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净土(二)
发布时间:2022-04-06 14:57:42作者:药师经全文唯识与净土(二)
◎印海法师◎
─ 取材自四月二十九日在学会的演讲
三量、三境与念佛
「三量」与「三境」都是唯识里非常重要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念佛和净土修行又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三量」与「三境」的意义。
三量
所谓「量」就是知识的意思,所以「三量」也就是三种不同的心理认知,可分为比量、现量与非量等三种。
比量: 什么是「比量」?我们可以用一比喻来了解。比方说,我们看到前面冒烟,意识里就知道失火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心理的认知?因为我们会推论,冒烟当然前面有火,不然的话,怎么会冒烟呢?这个以推论来认知的境界,就是「比量」。那么,为什么说念佛会是一种「比量」的境界呢?这是因为我们起初想要念佛的时候,是想到念一声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们没去过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看到过阿弥陀佛,但是从佛经里或从过去祖师大德的开示里,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存在,因此心里向往,然后念念不忘,最后进而有「念念无间」的念佛境界。这种「因为心里想着有这个存在,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实际体会的经验」,若用在念佛上,就叫「比量念佛」。
现量: 能念与所念均「了然分明」即叫「现量」,也就是说,能念的心与所念的阿弥陀佛境界当中,没有一点儿妄想杂乱,也没有一点儿错误。这个跟比量略有不同,比量里面因为是一种推论,所以可能会有错误,可是现量里面是直观的,所以没有错误。这种「现量」的状态,打坐的人就比较容易知道,因为打坐的时候,若心能够清静下来的话,所观的境界就比较容易现在眼前;虽然说仍是「假想观」,但由「假想观」就会得到「真实观」。譬如以白骨观来观无常,开始时观想有个人病了、死了,然后观想死了以后皮肉没有了,只剩下骷髅,这是「假想观」;可是真正的「真实观」现起的时候,虽然在某一个程度里,这仍是「假想观」,可是到最后眼睛一闭,一付骷髅就现起了。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修行经验,在台湾有很多修白骨观的人,都可以证实这一点。
为了加强各位的印象,再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假想观」与「真实观」的故事:楞伽经里有一位水月童子以观水来修行,修行有年,后来成了老禅师。他的「水观」定境深邃,以至于当他每次一打坐的时候,整个房子都是水,而他更溶化在水里,成了水里面的一部份。有一天当老禅师在打坐的时候,一个小沙弥不懂得,把房门一开,看到一屋子里面都是水。小孩子顽皮,就拿了一个小石头「啪答」一声地丢到水里去,丢了以后就跑了。后来老和尚出定了,老是觉得心里面有什么疙瘩,非常地不舒服,心想或许是小和尚捣蛋,于是就问小沙弥:「我在打坐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小沙弥说:「我去找老和尚,找了半天找不到,却看到满屋子里都是水,我觉得好奇怪,哪来那么多水?于是就找了一个小石头往里面一扔。」老和尚一听,就找到心里有疙瘩的原因,于是便说:「好,你晚上再到我屋子里去看,不管看不看到水,只要看到有一颗小石头,就进去把它捡起来。」小和尚于是晚上再去,果然又见满屋子都是水,而且正当中一颗小石头浸在水里;小和尚记住老和尚的话,就把裤子拉一拉,跑到水里面把小石头捡起来。老和尚后来出定,心里面就没有疙瘩了。这好象是一个故事,事实上你真正用功到了一个境界以后,你观什么,就有什么东西现在眼前。
这是不是不可思议呢?但这种修行经验是真实不虚的。再看看西藏喇嘛修火观,可以修到不穿衣服,在喜玛拉雅山上面的雪堆里观火,不只全身发汗,甚至把旁边的冰雪都融化了。这是真功夫啊!他们就是以心理影响生理,然后进而以生理影响物理。那么,为什么在现量境时,观什么就现什么?因为心力不可思议的,一旦相应,可以改变物理世界。我们没有修行,听到这种故事,好象神话一样;事实上只要你肯修,你也会有这种神通。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不要回去胡修乱炼,也躲在雪堆里修,结果感冒了。这几个故事比方什么呢?就是说,在现量境的时候了然分明,明明白白,一念佛,佛就在眼前,对你讲话,于是极乐世界就在眼前,这也就是「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意义。心力若能长期修炼,久而久之就有力量,这是佛法里证量的问题。
非量: 什么是「非量」?「非量」就是「不是正确的认知」。譬如说,夜里跑路看不清楚,以为看到鬼,结果不是鬼,是个树桩子,这种猜错了的境界,就叫「非量」;再譬如刚刚在解释「三自性」的时候所用的比喻,看到绳以为是蛇,这也是「非量」。所以简单地说,看错了就是「非量」,但这种「非量」大多是在第六意识的妄想内形成,如果能够用功到最高的境界,第六意识能够暂时不执着时,就可以得到「无非量」的境界。在这个时候,就达到了「六识正念,七执暂伏」的境界;这种「七执暂伏」的心里状况,就是「无非量」的境界。这里有关「非量」与「无非量」的讨论,牵涉到唯识中第六、第七与第八识的观念,我们先大致讲一点这三种「识」中间的不同。
