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宗教的实现必须和谐宗教的自身
发布时间:2022-08-25 09:14:46作者:药师经全文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的共识,在这一方面,宗教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在提升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方面起到带头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也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这是由于宗教在人类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人类本来和其他动物一样,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之所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由于体质的进化和蜕变,更是由于道德精神的形成和跃迁,在人性和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教代表文明的形态,宗教决定文明的程度,宗教影响社会的进步,因此要想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人类文明,就必须首先建设和谐宗教,一个宗教要想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就必须首先完善自身的建设,先使自己成为和谐宗教。
建设和谐宗教,首先必须实现宗教自身的和谐。佛教强调六和敬,主张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是保证僧团内部和谐共存的法宝。由于六和敬法的实施,在佛教内部一直保持着团结和睦的传统,虽然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遍布各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个宗派和长达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大宗教,佛教内部也曾经出现过很多见解的分歧,甚至也有激烈的争论,但迄今为止,基本上未出现过武力相向、暴力冲突的局面,更未出现宗教战争等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这正是佛教在内部和谐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证。
佛教在内以六和敬等实现内部和谐,在外则以四摄法等来摄护众生,实现外部和谐。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摄即以布施摄化众生,若有众生喜欢财宝则布施财,若喜欢佛法则布施法,由是令其生亲爱之心,心甘情愿地接受佛道;二爱语摄,即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以众生爱听的软善语来摄化众生,由是令其生亲爱之心,依从受道;三利行摄,即修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现实的利益,改善他们的生活,使其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同事摄,即以法眼观察众生根性,随其喜闻乐见的方式而分形示现,与其共同作务,共得利益,由是受道。总之,四摄法的原则就是依照所化众生的要求和利益,和这些众生打成一片,让他们从佛法中得到欢喜和真实的受用,从而使其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接受佛教,而传播佛教同样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不是只为了让佛教得到扩张。
由于佛教坚持以四摄法以摄化众生,因此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一直采取和平、劝导的方式,让大众自觉自愿地接受佛法,以佛教精神的魅力来摄服人心,从未使用暴力手段强迫他人接受。由于佛教对内对外都是采取和平的方式,因此佛教本身就是一个和谐宗教,其和谐化程度应当是最高的。
佛教的内外和谐与其根本教义是分不开的。世界之所以不和谐,关键在于人心不和,人的三毒太盛,特别是贪欲过多,老是不满足,因此才会向外求取,大家都觉得不够,才会相互争夺,各种矛盾乃至暴力和流血冲突才会发生。去除贪欲,让众生心足,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条件。佛教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有如来藏,即是众生本心,由此本心,能够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善法,三千大千世界尽在其中,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具足一切,丝毫也不欠少,既然没有任何欠缺,又何须向外求取,又何必与人竞争!永嘉玄觉大师指出:“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悋。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其实每人心中都具有这份无价珍宝,不仅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能应机利物,救度众生。每个众生都是《法华经》所说的“贫子”,并非真的贫穷,而是有无量财富而不自知,不会使用,一旦认识到自性本心,就掌握了财富的密码,就能随意使用。一旦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知道自己并不贫穷,就不必与人竞争,不会巧取豪夺,人心一平,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人心一和,人类社会就和谐了。(徐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