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烦恼与解脱

发布时间:2022-10-16 14:45:11作者:药师经全文

  烦恼与解脱

  文珠法师

  世间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对的。所以人有时会乐极悲生,有时会苦尽甘来。不过,人生际遇往往是可乐者少,可悲者多,因此,人生的烦恼也就无量。尽管人类不断追求快乐,咒诅痛苦,意图摆脱烦恼;但快乐并不会因人的追求而降临,烦恼也不会因人的咒诅而消除。相反的,烦恼像电子般浸溶在空气里,弥漫着整个大地,好象罗网一样,重重笼罩着人生舞台,令人苦恼;又像钢锁一般,深深紧扣着人的心弦,使人成为烦恼的俘虏。

  真的,芸芸众生,谁无烦恼?

  个人有个人的烦恼,家庭有家庭的烦恼,社团有社团的烦恼,政治也有政治的烦恼,乃至学术界亦有学术界的烦恼。特别是当今百犬争吠,群蛙乱鸣的时代,社会越来越紊乱,人事也越来越复杂,人的处境,遭遇,都在无穷无尽的变更中,故人的烦恼也特别多,谁都不能粉碎烦恼的枷锁,取消烦恼的束缚。

  烦恼究竟是什么呢?究竟可不可以解脱?在佛经说:烦恼是可以解脱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彻底解脱了烦恼的束缚,亲证自由自在的真理生命?只要我们肯信受佛所指示的方法去实践,必可像佛一样解脱烦恼。因此,笔者特别提出「烦恼与解脱」来研究,希望找出烦恼的根源,及解脱烦恼的方法。

  一、烦恼的含义

  烦恼,是佛教圣典里的术语,又名无明、有诤、缠缚、染污法,有漏法、生灭法等,简明的说,烦恼就是一种热恼、昏烦、焦燥、逼迫而能破坏人心灵的安宁与愉快的毒素,亦是一种顽冥无知又能障覆人性的麻醉剂。《大智度论》说:「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故名烦恼。」僧肇法师亦说:「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烦恼。」不错!烦恼是毁坏幸福乐园的氢气弹,也是战争的导火线,和平的死敌。有了它,人类就会毁灭幸福,社会也无法安宁。今日世界的战火处处,就是导源于人类内心无明烦恼的驱使。

  二、烦恼的来源

  佛说:众生的心灵-自性,本来是圣洁清净而无染,快乐而宁静的,为什么现在会烦烦恼而且恼不得安宁呢?无他,只因众生无始以来一念不觉,忽起无明,迷蒙了本来明觉而清净的真如自性,俄然兴起纵横交错,颠倒杂乱的妄念。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内计人我,外生分别取舍,遂为妄境所转,造种种业,以致招来生死的苦果。依苦果又起惑,又造业,又招感苦果,所谓:「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色至受并生死、七支同名是苦道。」惑、业、苦,如连环钩锁般相连不绝,生生不已,众生的烦恼与痛苦,也就无穷无尽,是以无明,该是一切烦恼与痛苦的根本。

  《楞严经》说:「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无明业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见相);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境界相)。异彼所异,因异立同(虚空);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众生)。如是扰乱,相待生劳(智相),劳久(相续相)发尘(执取相),自相浑浊(计名字相),由是引起(起业相),尘劳烦恼(业系苦相)。

  又说:「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之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都是说明众生因无明不觉,将灵明觉照的真空,变为冥顽晦昧的虚空,而成为无明业相。再由无明的力量,转本具的智光,成为能见的妄见,是为转相。复由能见的见相,而幻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因此而成立境界相,于是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随之俱来。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三细六粗一切一切的烦恼,无不是从无明而产生,怪不得《楞伽经》第三卷说:「贪爱名为母,无明为父。

  由此可知,一切烦恼的产生,皆导源于无明;无明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也是人生苦恼的来源。

  三、烦恼的种类

  关于烦恼的种类,在大乘分为五住,名为五住地烦恼;因为根本烦恼,能生枝末烦恼,故名住地。《胜鬘经》「能生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五住是:

  见处住地 - 指三界见惑;