简单地说,第六识多半是向外去追求,而第七识则向内的「自我」执着。再仔细来看,第六识就是我们的思维心与分别心,它有想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想到过去、现在、未来,但它却不是连续不断地运作,它是有间断的,因为睡觉的时候,它不想也没有运作。这个睡觉中断的现象有点像打坐,但是入定的时候稍微有些不同,虽然有时候入定能降服妄心,但多半是进入一种叫「无心定」或「灭尽定」的境界;这时入定的人没有第六识心,但是他仍旧有第七与第八识的「心」,也就是说意识的「受想」虽然没有了,但细微的我执与法执还是存在,所以不是「无漏定」,只是「凡夫定」,就算修了无想定,到了「无想天」,仍旧不是「无漏定」。那是因为还有「我执」与「法执」呀?这是因为第七识是第六识里面的一个潜在意识,它相当执着「自我」,无始生死以来就与我执、我见、我爱、我慢等等烦恼相应。而这个「我执」相当顽强,因为「我」就是我,「我」是如此地真实,「我」能讲话,「我」能思维,「我」是活生生的「自我」;这个活生生的「自我」的依恃,就形成强烈的意志力。但是这个意志力并不是第八阿赖耶识,却是第七识向内执第八识为「我」。念佛念到一个层次以后,就是磨炼第七识,打击虚妄分别心,如果有所绩效,那时候就不会觉得有「自我」了,也就没有「能念」或「所念」了。这时候烦恼慢慢地被降服,也就是把第七识暂时降服了,这时的境界就是「无非量」。
三境
了解了第七识执持第八识而成就「我执」的作用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第八识受第七识之执持所发生的境界变化。一般来说,所谓「境」在唯识里,就是指第八识所变的「相分」,可分为三类: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
性境: 简单地说,「性境」即是「实体」之境,其境界是从实体之种子而生,不随能缘之心或所缘之境产生变化,而以「现量」为量知;所以「性境」是一个真实的境界,一个实在的东西,不是幻象,不是虚幻不实的境界。
独影境: 第六识之相,通常都不是从「实体」种子而生之实法,但是却从「能缘」之「见分」颠倒计度,而发现假相;此假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亦无「所托」之本质,唯独起影像,故名「独影境」。
带质境: 刚刚在「无非量」提到,自我的意志力并不是第八阿赖耶识,而是第七识向内执持第八识为「我」而产生的。这个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识之相分,确有「所托」之本质,所以相对于「独影境」,就称之为「带质境」,换句话说,「带质」就是「托本质」生起的。用一个故事来做个比方:慧远大师写封信给罗什法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念佛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罗什法师就举了一个例子,来回答这个「带质境」的问题。他说有两个人谈恋爱,如一个在台湾,一个在美国。在台湾的男孩子老想着他在美国的女朋友,想去;但去不成,女朋友想来也不能来。结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女朋友就到他的梦里来了,于是两个人谈情说爱,卿卿我我,但是台湾的男朋友没有到美国来,美国的女朋友也没有回台湾去,俩人却在梦中大谈恋爱,虽然只是作梦,却又真实得很,这个就叫「带质境」。这个例子就是说我们作梦的时候,虽然没有显现真正的实情,但仍然被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梦中作梦不知梦,梦醒了才知是梦。虽说是无体,但是有用也有相。我们人的感情就是这样的东西,那个人不作梦呢?在家居士中,哪个人没有男女的感情?我们出家人虽然不谈感情这个东西,但非常了解居士们感情上的困扰,在这里只是将大家所知道最普通的常识加以运用,希望借着最容易了解的比喻,来解释最难懂的道理。
三量、三境与念佛
了解了「三量」与「三境」之意义后,现在我们把「三量」与「三境」合并起来,与念佛一起来看,就能了解「念佛」之境界的确与唯识有分不开的关系。
第一种念佛的境界叫作「比量缘带质境念佛」,这是初念佛的境界,也就是「初心念佛,作意提持,能所对待」。像我们现在念佛,要作意提持││「提」就是提起来,「持」就是坚持││也就是要用心,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地不停地念着,不使妄想进来,不迷迷糊糊的,不打瞌睡,不昏沉,也不掉举;这个时候还有能念的我与所念的佛,也就是用我们的「比量」去攀缘心里面阿弥陀佛的影像,或者说是以「带质境」托执阿弥陀佛的境相而去念佛,这个就叫「比量带质境」,而这个「能所对待」的念佛境界即是「比量缘带质境念佛」。
念佛久了,逐渐由「比量」进入「现量」。我们刚刚说「现量」就是「能所了然分明」,而这个「能所了然分明」会因「当下」之证量,使「当下的心念」立即证得智慧,这就叫作「现量智念」。「现量智念」之现起正是「性境」中无「能缘之心」与「所缘之境」的真实境界;因为「性境」是实在的东西,与「现量智念」结合,即为「现量智念性境」。这里面可以再分为两个层次:「初现量智念性境佛」与「现量智念性境佛」,两者均是「现量取性境」。
首先,「初现量智念性境佛」就是说「若久念熟,不作意持,自然一心」,这个境界比「比量缘带质境佛」自然更进一步了。达到了这个境地,就是无念而念,自然而念,到最后,站而不动,佛自现前,这个叫「性境佛」,也就是说,好象佛就在眼前。真正念佛到家的人,他人在何处,阿弥陀佛就来到何处,也就是说,人在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为什么呢?因为他正智现起了,心就在这个境界上面;虽然这里不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来。但是为什么呢?他并没有去极乐世界,为什么会见到阿弥陀佛?这是因为他白天念阿弥陀佛,晚上作梦,阿弥陀佛就入梦来了,跟他讲道理。这似乎不太可能,但你们看印度历史上有一位祖师大德││无著菩萨,发愿写「瑜珈师地论」。「瑜珈师地论」共一百卷,是一部很有名的佛学巨著,但当时无著菩萨在写的时候,很多地方写不下去,于是夜里他就入定,到兜率天的弥勒内院去见弥勒菩萨,请弥勒菩萨除疑、开示。就这样,他白天一边传法,一边写,遇到不懂的地方,晚上就入定到兜率天去见弥勒菩萨。听完弥勒菩萨讲经说法以后,第二天出定了,就继续跟弟子们讲「瑜珈师地论」。如此地周而复始,完成了一百卷的巨著;他人虽然没有去,但心却往往返返地去了几趟兜率天。这说明了一个人的心的作用很大,心的力量很强,若能够开发运用心力的话,会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虽然是西藏的一个传说,但说明了「现量智念性境佛」的可能,也就是有可能念佛念到将佛现在眼前。
