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商道禅心

发布时间:2023-07-11 10:13:49作者:药师经全文

 商道禅心

  今天,与各位义乌的企业家分享的主题是“企业家的格局”。

  对于“格局”这个词,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格局”是视野,格局是态度,格局是关于人生的愿景,“格局”是关于宇宙的体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格局”的含义也就不尽相同。但是,大家要相信,“格局”能够使人宠辱不惊,使人来去适意,使人气吞山河。

  然而,要真正提升一个人的格局绝非易事。今天,我们就从佛教禅修的智慧中来思考企业家如何提升格局的问题。打开格局,可以使我们义乌的企业家对于如何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有新的思考,让世界对义乌有一种全新的理解。

  大家身处在自己的行业中,每天面对的都是实在的事务,营销产品,面对客户。当大家对这一切都感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时候,可能正是忽略了某些重要问题的时候。因为身处其中的人,往往会因为缺少“惊异”的发现的眼光,而让事业走向惯性地运转,走向某种狭小的畛域。

  古话常 “隔岸观火”,只有时时将自己的思维保持在比自己所处的地方更高的彼岸,才能够真正看清一些东西,以使得企业能够良性地运转。比如说,大家在生产一些生活用品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五十年以后,人们的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个时候的人会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哪些东西会迅速地被淘汰,哪些能够被保留下来?大家又是否想过,现在自己的事业所处的境地究竟如何,距离自己的愿景还有多少距离呢?

  以上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禅宗著名的话头所要我们参悟的东西:“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如果缺少对未来的思考,缺少远见,我们就无法把握现在;如果无法把握现在,就自然会因为不知身之所处而感到迷惘与彷徨;如果身处迷惘而被驱役着制造产品,那便是盲目跟风,这样,事业的路就无法久长。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被很多人误认为曲高和寡的禅学思想,正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导着我们的现世生活。禅学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自己,重新评价自己。

  格局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格局会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格局会使人洒脱、智慧地看待人生。

  关于格局,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相晏子有一个管家叫做高僚。他忠心耿耿地跟随晏子三年,晏子开除了他。周围的人很不理解,就问晏子:“高僚跟随了你那么久,并没有过失,你为什么要开除他呢?”晏子回答说:“是啊。他跟随了我三年。我是一个粗鄙之人,过失良多,而他却从来不纠正我的过失。那我要他何用呢?”(高僚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僚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我们来反观一下自己。当别人指责我们的过失时,我们是什么反应呢?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不给我面子呢?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说我呢?而晏子却认为,一个不肯指出上司过失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良才。这不就是我们和晏子的格局存在差异吗?

  你们有没有看过唐代的历史呢?唐太宗有几件事情让我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敬佩不已。有一次,一个匈奴人进城遇到唐太宗,用刀子捅伤了唐太宗的右臂。皇帝旁边的两个侍卫马上出来抓住了匈奴人,要将他杀掉。但是唐太宗制止了他们。他按住自己的伤口,说:“如果今天杀死他,以后必然会引起汉匈长久之战。”于是他释放了那个匈奴人。后来,这个匈奴人为他所用,成为了他身边最贴身的侍卫。在以后的岁月中,这个匈奴侍卫三次救太宗于水火。

  唐太宗还有一个著名的谏臣叫魏征。魏征早年曾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充当东宫僚属。他当时审时度势,多次劝谏太子要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可是太子不听,果然,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成为了皇帝。唐太宗就问魏征:“你愿不愿意来帮助我成就大业?”魏征不愿意。后来,由于受到唐太宗人格魅力的吸引,魏征终于同意帮助他。唐太宗曾下过一道密旨:无论魏征谏言如何伤人,都不可以处置他。正是因为这样,魏征一生直谏达两百多次,用自己的忠诚与正直帮助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这是因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格局。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怕别人的意见,真正有思想的人都会在他的身边安放一个与他格格不入的人,以充当他人生的明镜。作为一个企业家,就应该修海纳百川的格局,修心包太虚的心量。具有如此心量的人,不会因为别人开了四个厂,我只开了一个厂就感到不平衡;也不会因为别人坐在正中间,自己坐在两旁边而感到不舒服。因为心量开阔的人,不会以面子和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方向。