  欲爱住地 - 指欲界九品思惑;

  色爱住地 - 指色界四地三十六品思惑;

  有爱住地 - 指无色界四地三十六品思惑;

  无明住地 - 指三界九地的无明烦恼。

\

  前四住地,属枝末无明;后一住地,属于根本无明。又前一住地,见道位能断;后四住地,修道位能断。

  天台宗则分为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三大类。《俱舍论》则分为大烦恼地法(痴、逸、怠、不信,昏沉、掉举);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及不定地法(贪、瞋、慢、疑、寻、伺、恶作、睡眠)。现在根据唯识宗说: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等种类不同:

  一)根本烦恼

  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

  贪、梵语「啰识」,译名贪,又名贪欲或名贪爱。《成唯识论》言:「于有有具染着为性。」有,就是我执,指众生现实的生命;有具,指法执,是众生对世间一切物质的享受贪爱执着。众生不但贪爱自己的生命、地位、权威、名誉,以及一切物质享受,甚至得陇望蜀,贪之不厌;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使自己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于是展开剧烈搏斗,唯利是图,只要达到自己目的,不顾公理与正义,不顾人情和友谊。可是,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满足人的欲望有限,结果失望者多,而偿愿者少;因此,由贪欲转为瞋恚、忿怒、敌视、仇恨、怨结、残酷而酿成世界混乱,何只个人烦恼丛生,同时导致战争,破坏和平,给历史填写下无数可悲可泣的故事,给人类带来无边苦恼。所以贪,委实是极恶的罪魁祸首,被视为根本烦恼之一。

  瞋、梵语「讫罗驮」,译名瞋恚,是对他人或面临不如意的逆境时,有恨于内,而发于外的形态。论云:「不安稳住,恶行所依为性。」瞋恨确是一切恶行的主力,一个动了瞋恨心的人,不但使自己身心焦燥不安,理智丧失,做出种种不道德的事情;同时亦忿恨与恼害他人。试看,世间怒目狰狞,破口相骂,举拳相打,甚至杀人放火或拔刀相向等种种罪恶行为,那一种不是瞋恨心所主使呢!故经言:「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瞋恚之火,能烧功德林。」可知瞋心为害甚大,是三毒中最毒的一种。

  痴、梵语「慕何」,译名痴,有理痴和事痴之别。理痴,是迷于谛理,不能明白心性,而幻生我法二执,属于根本无明。事痴,是迷于事相,不明因果,不辨邪正,因而产生种种邪知谬解,属于枝末无明。《瑜伽师地论》说:「痴异名者,亦名无智,亦名无见,亦名非现观,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暗。」《成唯识论》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真的,痴是一种最昏迷愚昧的心态,亦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它,不特对于一切事理、性相、是非、好恶和曲正,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明辨的分析,反而认妄为真,认物为己,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积年累月,都在昏迷的黑夜里摸索,使自己的生活失去意义和价值,使生命失却平衡的力量;因此,贪、瞋、慢、疑、一切烦恼,都由此而生。

  慢、慢是傲慢、憍慢,即是「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佛经说慢有七种不同: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等。或有说九慢,如《阿毗达摩发智论》二十卷说:「此见取见苦所断,有九慢类,谓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慢。」虽然,但概括而言,不出三种,即于胜我者,不生恭敬;于劣我者,轻视侮辱;于与我等者,心不谦下。或恃己凌他,贡高我慢,或仗自己的金钱、地位、权势、声誉、智识、学问而于内心浮起一种卑贱他人、轻蔑他人、鄙视他人的狂态。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目空一切,盛气异常,不特恼乱他人,同时对自己本身的改良和进取,亦不能提升,甚至招来无穷的损失。

  疑、这是一种不能当机立断,不能信任他人,永远犹豫不决的心理病态。《成唯识论》说:「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大乘义章》云:「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理,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一个有猜疑心的人,无论对任何事情或真理,都缺乏理智的分析和进取的决心,而陷于狐疑的迷网中,进退维谷,不独障碍一切善法的修学,错过许多良好机会,还会因怀疑真理,不信真理,甚至毁谤真理而妄作恶业,沉溺三界,永为生死所缠缚。

