪业。这些罪业招感的果报,会成为修行的极大障碍。化解之道,就是忏悔。我们所要忏悔的障碍有三种:一是烦恼障,二是业障,三是报障。

一、烦恼障,包括贪心、嗔心、愚痴、我慢、嫉妒等等。因为有贪心,使我们处在永无止境的追逐中,不得安宁。哪怕是在座上,也会受到贪心干扰,一会儿想着这笔钱还没赚到,一会儿想着那件东西还没得手,心中七上八下,妄想纷飞。因为有嗔心,又会使我们陷入极大烦恼中,一会儿想着这个人对不起自己,一会儿想着那个人伤害了自己,越想怒火越盛,恨不能立刻给对方沉重打击。这样的话,不要说得定,连轻安都不可能得到。愚痴,就是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听佛法怎么也听不明白,看经教怎么也看不进去,也是修行的重大障碍。懈怠,则是懒惰放逸,打坐时瞌睡一来,或腿部有些酸麻,就立刻退却。此外,缺乏自制也是懈怠的一种表现,经不起外界干扰,一有风吹草动就给自己放假。以上种种,一旦形成习惯,再想改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纵容自己,更不要执著那些对修行无益之事。这样,打坐念佛时,妄念自然减少。

二、业障。业是梵语羯磨的意译,是佛法核心理论之一,主要包括身业、口业和意业。身业,即身体行为;口业,即语言行为;意业,即起心动念。身口意的行为发生后,将转化为具有潜在力量的种子,直接影响未来生命的走向。无始以来,我们曾做过许多不该做的事,由此积累的业力,便会影响今生修行。有些人想学佛,但身体不适,经常卧床不起;有些人想修行,但经济困难,整日奔忙劳碌;还有些人虽然时间充裕,生活无忧,却生于不闻佛法之地,没有机会接触正法。全世界六十多亿人中,有缘听闻佛法又有机会修行的人,实在少而又少。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难得易失的福报!

为什么有人能听闻佛法,有人却没有机会呢?正是业力使然。有些人想出家修行,但因是家中独子,父母拼命阻拦,以死相逼,使其无法达成愿望。相反,也有很多父母欢天喜地地送子出家。比如我,从小生在佛化家庭中。十几岁时,虽对佛法没什么认识,就因种种因缘际会而决定出家。其实,起先并未真正了知出家意义,随着修学深入,才知佛法如此殊胜。我觉得,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为了出家,不仅没有什么障碍,反而有许多顺缘在推动。

当我们在人生旅程遇到任何障碍时,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责怪他人,而要反观自身,明白障碍来自过去所造业障,并在佛菩萨前至诚忏悔。世间因缘固然错综复杂,但任何因果都是真实不虚的,由如是因,方才感得如是果。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不是别人的错,而是自己曾经造作的恶业显现。所以,不要抱怨,而要处之泰然,并积极予以改善。

三、报障。因为烦恼就会造下种种罪业,一旦造业后,就会成为种子,埋藏在阿赖耶识中,待时机成熟必定受报。或许有人会说,世间许多人虽干尽坏事,却能飞黄腾达;有些人虽一生为善,却处处碰壁,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常言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农民春天播种,要到秋天才能收获。而佛教的因果观是三世论,贯穿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我们现在的人生境遇,是过去业力所感。但这个过去,未必是前一世,可能是前几世,也可能更早。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又会招感未来境遇,可能是下一世,也可能是再下一世或更远。但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业不作不得,业作已不失”。所有业力,哪怕是再微细的善恶之行,若非采取对治手段,必定招感业报。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永不再犯。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自己的心灵,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共产党也讲批评与自我批评。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他们向谁忏悔呢?向上帝、教主忏悔,求得主的宽恕、饶恕。主宽恕了你,你的罪业也就消除了。佛教的忏悔主要是面对自己,虽然有时也在佛的面前忏悔,主要是自我遣责。

忏悔是人心的清洗剂。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所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理如法的修行、在工作与生活中不会犯错误;第二种人是犯了错误之后能忏悔。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后不再犯了,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有所成就。

消业障是修行人第一条重要的功课。

什么是业障?障就是障碍,障碍了真心,障碍了本性,什么是障?业就是障,业是事业,人都希望自己事业越大越好,业越大,障越大,烦恼也就大了。人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造业从来没中断过,拼命在造,作恶有障碍,作善也有障碍,果报都出不了三界。造善业,三善道投胎,造恶业,三恶道受报。佛教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著相,就是净业。著相,业就不净,就会产生障碍。

没事想事,这是业障。妄想分别执著是业障。

最大的业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最严重的是贪心。贪得了就吝啬,贪不到就生嗔恚、嫉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业障不除,障碍你的智慧、福报。

求佛菩萨不灵,没有感应,你有业障,把业障消除,就有感应了。

如何消除业障?忏悔。每天很认真的反省,把毛病找出来,改掉,叫忏悔。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环境打扫干净,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扫自己心灵的环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有很多烦恼,造下了很多罪业,我们被贪嗔痴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真心忏悔去清洗自己被烦恼污染得心灵,那我们的心灵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如: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的时装,本来很干净,如果穿一段时间,穿脏了,脱下来也不洗,往那里一放,过几天再穿,再脱;再穿,永不洗;过一段时间,拿出来闻闻再穿,时间长了,已经脏得不能再脏、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后就这样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这件衣服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呢?

我们的心也像新衣服一样,本来很干净,因为有了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许多罪业。烦恼污染我们的心灵,罪业带来生命的痛苦。因此,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菩萨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真正忏悔了觉悟了,增长愿力和正知正见,就会少造业。如忏悔完了还是以前那样,忏悔也是假的,白忏。

故事:“清洁妇人”。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行为,为什麽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佛陀严肃地看他一眼,回答:“这妇人保持城市清洁,对社会贡献极大,而且她谦卑、勤力,做事负责,为什麽讨厌她呢?”这时,那妇人洗过澡,换了衣服,容光焕发,出来和大家见面。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骄傲、无礼,心灵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你们内心的肮脏才难於改善呀!”城内的人知道错了,再也不敢讥笑别人。

智慧是学不到的,鹦鹉学舌是世间聪,放下才是清净的根本,清净心是最大的营养,最大的健康。我们学佛人,要看破、放下,一心向佛,依教奉行,把佛法变成我们的思想、行为,好好去落实到工作与生活中去,念念为众生,不再为自己,帮助众生就是真正帮助自己。

做错事,不怕人批评、舆论。如果你造极重的地狱罪,只要一口气没断,还有救,忏悔,真正从内心忏悔,后不再造,你可以不堕三途,带业往生。

“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有口无心的念不行,要诚心诚意的念。对世间万缘真的放下,一心求往生。阿弥陀佛!

摘自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