  一个心量开阔的人会注意从生活中向内反思自己的现状,而不会向外去抱怨与责难。他也会问自己:为什么我周围的人才会离开?为什么我的家庭不能达到和谐?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不听话?但是他不会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归因于外在的因素,而更愿意用自己的修行提升格局,来对治这些烦恼。

  学习、思考、观照、觉察,这样的思想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帮助。

  大家可能会想,用以上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格局,对人生有什么实在的益处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反问:当我们一味执着于烦恼和妄想,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实在的助益呢?既然烦恼和妄想是不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记得要时时把自己从琐碎的生活中拔脱出来,时时记得仰望星空。因为当我们仰望星空之时,是不会执着于那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的。

  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曾经因为在仰望星空时跌了一跤,而被无知的少女所嘲笑:“伟大的哲学家啊,您深知宇宙至理,怎么不知道脚下有水塘呢?”后来,泰勒斯通过夜观天象测明的天气的走向,及时种植了橄榄,等到橄榄收获的时候,赚了许多钱。他只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个格局高远的人,要做尘世间的事情是非常容易的,只是他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不屑于财富而已啊。

  当我们能够瞩目远方,格局就会慢慢提升起来。

  当我们要开始讨论禅的时候,首先让我们先来一起实践禅。

  请大家把手机设置为静音,不能有震动。身体自然地坐直,头、身体、臀部成一直线。闭上双眼。全身放松,面带微笑。你可以听到耳旁的风,你可以听到身边任何微细的声音,你可以觉察到自己身体中的变化。你感觉到此时此刻,安坐此处,身心两适。烦恼放下,挂碍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放下,你的心凝视当下。

  现在开始用腹部进行深呼吸。慢慢地把气吸进来,吸到不能吸入为止,然后在腹部停留四秒钟,然后再慢慢地把气呼出去。每一次吸气时,我们都吸入无量的喜乐、安宁以及正面的能量;每一次呼气时,我们将身体的毒素、郁结、忧伤一一排出体内。跟着我的声音,重复几次深呼吸。吸气,停留四秒钟,呼气……

  现在你感觉到自己的头部放松,你的肩膀放松,你的手臂放松,你的胸口放松。随着每一次的呼吸,你都会感到更加放松。接着,你的腹部放松了,背部放松了,臀部放松了,放松了,大腿放松了,小腿放松了,双脚放松了,现在整个人从头到脚已经完完全全放松了,你现在非常宁静,非常喜乐。

  把双手伸出来,搓自己的手,把它们搓得热热的,捂在自己的眼睛上。通过中指压住上眼眶,从里面往外面拉。当你压下去的时候,眼睛会有酸麻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你的疲劳暂时得到了释放。重复五六次。

  然后,用中指重重地压住下眼眶,缓缓地往外拉。也是重复五六次。

  接下来把双手放在头顶,大拇指在眼睛在耳朵中间的地方按压,顺着按,逆着按,交错进行,按二十下。

  现在请放松,用双手敲击自己的头,把头上每一个部位都敲一遍。此时,眼睛还是闭着,感觉双手敲击头顶的整个过程。随后,用手捏捏耳朵、搓搓颈部,再用双手按摩自己的面部。

  伴随着双手的敲击,我们的身体所沾染的烦恼、习气,都被一一赶走,你感到释然,万缘放下,宁静无限。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禅修法。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佛家所谓的“命功”的修行法之一。我们只要把禅修的方法嫁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我们杭州有一个做二手车市场的朋友,学习了禅修以后,把这种方法带回了自己的生活中,每天早上开始工作以前,带领自己的团队做十分钟的禅修。现在,他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很多大公司都到他那里去学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就是因为每一个禅修者通过向内的觉察和观照,都会明白自己是谁,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还有一个河南来的公司总监,身体一直不好,吃药吃了十五年。学习了禅修以后,他每天坚持按正确的方法打坐三个小时。几年以后,他竟然能够将药停服,身体也好了起来。禅修使他发生了莫大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佛教行世已经有二千余年了。它一直通过禅修的诸方法来培育美好的心灵。如果这种方法是不适宜的,那么它必然早已消亡于世了。

  说到企业希望得到持久与永恒,便会联想到宗教的持久与永恒。宗教凭借什么长存于世呢?那些宗教的祭仪、律法、经典只是宗教传世的手法,而更为重要的是,宗教对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净化与陶冶。它指导人们向善,指导人们摆脱种种罪愆,回复美好与本然的人性,它帮助人们不与恶行为伍,恪守中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们知道,企业如果想持久地发展下去,需要很多优秀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怎么才能吸引进你的企业呢?靠金钱,靠名位,这都是不持久的。一旦有别的企业出了更高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怎么能保证你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呢?