不只无著菩萨入定时可以看到弥勒菩萨,有很多人也能够入定见佛,也就是在定中见佛,这都是「现量智念性境佛」的显现。这是说念佛要「念念空寂,句句归真」,然后才能「顿悟佛国依正」。当然这个境界不像我们现在的「见佛」,因为我们大都是散乱念佛,而散乱心念佛不容易见到佛,一定要在定中见佛。有人退而求其次,说「观像念佛」比「散乱念佛」较容易见佛,这虽然不错,但见到佛来了,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你若向他请法,他还会跟你讲法,这才是真真实实的见佛。
「性境佛」的境界是真正存在的,但一定得要「现量智念」。倘若别人很快地就能够念佛见佛,但你却老念佛,却念到现在,也没有看到阿弥陀佛;这并不是阿弥陀佛不来,而是因为你的心有若一缸脏水,东念西念还是脏东西杂混。想想看,骯脏、烦恼的心怎么能够跟清净的佛相应呢?连「比量」都不能确实把握,如何能有「现量」呢?假如你的心能够静下来,然后再去念佛,结果一定不同,因为心澄,视野广阔,看得远,观得正,佛必然立刻显现了。
念佛倘若能进入这两种「现量取性境佛」的境界,则能够「舌(根)识出佛声,耳(根)识听佛号」。楞严经中有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加方便自得心开」,就是说念佛一方面靠口念,但更要用心听,同时要反问自心,因为如果念佛能够注意听的话,就不会打妄想。倘若只是口念心却不念,念到驴年马月,也见不到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口念心不念,他是在唱歌,哪会知道念佛真正的意思呢?这好有一比,像我们小时候,老师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了一大套,却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随着年岁增长,知道了这是人生最高的真理,但是小时候背,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你念佛,能口念耳听,而再能专注一心;也就是舌识、耳识、意根,能打成一片的时候,念念相继念念佛,绝对可以与佛相应。这种六根都能摄进去的念佛,就是「现量境念性境佛」。
唯识资粮位、四胜力与净土信愿行
唯识宗不只有很深的唯识理论,更要求所有修习者潜心修资粮位。这唯识资粮位有四种渐进的殊胜力量,同时与净土宗的「信、愿、行」有很深切的关系。
唯识资粮位与四胜力
唯识之资粮位基本上是靠着四种殊胜力量聚合而成。
内因力: 「内因力」是一种心内的力量,可以用来检查看看自己的宿缘里有没有具备大乘善根。譬如说,有些人一听到阿弥陀佛就很高兴,有的人听到阿弥陀佛却不怎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善根。比方说,法印寺那么大的佛堂,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跑到那儿去听经;旁边很多邻居,尤其是墨西哥人,却是过门而不入。为什么呢?他们没有善根嘛!再譬如说,你们今天来听经,有很多远地来的朋友,怎么晓得要来呢?因为看到「大方广学会」登广告说,印海法师要来讲经,于是就跑来听。为什么呢?因为在看广告的时候,善根现前了。
信佛没有善根是不能信的,因为「善根、福德、因缘」,缺一不可,而善根却是最重要的。什么道理呢?因为今生你也许没有福德,但因为你有善根,再艰难困苦你都非去不可;或者今生你虽有福德,但因缘不成熟,所以老是在佛门外打转,一旦因缘成熟,一下子就进去了。因为有因、有缘就有果了,因缘果报嘛!但是这不是一生一世栽培的,而是多生多世之因缘。我常说洛杉矶有这么多人口,有几个信佛的?有几人真正来听经的?太少了!因为他没有这个因缘,也没有这个福报。有福报的人一听见佛法,就会觉得有如久旱遇大雨一样;用这样的心境来听佛法,就是善根发现。有很多人念佛念得痛哭流涕,也是因为善根发现了,这种人一听到佛法,立刻觉得为什么这样好的法门,我以前没有得到呢?现在得到了,立刻珍惜得不得了,想尽力将它发扬!因为这是救命圈,这比你一天赚好几百万的福报还大。赚钱有什么好?那一天呜呼哀哉,两脚一伸以后,什么是你的?可是听佛法呢?一入耳根便成道种,成佛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内因力」,也就是「信资粮位」。所以大家能来听法,就是因为有「内因力」,佛种已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渺小。
善友力: 有因还必须有缘,这是说有了「内因力」,还要有良师善友在旁时刻指点,或至少遇到良师善友劝我们信佛,叫我们学佛法。但是学了以后,光听不够,因为了解只是知解而已,还要身体力行。怎么行呢?譬如念阿弥陀佛,拜阿弥陀佛,而且还要每天念阿弥陀佛,每天拜阿弥陀佛,这就是行。念佛比较容易,修唯识观的人还要去观,就比较难了,但是不管念佛或观佛,都是「行资粮位」。
作意力: 因有了,信有了,行也有了,第三还要作意。作意就是「胜解」,也就是殊胜的了解,不是普通的了解。因为要开悟以前,或要见佛以前,你对这个法门不能马虎,一点不能有差错。为什么有人会有开悟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明白,了解愈深刻,信心就愈坚强,如此地修行,行持只会有进,不会有退。反过来说,为什么有的人修了以后反而会退失呢?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地了解,没有肯定它,浮浮泛泛而已。所以真要修行的话,要胜解而精进,要发愿一生成就,就是此生一定要见到佛。这个发愿就成就了「愿资粮位」。