  恶见、见是心理上或知识上的一种概念,梵语「捺喇舍囊」,即是思虑、推求、审详、决择事理的观察力。然为什么说名恶见呢?因为这种见解,是不正确是乖理的,不合乎逻辑的成见、偏见、倒见和邪见。《成唯识论》说:「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这里约其业用边说,可分为五种:

  萨迦耶见,译为有身见,身即是众生现前这个五蕴四大和合幻现的色身,此色身原是众缘和合,本无实我,但众生不解,妄于此虚幻不实的色身,生起种种计度,计有我、我所。我及我所的知见,起于自身,故名身见。如《成唯识论》言:「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边见,众生既然以为实有一个我的存在,那么,我死了以后究竟怎样?是断灭?或常住不灭?有些人说,人死是断灭的;但也有人说,人死是常住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固执,各有各的倾向。《成唯识论》云:「即于后随执断常,随处中行,永离为业。」总之,无论是执断或执常,都是虚妄的推测,愚痴的武断,亦是乖违中道的妄想执着,故名边见。

  邪见,《成唯识论》言:「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见。」因果定律,原是宇宙人生的轨则;宇宙间万物都逃不出因果定律的范畴。可是没有智慧的人,不但不信因果,还拨无因果。如现代的唯物论者,一致认为宇宙等如一所庞大的工厂,而人生则等如工厂内部的机械;恶不足惧,善不足珍。发出这样邪知谬解的言论者,便是思想上犯了严重的毛病,佛名之为邪见。

  见取见,这是一种固执自己的见解为正确的心理。主观特别强的人,做人处世,都缺乏客观的态度;每每以为自己是对的,而排斥他人的见解,致使人生是非烽起,一切烦恼与斗争,亦接踵而来。故《成唯识论》说:「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争,所依为业。」

  戒禁取见,主观特别坚强的人,往往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指导与劝谏,反而自作主张,妄制纪律,强人遵守,以遂一己的领导欲。如古代印度一般无益苦行的外道,非因而计因,非果而计果,以歧途为正轨,以系缚为解脱,自误误人,自迷迷人,自害害人,因名恶见。《成唯识论》言:「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

  以上十种,不但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亦是滋润生死的根源,故名为根本烦恼,又名见思二惑。前五种名为五钝使,属于生活上的心理病态。原因是迷于事相而产生的,故名思惑,亦名所知障;于三界九地中,共有八十一品,必须见道已去,直至无学道后心,始可断尽,故又名修惑。后五种名五利使,属于知识上的心理毛病;是迷于谛理而起的,故名理惑,又名见惑,断此比较容易,只要能觉悟真理,于十六心证入见道位,便可以顿断此八十八使的烦恼障。不过,这是就小乘的一般说法,若根据大乘而论,必须登初地,才可以断除见惑,自初地已去,至金刚喻定以还,于其中间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直到金刚道后异熟空,断尽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获证无上正知的果海,然后能究竟断尽思惑,永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然于此十根本烦恼中,唯识宗分「有分别而起」,和「俱生而起」两种。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种,是与人有生俱来的;这在心理学家说,是人生的本能。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四种,是后天依邪教、邪师、邪思维分别而起的;这在心理学家说,是学习得来的。但这是大乘的说法,小乘就不同了,现录大小乘各一偈,便可知大乘和小乘的分野。

  小乘:疑及五见,唯分别起;四通俱生及分别起。

  大乘 疑后三见,唯分别起;六通俱生及分别起。

  (二)随烦恼

  随是随顺,随从的意思,如子女随从父母,如奴仆随顺主人。烦恼,是指六根本烦恼以外的一切烦恼,此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此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或随根本烦恼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随惑)。此可分为三大类:

  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

  二中随烦恼:无惭及无愧二种。

  三大随烦恼:指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成唯识论》说:「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忿等十种,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此外还有四不定烦恼,即是悔、眠、寻、伺。总之,唯识宗分析烦恼的种类,有根本烦恼、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及不定等四类。

