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发布时间:2022-09-16 10:06:45作者:药师经全文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界分别观,又称界差别观。界,是差别界限、类别的分际。一切现象乃至观念,都有其名、相、体、用,也均有它的界限、范围,故称为界。界分别观是观想构成众生及其生存环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尘),皆为色心二法和合而成,无一真实存在,以破除「我执」为目的的禅法。
无始已来,众生轮回六道的生死苦海,都是由于「我执」的原故。经典上说,我执有四种病态:执身为我、执四大为我、执五蕴为我、执十二处为我。佛陀教以四种药对治:分析色心二法,或四大五蕴,或十二入,或十八界等,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虚妄不实,即能破除我执。
色,有地、水、火、风四类;心,有受、想、行、识四种。地指人的毛发、肌肉、筋骨、内脏等。水是血液、脂肪、唾液、汗、尿等。火是体温、烦闷、消化等内火。风是呼吸、腹风、脐风。心法有:领纳是受、取像是想、造作是行、了别是识。在此八类中,分别观察,这么多事物中,那一个是我?假使都是我,「我」即是百千,一身之中,多生纷乱。「我」更不可能是其中一项而已,如此反复寻求,觅我不可得,便知此身是众因缘所生,既无有我,则着我的心念,就会消灭!其实五蕴本空,四大非我,如果能如此分别推究,何会有我执呢?
从十八界而言,人生的存在,也是身、心、外在环境的因缘组合,身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为我们所面对的外在环境;以感觉、感受,对六尘境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的分别为心的活动。这三大类的任何一项发生变化时,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看法,及我们的我执范围。如眼根看见美丽的东西,内心生起喜爱,有了爱取心,自然就想拥有而产生执着。换句话说,人只不过是十八种零件的暂时组合,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能如此观照,自不会增加烦恼执着了。
界分别观,具有蕴(五蕴)、持(六根)、入(十二入)的内涵,并含有部派法相的思惟特色,在中印流传的小乘禅经中,是少数被完整保留的观法。思想上,由六识到七识而八识的深化,更成为后来大乘唯识的发展方向。故,在修道的止观法门中,界分别观亦是不容忽略的观法。{30}
200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