资粮力: 有了「信、行、愿」等三个资粮位,就形成第四种激切的资粮力,也就是说,有了前面的「信、愿、行」这三种力量摆在一起,当念佛时,三资即集起无间,那么就可一心念佛,进而降伏我法二执。
唯识资粮位与净土信愿行
通常来说,唯识宗的修学,要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说,从我们凡夫开始,在没有开悟以前,要集无量无边的资粮修止观,成就十住心 (编者按:止成就必得轻安,而后成就九住心:内住、续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专住与等住) 。这十住心当中做什么事?不外乎修福修慧,一直等到修足四善根 (编者按:暖、顶、忍、世第一) 才行,也就是说你开悟以前,要具足了条件才能开悟。
可是修净土宗很容易。怎么容易呢?因为唯识资粮位与四种殊胜力,与净土的信愿行相应。为什么呢?因为要修行净土,一定要宿具大乘善根,而且在这一生中,还要「逢佛闻法,师友劝发」的因缘具足;一旦启蒙,立即发愿「胜解决定,精进起行,一生成办」。这「善根、福德、因缘」三缘积集,激切无间,于是一心念佛,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这一生唯一重要之事。
二无我与念佛
有了唯识「资粮力」以后,简单地说,你就具备了降服我执与法执的条件。但是到了这个程度,仅仅只是具备条件而已,离真正成就「二无我」││第一要没有我执,第二要没有法执││仍然还有一段距离。这是成佛作祖的第一步,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二无我
人人都有个「自我」,但是这个「我」从那儿来?刚刚在谈第七识执持第八识为「我」时,谈到「我」从分别、妄想、执着而来,也就是「我」误把外在的东西看做是「自己」,然后再以这个「自己」为中心对外境执取、迷惑;这个把「自己」当作中心就是「我执」,而「我所有的」则是「法执」。好比一个蜡烛,这个蜡烛点燃了以后,就有了蜡烛光,在这里这个蜡烛就是指「我」,这个蜡烛光所照的范围都是「我所」,这就是「我执」与「法执」。这个「我从那儿来的?」「我」有「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两种:「俱生我执」是从无生死以来的「我」而来的,是俱生与来的,不是后天的。「分别我执」是后天的,是邪思、听邪教讲的话,而认为有这么个「我」存在。在佛法里讲「我」是个假的「我」,是相续假、和合假,是时间与空间的暂时存在而已。这时间过去了,人就会死了,这时候,时间与空间就与我无关了,因为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非走不可的时候到了,也由不得你不走。那么,空间是什么?说穿了,不过就是「四大」、「五蕴」嘛,「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暂时的条件,依靠着因缘暂时地存在。时间呢?更只是一种现起,因此在时空里面的这许多存在都是假的,没有实在的东西。为什么?有是「假名有」,但是「毕竟空」。「毕竟空」当然不是我们凡夫境界,是以圣人所见宇宙的一切形形色色,只是个形象,只是个事相而不是真理。虽然如此,但是事相并没有离开真理,这是观照「缘起性空」所产生的结果,倘若你能了解缘起没有自性的话,你就开悟了,就没有我、法二执了。
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若不弄懂,我们就没有办法继续往下讲。为什么呢?因为从佛法最根本的道理来说,一个人的烦恼从那儿来?就是从「我」与「我所」而来。你看心经上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话就代表整个心经上的道理,都讲完了。观自在菩萨在这里可以说不是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观自在?因为不必假藉外力,你自己的智慧可以照见五蕴都是假的,「五蕴皆空」,然后才可以「度一切苦厄」,因为倘若你没有了「我执」了,你的烦恼就没有了。
这个道理是不是如此简单呢?我们再反过来看一下,就更容易明白了。一个人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我」总是记得「你对不起我,你辜负了我」,「我」把自己看在每一个人的前面。但是「我」有没有对不起人家呢?「我」有没有辜负人家?「我」也有,大家彼此彼此。但是「我」没有看见「我」自己对不起别人,因为「我」把自己看得太高,以「我」为中心,于是「我」的烦恼就多了。所以金刚经有句话:「无我得成于忍」。「我」为什么要修忍辱般若波罗密?因为「我」需要「无我」,如果「我」不能「无我」,「我」就不能忍受一切。这是金刚经的名言。总而言之,「我」若要了生死,第一要无烦恼,就要「无我」;欲破烦恼,就一定要修「无我」。
二无我与念佛
我们把人为什么有烦恼,正反方向都检查过了以后,现在我们可以来问问,在净土修行里,怎么样去修「无我」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在念佛的时候,把「我」放下来;也就是说,念佛的时候,人家骂你一声,你就口念一声阿弥陀佛,如果你能把「我」当阿弥陀佛,你就把「我」放下,没有烦恼了。不然的话,你要是不念阿弥陀佛,于是你骂我,我骂你,你打我,我打你;结果骂也骂不尽,打也打不完。为什么?由于有「我」。烦恼太多的人通常就是因为「我执」太重,因为有我,就有我爱、我痴、我瞋、我慢了,就要跳不出烦恼的漩涡了。佛法里最直接的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以「无我」来破除烦恼,当然就算破除了,仍然不是很高深的「无我」;也就是说,念佛念到最后,就算能暂时降服后天所起的我、法二执,不过这时候还没得到一心,因为还没开悟嘛!所以当我们说你念佛念到能降服烦恼不为外境所欺骗的时候,这时只是「第六识返闻佛声,五识同归一境,不缘五尘,第七我执渐伏」,只有等到你向内都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心里没有烦恼,都是清净的佛念、佛种,这时「八识佛种渐增,佛种生佛现,佛现熏佛种,相续无间,命终果熟,自然见佛往生」。当然这佛种也好,佛念也好,都将做为一种因,将来到极乐世界开花结果;但在此时,你都可以见到阿弥陀佛,将娑婆世界转为极乐世界。为什么呢?「花开见佛悟无生」,无生就是没有生死轮回;倘若你一心念佛念至「无我」││一种很深邃的「无我」,自然能证悟「无生」,此时悟得不生不灭,自然就得大解脱了。