  四、烦恼的数量

  烦恼究竟有多少?佛经说:佛为了要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的烦恼,所以权巧方便地于一乘教法中,特别开示出八万四千种不同的修行方法;由此可知,众生的烦恼,是有八万四千之多。然而这许多烦恼,是从那里来的?是上帝赐的?或那一个冤家故意制造的?不!这许许多多烦恼,并不是天赐或人予,完全是由于人的心中所蕴储着贪瞋痴等根本烦恼所产生的。

  《三藏法数》说:「论其尘劳(烦恼)根本,不出十使;于十使中,随以一使为头,余九使为助,遂成一百。约三世各有一百,共成三百。而现在时促,不论相助;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又各各以一使为头,九使为助,共成二千;合前现在一百,共成二千一百。又约多贪、多瞋、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有二千一百,共成八千四百。又约四大、六衰各有八千四百,总成八万四千尘劳。

  众生具足如许繁多的烦恼、怪不得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思想上或行为上,甚至举手投足,扬眉瞬目,迎宾送客,俯仰屈伸,一切动作都受烦恼的威胁与牵制,受烦恼的搔扰和支配,使人没有片刻的宁静,更没自由可言。

  五、解脱的意义

  解脱,同样是佛经的一种术语,梵言木底或木叉,译名解脱。顾名思义,可知解脱是一种远离人间的纠纷扰乱及束缚的宁静而美妙的精神境界。在佛经里,我们常见到三解脱,八解脱,或不思议解脱等名词,但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有为解脱及无为解脱。有为解脱,指无学圣人的真实智慧,亦可说是根本智;无为解脱,是涅槃的别名。无学圣人以根本智照彻四谛理,而断灭三界见思烦恼,证得我空真如,获得身心解放,不只逍遥自在,而是清凉、寂静、轻松、愉快的境界;自此,不再被一切有为法缚束,永远享受真理生命的快乐,故名无为解脱,也可以说是涅槃的别名。涅槃,有四种不同的区别:

  有余涅槃:梵语「涅乐」,又名「泥洹」,译名灭度或寂灭、解脱。意思是,到此境界,已经灭尽滋润生死根苗的烦恼,所谓「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而回到湛然寂静的真理故乡,恢复身心的自由,故名灭度。

  又名「波利晒缚男」,译为圆寂,圆是指我们本性充塞法界,德备尘沙,所谓:「三觉圆,万德备。」寂是指众生的真如自性,明妙殊绝,湛然常住,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本来没有烦恼,也没有悲哀,古德说得好:「真本圆,妄本寂。」不过这是就性具方面说,若根据修证方面说,就是福慧具足,众德俱备名圆;五住已脱,二死永亡,不再为主观或客观的环境所缠缚,而超然自在名寂。

  这在《涅槃经》说得特别详细,如该经二十五卷说:「涅者言不,盘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又盘言覆,不覆之义,乃名涅槃。盘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盘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盘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盘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盘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有优楼佉迦毗四等弟子言,盘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盘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盘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盘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由此看来,涅槃就是人身心的解放,是精神寄托的自由天地,也是一个清净、庄严、壮丽、雅致、幽美的乐园。但这乐园并不是世间的人工和材料所建筑的,更不是什么精巧的工程师所能计划或梦想得到的,这完全是利用伟大的精神来计划,获得无生的真理生命,无须再来三界受生;等如拔截多罗树根,不会再萌芽、开花、结实一样。不过,宿业所招感的异熟果-色身还在,「子缚已断,果缚尚存」。故名有余依涅槃。

  无余依涅槃:此涅槃所断的烦恼,所见的谛理,与前有余涅槃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到此境界,不仅精神上获得自由的解放,就是众苦积聚的现实生命,也获得自由的归宿,所谓「灰身泯志」,此后没有五阴炽盛的逼迫和恼害。大智度论说:「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以上二种仅就小乘言,若据大乘论,虽然变易生死之因-所知障已尽,但变易生死的果报仍在,故名有余,必须连变易生死的果报亦亡,「五住净尽,二死永亡」,始可叫无余依涅槃。

