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燃灯授记,顿悟成佛
发布时间:2025-01-09 01:35:08作者:药师经全文燃灯授记,顿悟成佛
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坦言,说他自己当时在燃灯古佛处修行,实际上并无一法所得,所以燃灯佛才为他授记,认为他将来修行一定会大成。我佛释迦牟尼还进一步说,如果他当时修行执着于任何一法,这样还是没有修行透彻,还是没有参悟到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修行不成功,燃灯佛自然也就不会为他授记。
从禅宗的观念来看这个授记的过程,很像是释迦牟尼接受了燃灯古佛的点拨,进而大彻大悟,通透本原,所以才是“实无一法可得”。这种师父与弟子之间的传授过程在后代的禅宗传授中又上演了很多次。所以,慧灯相传、代代相授,彻悟本源、识得本心之后,还要反复打捞,才最后顿悟,成就圣位。
怎么样才是成佛呢?或者说,成佛有什么标准吗?
按照佛教的说法,成佛就是具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
所谓三身,就是指佛具有的三种身体,即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也有人说三身是指简称法身、报身、应身。
所谓四智,就是指佛具有的四种智慧,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所谓五眼,就是指佛具有的五种眼睛,凡夫的肉眼,天人的天眼,罗汉的慧眼,菩萨的法眼,佛的佛眼。
所谓六通,就是指佛具有的六种神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就是说,只有你修行到了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一个不少、完全具备的时候,你才是佛了。
对于这些,特别是“五眼六通”等神通,常人一般都很难理解,佛法修行之人应该以平常心视之,在这里不必多加议论。对于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和妙观察智四种佛具有的智慧,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所谓大圆镜智是指自心清净没有杂污而生起的智慧;平等性智就是诸佛和众生的心都是平等具有的智慧,只不过诸佛心中没有障碍,即没有妒忌、没有贪嗔痴等有情众生的种种执着进而能够转第七识成为平等性智;所谓妙观察智就是一切的境界,不用分别就知道了;成所作智是前五识所转化的如同一块圆镜一样圆融的智慧。
佛对世界的认知具有怎样的深度呢?这是凡夫是难以想象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自从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显微镜以后,通过对自然水体的长期观察,已经发现水中有很多很多肉眼观察不到的难以计数的微生物。这对于现代人来讲几乎已经成为了常识。然而,我佛释迦牟尼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水中有八万四千虫。这“八万四千”当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目,佛经中常用“八万四千 ”表示很多很多很多,如同中国的“十万八千”一样。这也就是说,我佛释迦牟尼以甚深的智慧和不可思议的观察力,早已经知道一碗水里有无数个微生物!所以,佛的智慧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还告诉我们,这种智慧和能力我们普通人也具备,只是没有被开发出来而已!
一般来讲,成佛,或者说是成就圣位的过程也分为很多步骤。具体来说,涅槃解脱,进而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过程是由产生烦恼的阿赖耶识和前七识分别转成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和妙观察智四种智慧,这也就是唯识学所说的“转识成智”的最终结果。
根据《佛地经论》解释,“转识成智”即“转识蕴依,得四无漏智相应心。 ”所谓识蕴,即阿赖耶识及末那识、意识和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末那识、意识和前五识均以阿赖耶识为依止,由于它们对现象世界的感知和体认,我们人所得到的是经验知识等内容,也是属于有漏杂染的,因此也要经过转换。《摄大乘论释》说,上述的八种识可以转换成四种“无漏智”:
阿赖耶识——大圆镜智
第七末那识——平等性智
第六意识——妙观察智
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成所作智
对于转换八识而成就四种智慧的具体过程而言,转识成智是从“加行位”中的十地之初地——欢喜地转起,是前五识先转,然后是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最后才转第八阿赖耶识。如果具备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这四种智慧,就是证得菩提果。因为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智慧,就具备了我佛释迦牟尼所有的功德,所以叫菩提果。倘若再圆满法身、报身和化身,也就是达到了“三身四智”具足的状态,就可以成就最高之圣境——涅槃果。到了“涅槃果”的果位,就已经得到了真正的清净,一切烦恼永远不再生起。一般说来,所谓涅槃,就是指亲身证得一切诸法依他缘生起,一如我佛释迦牟尼所说的缘起法,这时候才烦恼不生,不再退转。
唯识学认为,惟有“圆成实性”才是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的真实状态,或称之为“如如”(真如)。因此,它属于无为法,具有不生不灭、永恒常住的特点。在此状态之下,主体即能生起无边大用,亦即在“圆成实性”中所显示的清净种
子生起种种现行,也就是种种清净功德智慧。这些清净功德智慧就是“大圆镜智 ”等四种“无漏智”。
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和妙观察智四种智慧,就是佛经经文里面所说的佛的甚深智慧。
在修行中,当阿赖耶识中的烦恼、所知二障消除后,无垢之智慧得以显现,因为无垢智亲证真如之体,能知之智即“大圆镜智”,所知之境称为“清净法界”,这种境智一如的境界名为“见性成佛”,也就是成就佛的法身。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着重于单刀直入的顿悟,以“心一境性”的禅悦,泯除一切妄想,也是指这样的境界。
但是,实际上佛除了具有法身之外,还有报身和化身。法身由阿赖耶识转依所得,而报身和化身则分别由意识和前五识所转。但报、化二身的证得,必须依法身而起,不过,证得法身并不等于报、化身也同时具有,所以还须继续努力修行才能够逐一成就。我佛释迦牟尼除了具有法身之外,还有报身和化身,所以说是达到了“三身四智”具足的状态。可以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之后,正是根据自己的多年亲身实践,开创了禅门中后来流行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悟后起修”、“顿悟渐修”之类的直截了当的修行方法,后来的禅宗历史上也的确不乏按照这种先成就“法身佛”再修炼“保身佛”、“化身佛”的实例。所以,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以彻见现实之自心,而开解脱成佛之端绪,其着重于“心”的调治,以提升修行者的精神境界,快速达到既定的修行目标。因此,可以称之为“即心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