  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开始想方设法留住自己的人才了。他们开始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成立读书会,创作宣传平台,做专题讨论等等。这样做都是希望依靠文化来吸引人才。

  那么文化的背后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企业创立者的人生使命,人生梦想。如果你有那么大的格局,有那么大的梦想,有那么大的愿景,有那么深的见识,那就自然会去创造一种持续、永恒的文化氛围。

  企业家如何会有那么大的格局和愿景呢?这就有赖于他所积蓄的福德。他有多少福德,就有多大的价值和使命感。因此,我们提倡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广种福田,以此提升使命感,以此凝聚人心。

  要培养这样的福德,需要你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需要你不被物质的表象、眼前的琐事所羁绊。当你真能将富贵视为浮云的时候,你才会站在更高远的角度上来经营企业,洞察人生。

  这正如当一切菩萨在因位时都要发四个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意思是当我们想要修成正果时,我们必须先度化一切众生。只有成就别人,才能够成就你自己。只要你有一点能够帮助别人的地方,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人生中的种种挂碍、烦恼,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去断除它,时时不生妄想,时时安住当下,使我们的心态平和,那么我们看待问题的高度就会超越一般人。还要学无量法门,成就终极佛道,这就是修行者的大愿景。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仰和崇拜观世音菩萨呢?正是因为她的愿景很大,且教法非常灵活。她提倡“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你是个农民,她就示现一个农民来度化你;你是个老板,她就示现一个老板来度化你。她总是会把自己转化到和你相同的频率来度化你,使你不生芥蒂,心悦诚服。

  现在我们很多老板和员工谈话,总是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来讲话,很多餐厅的领班也总是要站在领班的角度上高高在上地训话。这样的管理模式,谁又能真正地服从于你呢?你越是三令五申,越是指手画脚,人才就越早离你而去。你要和员工沟通,就应该站在对方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去跟他对话。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你越是像水和空气那样的谦和、柔软,别人就越是会离不开你,会自己前来臣服。真正好的管理,不是申饬,不是中伤,而是德化。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够给予他什么。比方说孩子在看《功夫熊猫》,你就应该和他一起去看,而不是关掉电视。看完以后,可以启示他:“功夫熊猫是怎么成功的呢?它为什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武功练得那么好呢?”教育并非强制,而是因势利导,点燃火焰。

  禅修教我们静下来感受周围的一切。当我们没有这些感受的时候,就很容易沦为金钱、名望、地位的奴隶。

  禅的思想是空灵、神妙的人间思维,禅的境界是积极自在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放弃自欺、自慢的人生枷锁,禅的方法是教人认识自我。

  所以,禅需要轻松,需要放下,需要高远的认识,需要博大的胸怀。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我们行住坐卧,时时都要感受禅的境界。这才是修禅所要达到的境界。

\

  很多做企业的人,常常感到非常地劳累,不但劳心,而且劳身。每天就是应付各种找你的人,都应付不过来。各级领导来了,都要专门出面接见。谁来了都是上帝,谁来了都要打起十分精神应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应该要用“行亦禅,坐亦禅”的精神来对治它。不管碰到谁,我们都接受;不管别人用怎样的语言来刺激你,我们都要用清凉的心来对待它。如果我们能够把心修行成这样,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圣人。

  有多大的心量,就决定了你的事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我昨天在给印度合一大学上课的时候,就分享了这样的一个思想。我说,我们中国有一首二胡曲叫做《二泉映月》。他的作者阿炳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盲人。他原本是一个道教寺庙当家的儿子。他父亲是一个精通音律的道士,父亲死后,他成为了该寺的大当家。因为交友不慎,流连烟花之地,后来染上恶疾,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他且弹且走,在无锡一带小有名气。后来,两个音乐家机缘巧合,在阿炳逝世以前,抢录到了他的原声琴曲。这个原版的二胡曲和以后所有音乐大家的演奏在意境上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阿炳在这首曲子中寄托的是他自己内心中至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不可复制的,其精妙处,只有他自己能够领悟。他的琴和情纠结在一起,不可剥离。因此,《二泉映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阿炳的《二泉映月》,这就是“合一”。以这种合一的精神来表现艺术,艺术才能够永垂不朽。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表现的也是这种艺术与生命的合一。