  自性涅槃:是就众生本具的良知良能-清净自性方面说,众生本来具足湛然寂静,清净无染的真如自性,是不生不灭,法尔平等,圣凡无二,常常时,恒恒时如此,不迁不变,不假修成,不假外求,故名为自性涅槃。

  无住涅槃:这是大乘圣者以智慧的宝剑,斩断界外无明烦恼,而证得法空真如的境界。也可说是大乘学者,向着遥远的菩提觉道果,敢迈进最后胜利的收获,亦是菩萨们三大阿僧祗劫勤苦修学,无上光荣的结果。到此真穷惑尽,事理交融,四智具足,五眼圆明,不再被分段和变易生死缚束,不再被尘沙和无明烦恼纠缠,而获得真正生命的自由与解脱,享受一种最高超,最微妙,最愉快的妙乐。

  但慈悲为怀,不舍有情的菩萨,念念不忘地愍念着苦恼的众生,决不忍心自我陶醉于清净无染的涅槃境界,独自享受特殊妙乐。因此,不住涅槃,倒驾慈航,随流九界,出生入死,示同迷情来指示众生,抢救众生。如《维摩经》说:「菩萨于生死而不舍。」这无非是大悲心使然。诸佛菩萨虽入生死,但菩萨有深邃的智慧,照彻事理,所以不为生死烦恼所染,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出清水而不沾,如皎洁明月,虽处在漫长的黑夜里,而不为黑暗的势力所遮蔽,反而冲破黑暗的帐幕,给人类带来无边光辉与清凉。《维摩经》说:「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诸佛菩萨,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亦不住中流,穷未来劫,常往来于生死之间,利乐有情,教化有情,故名无住涅槃。

  以上四种涅槃,除了第三种是性具不假修得外,前二后一,皆由修行而获得。不过由于智慧有广狭,见理有深浅,修行有勤怠,因此所获的效果,也就有胜劣的等级之别。例如前二后一,虽同名涅槃,同是一种轻安,宁静的解脱境界,但后一种较之前二种的胜妙,却有天壤之别,绝非前二种之所能比拟的。譬如,前二种等如最贫贱,最痛苦的乞丐,骤然获得十万八万的财宝,解除一切贫穷困苦的苦恼,当然是感到惬意和愉快,但在大富长者看来,他的财宝是多么渺小和有限,而后者等如富可敌国的长者,但他的财宝决非偶然侥幸而得,而是积年累月惨淡经营中蓄储得来的。菩萨亦尔,由三大阿僧祗劫修福、修慧而积集得来的无量功德法财,故财宝是无穷无尽,是富裕而充实的。可见前二种解脱是狭小,是有限,是不究竟的;而后一种解脱才是伟大,是无限而且究竟的。前者偏重于自利,后者偏重于利他;前者是佛教的一部份皮毛,后者是佛法的骨髓和整体。前者是假设的解脱,有如化城;后者才是真实的解脱,有如宝所。是以前后涅槃的境界,胜劣与精粗,诚不可同日而言。

  七、解脱的证得

  在漫长的黑夜里,谁不渴望光明降临?在这战祸蔓延,人心徨徨的杂乱世纪中,谁不向往安宁、寂静与永久和平的天国?在烦恼痛苦的牢笼里,谁不希望获得生命的真正自由与解脱?可是,安乐的天国在那里?自由与解脱在那里?尽管人不断在追求自由,渴望解脱,但自由与解脱始终不因人的盼望和祈祷而降临。致使人不是被内心的烦恼系缚,便是被外在环境束缚,永远陷于苦恼中,过着悲惨的生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众生缺乏闻、思、修三慧所致。由于不闻则不知;不知,如何进而思而修?既不思不修,解脱又从何而证得?故若想证得无住涅槃的解脱妙乐,非从闻、思、修三慧下手不可。