四缘与念佛
「四缘」是唯识宗的老话,有道是「诸法因缘生」,一切都是因「因缘」而来。但佛法讲的「因缘」里面,「因」与「缘」还各有两个缘,所以一共是四个缘,就是「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与「增上缘」。
四缘
亲因缘: 什么是「亲因缘」?这个很好懂,我们现在就直接以念佛来解释。因是主要条件,缘是附带条件;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具有净土的依报与正报,和色种与心种之清净种子,念佛以后,心里没有妄执,没有烦恼,没有分别心,就成就了佛的清净种子,这个就是「本识具净土依、正色,心净种,从信种发初念佛心」的道理,而由这个佛清净的种子,就感应了极乐世界净土的依报与正报。这个依报与正报为亲生自果因缘。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佛法讲的因缘,并不是讲心外因缘,外面的因缘是假的;真正讲的因缘是讲种子。不过种子代表什么呢﹖我们只是藉用外在的种子来比喻我们内心的影像,实际上它是一种业报,也就是业种。所以内心的善根、智慧、业种才是真正的因缘。
等无间缘: 因前面之「因缘」初念,引发了第二念佛心,于是念佛的时候,念念不断,这就是「等无间」,也就是平等没有隔开的。譬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中间没有烦恼进来叫无间。假如念佛中间突然起了烦恼,你就没「等无间」,因为中间被打断了,就不能净念相续了。
所缘缘: 这就是说「所缘」之境界。这里的「所缘缘」不大好懂。请各位注意这朵花,我看到,大家也看到,这是境界不错;假定小孩子他不认识这花,你问他这是什么,他讲不出来,他就没有「所缘缘」。他心里从来没有这个概念嘛,所以他虽然有「所缘」,但没有「所缘缘」下面的那个「缘」。「所缘」只是境界,下面的那个「缘」还包括你熏习的许多概念、知识、潜能;因为有「所缘缘」下面的那个「缘」,所以当第二念生起的时候,你才知道这是什么。这个是花,那个是树,这是红花,那是白花、黄花,为什么会有红花、白花、黄花的认知呢?因为你过去脑海里有一种特殊的印象,而在这个时候出一种讯息,这个就是「所缘缘」。也就是说,我们看任何一样东西,并不是从境界就知道的,你必须心里面对它有一个认知,这个认知虽然过去了,但是仍旧存在脑海里,所以当你第二次看的时候,你立刻就认知了,这个就是「所缘缘」。再譬如说,这里讲的「所缘缘」、「等无间缘」等等的概念,很多同学都听过,所以现在一听就很容易理解;但假如你从来没听过的话,一时三刻你会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东西。那么,为什么你过去听过佛法,什么叫「所缘缘」、「等无间缘」,你一听就懂了呢?因为你的阿赖耶识里有这个东西,你一听,脑海里就浮现了,也就是一个能缘的心与对所缘的境,立即打成一片,不会错误,这就是「所缘缘」的作用,这也是唯识宗里面很强调「唯心所现」的道理。
增上缘: 「增上缘」比较容易了解,简单地说,就是一切助缘都叫「增上缘」。听经、看经、善知识的指示、看到佛像、看到花开、闻到花香,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念佛往生的都是「增上缘」。「增上」是「帮助」的意思,好比一个种子种下去了,要水、土、阳光、人工、肥料、除草等等,只要是能够帮助它成长的这些缘都是助缘。助缘不是因,但是除了主要的因缘以外,还需要其它能帮助它成长的即叫「增上缘」。「增上缘」有两种,一种叫「顺增上缘」,一种叫「逆增上缘」。假定种子种下去后,虽然种在地下,你不施肥,也没有水分、阳光,这种种子就枯坏了,这叫「逆增上缘」。我们人也是这样的,跟好人学好人,就是好的「增上缘」,跟坏人学坏人,就是坏的「增上缘」。
四缘与念佛
「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与「增上缘」等四缘与念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类:「亲因缘」与「无间缘」是能缘的心,「所缘缘」是所缘的境,而「增上缘」即为佛与我心互成。这里所说的「佛与我」就是阿弥陀佛与我;「心互成」就是阿弥陀佛帮助我,愿力加持我,而我有信心,两者即互成。假如佛没有愿力加持的话,但凭我们念佛是无法去极乐世界的,因为我们无始劫来所种的恶因,不知有好多!现在这么容易,念一声佛就能见到佛,就能开悟?要知道靠我们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要靠佛的加被。不但是普通凡夫要靠佛的加被,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萨要成佛,也还是要靠佛的加持。这是因为靠自己的力量不够,好象小孩靠父母一样,小孩没有父母能活下去吗?这就是「增上缘」的力量。可是假如父母不照顾小孩,甚至有的把小孩杀掉,这就是彼此不能相互增上了。「增上缘」很要紧的,我们人活在世界上没有外缘支柱,是很难活下去的。
五果与念佛
唯识里的「五果」的观念,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详细的解说,我们在此,只是藉用这个观念来了解念佛的成效如何地与「五果」相互呼应。
五果
在还没有了解念佛之成果之前,我们先约略地来看看唯识中「五果」的定义。