  如果我们做企业的,能够将自己的企业和生命的诉求合一来考量,这个企业就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同样的,如果我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课,总是在乎大家听还是不听,接电话还是发短信,讲话还是安静,那我这堂课就算了废了。正是因为我不在乎这些,我只在乎讲我自己想讲的东西,所以我才能不受每个听众反应的影响。我只要确定自己讲的乃是正见,然后投入去讲,总有一些频道与我对接的人很想听。这就是合一的精神。

  我认识一位上海的音乐家。我邀请她来香海年会唱歌,她很快就答应下来。我把她安排在压轴的位置上表演,可是因为天太冷,还没到散场的时候,有的宾客就离席了。我心想,真是很不好意思,人家那么著名的演唱家,屈就来演唱,竟然还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她一上场,不管场下是怎样的,她依然是十分地投入,声音美不胜收。场下原来要离开的人,也都纷纷回席,原本闹哄哄的场合,马上鸦雀无声,听她演唱,给她鼓掌。当她陶醉在音乐中时,似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唱歌。这就是合一的境界。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合一,有的人就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痛苦不堪呢?这其实都是由你的起心动念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念头,当不好的念头一要生起的时候,就马上对治它。

  有的人怀孕的时候夫妻总是吵架,生出的孩子来性格就很怪异。有的人总是把时间花在KTV里,却要感叹怀才不遇。时间对人是公平的,就像基督教认为上帝对人是公平的一样,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以后就在哪里结出果实。你今天遇到怎样的状况,也都是因为过去的某个时刻你的某个念头所决定的。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好和坏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有的屠夫今天生病了,来庙里忏悔,他立地成佛;病好了,又开始杀生,那么又立地成魔。所以我们说:“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今天的念头,就是我们种下的一个因,在以后它就会结出某个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我们要去和客户、员工进行沟通时,都要问问自己:我们是抱着怎样的念头去和对方交流的呢?如果你是抱着想助益他的心和他说话,那么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中流露出的都是无限的慈祥、安和。对方也能够感觉到你的心态,他就能够完全接受你的言辞。相反的,如果你有害人之心,那么无论是锦心绣口,都不能够使人折服。这是由我自己实践得出的结论。连三岁的小孩都能感受到别人的起心动念,更何况是成年人呢?

  如果我们真正地想要得到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态,那我们就应该坚持几样东西:

  第一,坚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活力就是在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你告诉自己,每天十一点休息,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这个休息的时间。因为夜间是五脏排毒的重要时间,不要耽误。最晚,也不要超过十二点休息。熬夜对健康损伤很大。有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就应该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前几天,有一个医学家跟我说,三年前,他们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三百七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得癌症;但是,今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三百零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癌症。

  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好,不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病魔就会随时击倒你。每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身上都会产生两千多个癌细胞;而一旦我们生气一次或者失眠一次,身上的癌细胞就会乘以千倍地增长。因此,我们要时刻看住自己的念头,不要起怒火,不要起傲慢,不要起焦虑。

  第三,要坚持读书,坚持思考。不是只有读文章才是读书,审时度势,品藻人物,闲看风云,遥指星辰,都是读书。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思考、学习使人自信,使人豁达,这样,自然而然气场也就强大起来。

  说到气场的问题,我顺便来讲讲礼仪。我认为,现在的教育中,对礼仪的教育还很不够。在什么场合应该怎么穿衣,怎么讲话,怎么处事,这些都比死读书要重要得多。

  我有一个朋友,去德国谈一单生意。在和德国人谈话之中,接到一个电话。他就跑出去接了电话。打完电话以后看见那个德国客户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纸条说:“某某先生,既然如此繁忙,请另约时间。”那个中国的朋友就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接电话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了表示尊重,他还特地出去接电话。没想到德国人就这样拂袖而去。因为在德国人看来,既然这段时间是约了我的,就应该专门来谈我们的事,不应该再处理其他事情了。这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礼仪啊。一个人如果懂得尊重别人,也就能够得到别人的敬重。当你的作风、品质都能够达到如水的状态,我们就能够使自己的气场强大起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不必强求。今天所讲的能对大家有半点帮助就好。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