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师兄,同愿同成长
发布时间:2024-11-23 01:34:36作者:药师经全文儿子进读书会了,作为在校大学生,他成了读书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师兄。
连续参加了12次读书会、沙龙后,他进同喜班了。
在读书会与同喜班,他收获了不少“小师兄这么小就知道修学佛法,真好呀……”的随喜赞叹。
开班第一周,他接受了净舟师兄的邀请,成为读书会义工,还成了微信群的秘书,也承担了班级的临时传灯班委,他承担得很认真,说“虽然文笔堪忧,但我会努力的”。
他说,“我觉得与读书会的每位义工师兄都特别有缘……现在不时有师兄问我,我是如何成功地被培养成这样的?”(指愿意学习佛法)
儿子从小爱生病,不安静,成绩不理想,曾令我痛苦过。不过很快想通了:自己生的,即使智障残缺,也要接纳与疼爱,这是母亲的职责,何况他看起来聪明,不笨,我为何钻牛角尖?天生我才必有用,既然成绩上不能出类拔萃,以满足我的虚荣心,那就来点实在的,在最后防线上多些引导,对他自己有利。于是从小学起,对他只有一点要求:至少做个有德行、对社会有益的人。
因家人对我修学佛法有顾虑,担心今后会出家。为了不令家人起烦恼,我对儿子的引导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路:从儒家经典入手,建议他常读诵《大学》《中庸》《论语》等名著,种下善的种子。学习上未给他压力,顺其自然。
去年他对我说“你怎么从未与我讲讲你的工作呀?”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觉得没空与他八卦闲话。我在家话不多,一来工作忙,二来修学与义工忙,在家很多时间用在闻思,陪伴他不多,但凡有交流,均立足于佛陀教育的角度;有时放下书本,与他分享自己的所触所思,也都经过过滤:分享某件事,是希望他接受哪一个佛法观点,可能不用佛法名相,是无心中的自然用心。
我的时间安排很紧凑:不看电视杂书,不八卦上网,不逛街美容等,生活简单高效。佛法带给我相对开阔的思想观念及人生态度,他也感受到我与其他亲人的区别。有次他无意说到,妈妈你道德那么高尚,有多少人能做到……听了我好汗颜,当下理解为他用词不当,我只是沾了佛陀他老人家的光,我还是学人,问题多多!但由此可看到,父母在子女前的言行及精神追求,对他们的影响是无形而深远的。
这样的日积月累,慢慢有了效果,他对佛法生起了敬重心。虽未体现出兴趣,但不排斥。一次午餐时他问我:怎样的人才是菩萨?
我说:发了愿,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并这样去做的人,就是菩萨。他说“我也要发愿利益一切众生”。我吓了一跳,幸福来得太突然,没有思想准备。欣喜之余,我回忆何时向他灌输过此思想?想不起来,想必每一句都不是,又每一句都有这样的汇归与用心,水到渠成。于是,我们母子之间就经常有了对佛法的探讨,虽花我一些本用于闻思的时间,但我觉得,陪同与浇灌一棵小小幼苗,意义更重大。
我开始向他倾诉我的自省内容,同在一个屋檐下,我的串习他尽收眼底,我没必要再端着母亲的架子;他很认真倾听,每当我反省完,他也自然进行反省,检讨自己的错误。我们的心对彼此更加开放了,心的距离也大大拉近。
我兄长是位出家人。去年夏天,我有意识地引导他向舅舅问一些较深奥的问题。他问舅舅,《心经》如何理解等等,舅舅说要有佛法基础,认真学法若干年后,才有基础去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鼓励他们互加微信。
从此他开始向舅舅频繁请教,《大学》《论语》里凡不解处逐句请教,舅舅都从世俗、经典、佛法三个角度提供解释,每每令他信服不已,全盘接受。就这样,三下五除二,简单干脆,半个暑期下来,他确认佛法的解释是最圆满最究竟的,对佛法的信心建立起来了。
去年国庆我们去看舅舅前,向他说明皈依的利益,他听后表示要皈依。于是他皈依三宝了,并在舅舅的要求下,开始做简易版的皈依仪轨,至今每日坚持。半个月后,他说想受五戒,想通过守戒约束与提高自己。于是带他去受了五戒。
更高的人生目标确立后,小处开始着手。感恩照东师兄的用心,把他拉进了读书会的群,从此他每周参加读书会,一切就自然展开了。
回过头,我很清醒地意识到,90后的独生子女,想在学法路上走好,需要面临许多突破点: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独立生活能力差、骄横、冷漠、不习惯关心他人,习惯于网络,生活无压力,自控力弱……我曾为他的会说不会做、心念粗、注意力不持续专注等起烦恼,烦恼过后我思惟,只有通过导师教导的菩提心五支修法:陪伴、关爱、接纳、帮助、无条件帮助,才能帮助他逐渐战胜自己,日渐成长。自己进入三级修学六年了尚且如此,对这个19岁的“孩子”而言,我又怎能急于求成?
上周,借用他舅舅的力量,我们三方对如何更好修学达成一些共识,他表示要与网络保持距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为人民服务”的心态,从承担家务开始,着手改变。四天后,他说,“我体会到了自利利他的快乐了”。我相信,只要有法,有引导,有氛围,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坎坷泥泞还是平坦鲜花,不管暴风骤雨还是艳阳高照,愿与小师兄一起成长,并肩一起面对一起走在菩提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