异熟果: 「异熟果」有三种特性:异时而熟、变异而熟、异类而熟。这三种特性主要是因为从因到果,要经历三种不同的过程。譬如说,我们的人生是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从哪来?当然从过去来的;过去就不会是现在了吧?因为时间不同了,过去造的好因虽然得好的果,但是时间不同,形象也不同,这里面就隐藏了三个「异熟果」的特性。另外,譬如种菜,不会今天种就今天熟吧?要「异时」,春种秋收;要「变异」,从种子到发芽是要变的,不变的话,种子是种子,怎么发芽?还有种黄瓜得黄瓜,总不会种黄瓜得西瓜罢?这样因果就不相应了,所以种类不同,好的是一类,坏的是一类,就是「异类而熟」。这三种特性,「异类」,类是类别;「变异」呢,当然终归是要变,不变就不会成熟;「异时」,经过时间,自己变化,而且是不同种类的变化。
这个道理看似很好懂,其实「异熟果」不好懂。为什么?因为异熟果不是善恶同类的,它是「因是善恶,果唯无记」,这是「异熟果」的特别道理,如果这不明白的话,你就不暸解人生的道理。为什么呢?普通我们讲因果,叫「等流因果」,也就是说,若因是善,则果是好报,若因是恶,则果是苦报。可是为什么又讲「异熟果」呢?这是因为当我们造因的时候,虽然有善有恶,但等果报现前的时候,却是无记性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兑现的时候,它的结果不应该是有善有恶。譬如我们投胎作人的时候,身体是无记性,身体不应是好也不应是坏;又譬如投胎作狗,这是因为他造了做狗的恶因,结果他投了狗胎,一投狗胎变成狗,他就兑现了狗的身体。狗的身体和人的身体当然不同,但是这个身体是个无记性的东西,不能说是善或是恶的。所以这个因虽有善恶,果却是无记,这个才是「异熟果」真正的道理。
等流果: 「等流」就是「同类」之义,也就是果与因同类,善有善果,恶有恶果,亦即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以及种子生种子,皆因「亲因缘」所生。因为前面和后面连在一起了,所以有相续,而且是等流,平等流类,好的因,好的果,不好的因,不好的果,这与「异熟果」不同。我们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未报是时辰未到,就是「等流果」。这个道理好懂,前面的「异熟果」不好懂,但是前面那个才是最重要的。
增上果: 「增上果」的「增上」与「增上缘」的「增上」是同义的,我们就不再加解说了。
离系果: 「离系」就是永远离开烦恼的系缚。我们今天大家痛苦生死轮回,就是因为烦恼把我们拉住了,紧紧系缚着如胶似漆地丢不开。
士用果: 「士」即是有情之意,由诸有情藉诸工具所办成之事业,即为「士用」。那么,什么叫「士用果」呢?就是藉「士用」之物来帮助我们而得到成果。
五果与念佛
在这里讲「五果」,是用这个道理来配合,解释唯识宗与净土宗的修行之成果。我们现在念佛,是想要到极乐世界,一旦到能去极乐世界的时候,就是果报兑现了;当然这是种善因得善果,一兑现,极乐世界的种种清净,微妙庄严,就是你的果报了。这就是「命终托生莲邦」的道理,因为我们现在念佛,种下好的因,当然会有到极乐世界兑现的「异熟果」报。好象从台湾带回来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到这里能马上兑现,为什么?因为确实是这个东西,没有错,所以马上兑现给你。念佛绝对有这个力量来帮助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受报,一受报时,「异熟果」就兑现了。因为是「异熟果」,假如你现在不修,无法种下「异时」、「异类」与「变异」之因,以后就来不及了;所以你现在就要修,从此以后多念阿弥陀佛,将「异熟果」的因种下去。
开始念佛之后,即是「若从佛种引生,佛念现行」,如果能够「念念无间」,因其「果因同类」,则必可成就「等流果」。「增上果」很好懂,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一切清净、微妙庄严,听闻佛说法,花开、鸟叫、风吹、草动,都使我们六根清净,没有烦恼,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增上缘」,都会帮助你不会退转,帮助你开悟。这就是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到了极乐世界,一定开悟,因为那里的条件太好,太超越了。你如果能够跳出三界到极乐世界,那么开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没有成佛,至少已经证了圣果了。因为此时你「既离三界,生死惑障」已经无法系缚你了,这时你就可「得真善无漏净果」。
我们世人喜欢讲「真、善、美」,科学讲真,宗教讲善,艺术讲美,而佛法里面用一个字来代表,那就是「净」。也就是说,清净里面就有真,有善,有美;所以我们称极乐世界为清净国土,不叫真土,不叫善土,也不叫美土,为什么叫净土?因为净里面包括真善美啊!到极乐世界,比这个世界花园还美,那多美啊,多艺术,多真、多善;现在科学里只有真,没有善,也没有美,其他的宗教讲上帝,代表神、天堂而已,天堂福报享尽了,又到地狱去了。为什么呢?福报没有了。到了极乐世界,永远地清净,永远地「真、善、美」。我们学净土的人要有信心,而且信心要恳切,才能成就「无漏净果」。什么是「无漏净果」?就不是一般普通的果,它没有烦恼,它是清净,没有染污的。没有烦恼了,就成就了「净果」;这个「净果」就叫「离系果」。
有了上面四种果报,「一生彼国,皆得不退」。不只皆得不退,而且享受一切,但到了极乐世界享受些什么呢?这不是世俗的享受,而是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的证果。那么,什么是菩提果?菩提果里面有正智,没有烦恼;成就了菩提果,就证得了涅槃果,也就是生死解脱。解脱了生死,成佛自然就不远了。所以「一生彼国,皆得不退」,就是说会逐渐修行,乃至证果、成佛。