  然什么是闻思修?闻思修又名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闻是人耳根的听觉,亦是耳根对外界一切音声的收录。不过这里并不是收录一切歌唱的音声,或听取不合理的邪说,而是亲近善知识,听闻如来正法,或对佛陀的一切言教,见闻读诵,由是而萌智慧芽,抽智慧枝,开智慧花,因名闻慧。闻慧对学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对三宝启发信心的基石。《起信论》说:「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故;四者信僧能真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一般众生,不学无闻,所以迷本有而不知,经尘劫而莫近,现在由亲近善友,听闻正法,获知自己本具有灵明不昧的真如自性,获知佛法僧三宝具足无量功德,是黑夜的明灯,是迷途的指南,是爱心伟大的慈母,是导心殷切的严父;能够给予众生无上的安慰,能够破除众生烦恼的枷锁,能够领导众生越过荆棘险径,跨过波浪涛涛的生死苦海,走向光明而平坦的菩提觉道,回归解脱的乐园。因此油然向往,生起志诚的信仰,无限的恭敬,喜欢亲近,乐于供养,从此奠定学佛的基本信念,开辟证得解脱的要道,故闻慧该是学佛信解行证四阶段中,最初的阶段-正信。

  思慧:思是思惟、拣择、决断,或讨论和研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儒教如此,佛教又何独不然?我们听闻正法之后,应该深思熟虑,将所见、所闻、所读、所诵的佛经,和经典中所诠的义理,透过自己冷静的头脑,以自己清醒的理智加以分析,明辨是非,决择邪正,解剖虚实,以求获得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答案,是名思慧,亦名正解。

  修慧:修是修学、修习或实践,也就是人在生活上,身心的一切行动。我们把所见、所闻、所思维的真理-佛法,应用到我们整个生活上,甚至推广到社会、国家、全世界去,以佛法来改造自己与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使自他的思想与行为都趋向于合理,进而止于至善;使烦恼罪恶的不轨行为,没机会产生。这样久而久之,烦恼的种子,自然失去它的活动力,甚至枯死、消灭。这样,自然证得无住涅槃,获得宁静和谐、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

  但佛所说的法门,有八万四千那么多,我们应该运用那一种法门作为日常生活的准则?根据那一法门修习,始可抵达解脱的乐园?这在《起信论》说修行有五门:「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即是人以六度四摄等法门为解脱的前方便,其实,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都可以证真,只要我们肯专心去研究修学,无不超凡入圣,皆可进入解脱的乐园。是以有人专修净土法门而悟道,也有人专习禅定而获解脱。总之,随个人根性的大小和爱好而定,如果是小乘根性的众生,当然是爱好小乘佛法,或修习戒定慧无漏三学,或修习观四谛十二因缘,即可断除三界见思烦恼,抵达化城的有余依与无余依涅槃,证得我空真如理。若然是大乘根机的众生,自然好乐大乘佛法,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大乘法门,引导无量众生,向着菩提觉道迈进,直至断尽尘沙、无明等烦恼,即可截断变易生死的洪流,到达解脱的乐园,证得无住涅槃的境界。

  闻思修三慧,如鼎的三足,缺一不可;亦如人的目与足,缺一不行。故《华严经》言:「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其过亦如是。」《楞严经》佛对阿难说:「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亦说:「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行修,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故学佛修行,应当由闻而思,由思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否则「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必须教观齐修,解行并重,始可以证得佛果无住涅槃的解脱妙乐。

  八、结论

  由上可知,烦恼与解脱,都是唯心所造。众生的心,可以幻生无明烦恼,使自己陷于黑暗而苦恼的深渊;也可以开辟光明的觉道,使自己证得涅槃的解脱妙乐。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假如众生的心清净无染,妄念不起,烦恼不生,涅槃解脱即在眼前,怎会被痛苦束缚呢?众生所以被烦恼束缚,不得解脱,原因是心中充满无明烦恼,污染重重,产生无量烦恼的子孙,永远陷于烦恼深渊,不能自拔;如果想消除烦恼的束缚,证得涅槃的解脱,非多闻佛法不可。因为多闻佛法,思惟修习,就可以挥动般若智慧的宝剑,杀灭无明烦恼贼,控制烦恼子孙的繁殖,停止恶业的操作,将所有的心力运用到闻、思、修三慧方面去努力,无上涅槃的解脱妙乐,保证不求自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