结论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念佛修行,从初学到成道,就是将唯识里的「五法」、「三自性」、「阿赖耶识」、「三量与三境」、「资粮位与四胜力」、「二无我」、「四缘」与「五果」等等渐次呈现而来;这里面唯识与念佛的关系,有的次第循进,有的互为表里,有的呈显内外。两者之间在在处处的印证,都证明了我刚才说的,唯识与净土并不是两回事。懂得唯识的道理之后,修净土的信心才能更加强;若不懂唯识,则净土的修行,一定也只是泛泛,不能深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在这儿,很简单地把唯识学中重要的观念与净土的修行结合在一起,其中或许有疏漏之处,尚请诸方大德指正。
我现在举一个佛教界近年来的公案给各位做一个参考,一来可以做为我这次讲演的结论,二来可以凸显净土修行的两种不同思想。早年在台湾时,有一位宏扬净土的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度人无数,尤其是对在大学念书的初机学佛的知识份子,更是照顾有加,多年来培养了很多学佛子弟,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仰慕与学习。但是为什么李炳南老居士这么一位大德,却与中国近年来的佛学导师印顺老和尚有距离呢?这里面牵涉了两种不同的净土思想,非常有意思。
我在台湾时,除了亲近过慈航老法师外,就是跟着印顺老法师学佛法。印老讲净土是根据印度的祖师,龙树、无着、世亲等大菩萨的净土思想,而李炳南老居士讲的净土是根据中国的祖师大德讲的净土。不但李炳南老居士如此,就是近代在台湾,乃至我们过去中国祖师们,有好多人讲的净土与印老讲的净土不同,所以这里面就有了差距。我们中国人讲的净土论,强调不只人死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连畜牲死后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强调极乐世界的殊胜方便。但是印老讲净土,因为承袭印度的祖师,根据印度经论讲道,于是印度的东西就多了一点。这里面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说畜牲往生不可能,因为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有三个要素,第一、你要知道有阿弥陀佛,第二、你要知道有极乐世界,第三、你要知道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力,可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也就是说,缺一个,你都没有了解净土,你念佛只是唱唱歌而已。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一定有信,不一定有愿,你对阿弥陀佛的悲愿,更没有深刻的信心;如果没有恳切的信愿,当然绝对不会相应,更不可能往生。
印度与中国净土思想的这个差距一直存在着,到了印老讲净土的时候,就引起一群在印老身旁的学生徒弟,对李炳南老居士之说法起了一点争执;于是印老用一个故事来解释畜牲死后不得往生西方的道理。他说有一个人家里信佛,全家大大小小都念阿弥陀佛;家里养了一只鹅,当家人念佛时,鹅跟着在后面,也嘎嘎地叫着。后来鹅死了,因为这念佛的人家是吃素的,便把鹅埋了,做了一个坟墓。这「鹅坟」上面后来长了几支莲花,这不得了,乡人都说这只鹅升了极乐世界,连坟墓都长莲花了。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净土论,强调不只人死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连畜牲死后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印老根据这个故事来问一问这些强调净土殊胜的人,这只鹅是否真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太可能罢!这鹅知道阿弥陀佛不?这鹅知道极乐世界不?它也不会念阿弥陀佛,因为它不懂人的语言,虽然它可能是有善根的,有模仿性的,也有可能种下了佛种,但往生是不太可能的。
这个故事一讲,好了,不得了,台中有一位我们东北的董正之立法委员,还有我们律航老法师,便说印顺导师所说的净土论是「魔说」。他们这一班人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根据中国祖师讲的「净土」,来强调净土的殊胜方便,但印老这个故事却是强调「往生净土三要素」。他主要是说,为什么鹅不能生净土?因为它不了解阿弥陀佛,不了解极乐世界,所以它不能生净土。他说我们中国人强调念佛的殊胜是可以的,但这只是方便,不是究竟。这一来,我们过去念佛的那些人,便说印老是「魔说」,是「邪说」,更说「宁可破戒,不能破见」;于是这么一来,他们就打起官司来了。可是到最后,李炳南老居士还是很崇敬印老,因为他后来有机缘接近了印老,逐渐了解印老净土的思想。
今天老话重提,把这个公案讲出来,因为我很为印老叫屈,很多人说印老不念佛,而且毁谤净土;都已经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有人讲。可是我们看印老的「净土新论」,净土的「念佛浅说」,他从来都没有说过净土是假的,他只说根据龙树的思想讲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以极乐世界是易行道,不是难行道,极乐世界是异方便,特殊的方便,方法容易可以一生成就,他从来没有说他不相信净土,不相信阿弥陀佛。我就以这一个故事作个注脚,当作对印老的怀念,同时与大家共勉,希望各位能运用这次演讲的唯识观念,来印证这个公案。我相信有了唯识的基础后,对净土的两种修行思想,当会有更深的了解。谢谢各位。
(问):请问师父刚刚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当一心念佛的时候心念要集中在那里?还是只是感觉「阿弥陀佛」四个字?
(答):「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是根据「大势至圆通章」里的四句话。这是说为什么我们念佛不能得到一心呢?因为不能净念相继,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比较无所谓,最主要的是第六识。我们有时候口念心不念,就不能得一心不乱,这个念佛的关键,就是叫你把其他一切放下,而提起一念。这一念怎么提起呢?就是「阿弥陀佛::」不断地念,等你念得久了,念得纯了,久而久之,心里就没有妄想,于是就打成一片了;就是念佛先成片断,再由片断打成一片,即为净念相继。能够如此,就得到了一心不乱,意思就是前五识不起作用,第六意识完全在一个点上面,或者去念,或者去观想,久而久之就能够都摄六根了。
净念相继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念多半是凡夫的念,妄想很多。但是不要怕,有人一打坐就有妄念,不打坐没有妄念,其实打坐才知道自己进步了,平常不知道在妄想。念佛也是一样,念佛才知道有妄想,于是能够赶快拉回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要觉悟它,拉回来以后,再摆到一个境界上面,久而久之就能由片段打成一片。首先也许先是五分钟没有妄想,然后十分钟没有妄想,最后半个小时没有妄想,你的心就慢慢容易得定了。由定发慧,也就是念、念、念,久而久就生定了,由定而发慧,那个智慧就不是普通的散乱心了。在佛法里不但念佛法门如此,修任何法门都是这样的。譬如持咒,持大悲咒也好,什么咒也好,久而久之修持就有力量了,因为心里没有妄想,没有妄想表示没有杂乱;没有杂乱,你的智慧就会现起。好比刚才做的比方,一池水里有泥沙,若不要动,水一清就看到下面了;也就是说,心净就没有纷扰了,念佛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代大德,不但口念而且还观想,现在末法时代持名念佛很多,不起观想,只是口念,但心也要能念,口念,耳听,在这上面不离开,久而久之就定了,这才是净念相继的真正意义。
(问):刚刚法师提到的印顺老和尚与李炳南居士之间的公案很有意思。据我了解,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里面多少偏重难行道,这是因为他对菩萨道精神的一个把握,所以他比较注重难行道,是不是这个样子?
(答):的确是这样的。龙树菩萨有句话,净土思想是为了怯弱的众生而发展出来的,因为众生害怕不能了生死,因此阿弥陀佛为怯弱的众生,就说了这个易行道。当然这个比方是说念佛法门确实是很容易,很方便,但是我们不要以为去了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了,没有这么简单,去了以后不过只是不会退转而已。因为你有了好的环境,好的老师在一起,彼此增上,就不会退转;但是绝不可以说,在娑婆世界什么也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会有更好的环境去享受,用这种心情就不能到极乐世界去。龙树菩萨是劝你说,你要发愿,发菩提心,菩提心里最重要的是不但要自渡,还要渡人,以这个为方便,作为一个桥梁,才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然后再亲近无量诸佛,而种善根资粮而成佛。这是给你一个方便让你容易去,去了以后还是要修行的,修了以后,到十方世界去渡众生,去见佛闻法,到最后你才能成佛。
你刚讲的很对,印老的净土思想是比较偏重于难行道,但是我们中国人学佛法,总是希望愈简单愈好,复杂与麻烦的都不喜欢;念一句佛多简单,念一句佛就能去极乐世界,一句阿弥陀佛包括八万四千法门,多方便。但是要知道,完全强调这易行道的话,其他什么都不要了,也是有相当的危险,因为有这一句阿弥陀佛,好了,佛法讲的什么都没有了。他是怕这个。末法时代再过一万年,什么大乘经典都没有了,只有一部阿弥陀经;再过一段时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很多人不去研究其他的佛法了。譬如禅宗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里,为什么和净土老闹别扭呢?又为什么禅宗讲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呢?就是因为净土太强调易行道,其他什么都不要了,因此没有人讲佛法,也没有人要学,好了,大乘经典当然就没有了。虽然某一个时代里,就有某一个时代的佛法的流行,绝对也都能包容,但不要说我这个是对的,其他的都不要了。中国的净土强调易行道,就是犯了这个毛病,禅宗也是一样,所以后来的演变里,禅宗里面说,念一句佛号要漱口三天,这就是禅宗对净土的反抗;当然禅宗讲「提话头」以建立疑情,与净土的「信愿行」背道而驰,虽然这有它的道理存在,但这中间的佛法理论太深了,真正懂的人并不多。
以前很多人讲唯识,现在学都没有人学,就是因为太强调净土,只有净土好,其他都不要了。印老的意思是说,一个在家居士学佛法,为了工作、家庭、事业,没有时间好好学佛,只好一句阿弥陀佛到底,希望能一生成就,这也无可奈何。但是出家人或负有宏扬佛法责任的居士大德,必须对整个佛法有所了解,了解以后,在解门可以多方面,而行门则保持一个。为什么讲唯识与净土呢?因为唯识与净土并不是两回事,懂得唯识的道理以后,对你修净土的信心更能加强,不要说净土最好,其他的都不要了;如这样的话,就是偏到一方面去了。学佛法当然是要对佛法有整个的了解,再选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有信心的、有兴趣的一门去深入,但是解方面呢?种种法门,种种言教,都是帮助你去加强一门深入的信心。
印老有一句话,他是根据般若经的话,「此是学时,非是证时」,我们正在学菩萨道的时候,不是证悟的时候,你到极乐世界还是要学的,既然要到极乐世界去学,为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一点,到极乐世界更容易一点?印老是强调这个意思。他的观念就如你所讲,是对菩萨道精神的一个把握,认为行菩萨道的人,生生世世不愿去极乐世界,愿在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就如同很多禅宗祖师说他们愿意到弥勒内院去,不愿意到极乐世界去;这并不是说因为极乐世界太远,脱离我们这个欲界了,而是希望将来弥勒当来下生,能够龙华三会。这对中国的易行道净土而言,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观点。
(问):请问法师,净土宗说「万修万人去」是不是言过其实?
(答):「万修万人去」是永明禅师讲的。这句话是一种方便,他是鼓励我们,如果你能修的话,虽然去不成阿弥陀佛净土,但却因此少造很多恶业;更何况去不成,并不是说你不能去,而是说你的功夫下得不够,只要你愿意修的话,你就可以去。「信、愿、行」三者,首先要有信心,也就是说你修这个法门一定先要有信心。有了信心,然后还要发愿;因为虽然有信心,相信这个道理,可是如果不想去,还是去不了,当然不想去,自然也就更不肯修行了。这是因为净土与其他法门不同,你只要相信这个法门,而发了愿去修,即使不能上品上生,至少也可在边地疑城,下品下生。去了以后,那里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好得多,成佛的机会就大多了。他是鼓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退转;当然,他是出家一代祖师,不会骗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