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六波罗蜜讲记

发布时间:2022-06-01 19:27:02作者:药师经全文

  六波罗蜜讲记

  圣严法师著

  什么叫做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

  持戒波罗蜜

  忍辱波罗蜜

  精进波罗蜜

  禅定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结论

  什么叫做波罗蜜?

  佛法是从理论的方向来认识,以及从实践的方法来体验。分成基础的佛法和发展的佛法。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并没有小乘和大乘的佛法之分。而是在佛涅槃一百多年之后,才有小乘部派的佛教,又经过三、四百年,有了大乘佛教的出现。然而,大乘佛教看部派佛教,甚至于原始佛教,都认为是小乘佛教,这是很不公平的。

  以大乘佛法的立场来说,修四圣谛、三十七道品是小乘;修四摄法及六波罗蜜的,才是大乘的佛法。其实,在原始圣典《阿含经》中,可以看到四圣谛、三十七道品,同样也有六度。因此,六波罗蜜的名词并非大乘佛教专用,而是在基础的圣典里就有。

  因此,虽然是有大乘及小乘的说法,可是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法门,并没有分别,问题在于是否发了无上菩提心。如果只是准备在这一生或少数的几生之中,完成解脱道而进入涅槃,这是小乘思想。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即使进入涅槃,也是不来不去的;既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像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诸大菩萨,都是没有准备成佛,而是永远做菩萨,永远度众生;这跟仅仅发愿在修行之后,得解脱,入涅槃,是不一样的。

  但是,也有两种人并不想离开这个世间。一种人是认为世间太可爱、太有趣了,有男有女,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好享受、好快乐,舍不得离开,事实上,舍不得是办不到的。另一种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他看到这世间上的人,不清楚什么是苦?什么是烦恼?还在彼此互相伤害,于是他要帮助所有众生,将他们从醉生梦死的烦恼之中唤醒,甚至在最后一个众生未醒之前,也不成佛。

  事实上,除了六度之外,只要是无为无漏、有为无漏的佛法,都叫做波罗蜜;所谓无漏,就是无我的、无私的。而三十七道品、四圣谛,就是让我们从烦恼的娑婆世界,度脱至永无痛苦的涅槃,自然这也是波罗蜜。但是,站在大乘菩萨道的立场来看,只度自己是不够的,必须要度一切的众生,这才真正叫做波罗蜜。

  除了少数人,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只会考虑先度自己。有一次我讲到六波罗蜜,一位居士听到我说要发无上菩提心,就对我说:「师父!我已经是自顾不暇,连自己都帮不了,还叫我发愿心去帮助人,请您还是给我一个方法,让我先得到解脱就好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吧?

  依佛法的观点来看,如果只是用自利的方式来利益自己,得到的利益不仅很小,而且是不可靠的,但是用利他的方式来利益自己时,得到的利益才是最大最可靠的。

  诸位都有家庭,如果你在家里是一位非常自私的人,占尽了所有的好处,那么,你与家人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相反的,如果你能处处考虑到、照顾到家人的福利,使他们的生活快乐及幸福,此时,你在家里也一定是受到欢迎、受到照顾的。

  佛法主张,以度人来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基本上六度就是在度自己,可是着手的方法和着眼点都是在度他人。六度是什么?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此六种修行的方法,来破除二种我执而断二种生死之此岸,度越至二种涅槃的彼岸。

  「我」有两种。第一种是对于我们身体的执着,这个生命的我是五蕴构成的,就是一般人所讲的物质和精神,而生命就是我们起烦恼的根源,断除了我执,智慧才能出现,这叫「我空」,也叫「人无我」。第二种是不再害怕生死的现象,生与死,不论是可爱或可怕的,都要超越它,能出生死而不厌离生死,这叫「法空」,也叫「法无我」。

  「生死」也有两种。第一种是分段生死,是一生一生的投胎出生,然后死亡,一段一段的生与死,这是普通的凡夫。第二种是已经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萨,菩萨有十波罗蜜,从初地至十地为止,由于他的功德每一地都在变,法身慧命不断在成长中,这叫变易生死,一直到成佛,变易生死也就结束了。

  布施波罗蜜

  「布施」是什么?在《阿含经》里有六度这个名称,也有六度修行的项目,但是到了大乘经典《般若经》及《大智度论》时,讲得更为详细。

  经典中谈布施

  以下介绍几部经典有关布施的记载。(一)《大品般若经》序品第一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d?nap?ramit?),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二)《大智度论》卷十四云:「财施、法施、无畏施,以三施对治悭贪,除却贫穷。」(三)《大智度论》卷三十三云:「净施──不为世间名利福报,但为出世善根及涅槃之因。不净施──以妄心求福报、行布施。」(四)《菩萨善戒经》卷一云:「笔施、墨施──用助人写经。经施──刊造经版。说法施──说法度众。」(五)《贤愚经诸经集》卷四云:「施远来者;施远去者;施病瘦者;施饥饿者;施知法人。」(六)《俱舍论》卷十八云:「施客人,羁旅他乡;施旅行人;施病人;施看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随其所应而施衣食。」(七)《俱舍论》卷十八又云:「有漏世间法:随至施──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怖畏施──遇到救灾厄,欲其静息而行布施;报恩施──昔得彼施,再还施彼;求报施──先施与人,再求返报;习先施──习于家族先人的家法而行惠施;希天施──希求生于彼天而行施;要名施──希美名而行布施。无漏世出世法:为庄严心施──为资助禅定瑜伽,为得涅槃上义而行布施。」

  有相布施、无相布施

  开始修行,不论是自利或是利他,布施是最容易的,也最能让自己或他人立竿见影,感到欢喜。布施又分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有目的,可能为了还债、投资等种种理由,是以求自我利益而布施。譬如说,我亏欠了某人,但是他不要我还或是报答,我只有拿一些钱或东西,送到教堂、寺院、慈善机构,这样的布施,是因为觉得欠了人家的情,想办法为他做一件好事,了去自己心中的牵挂。

  曾经有一位演员,因为他的太太对他很好,问她需要什么东西来感谢回报她时,他太太却说﹕「送我最好的东西,就是参加圣严师父的禅七。」这位演员真的来了。禅七结束后,我问他为什么来禅七,他说:「还债的!」竟然也有这样的布施,但是这种布施也很好啊。

  有相布施,第一种是希望得到社会大众给他一个好的名声;第二种是现在布施,希望在年纪大一点时,人家来回报他、感谢他;第三种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希望在这一生布施之后,有财产存在天国里,等着去享受。

  有相布施好不好呢?其实也不错,总比有些不布施的人,专门拿人家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要好多了。

  无相布施的意思,只是为了布施而布施,布施之后,还要做「三轮体空」的观想﹕「没有东西可布施,没有接受布施的人,没有做布施功德的自我。」布施与无相、无为相应,即为解脱道,布施与菩提心相应,即为菩萨道。布施行在自利来说,可增上自我的福德智慧;在利他来说,则是增上众生的福德智慧。因此,现代的人应当多行布施。

  三种布施

  布施有三个项目:财施用物质和金钱的布施。又可分为四种:金钱、物质、时间、知识。甚至还有身体的布施,例如把自己的皮肤移植给受伤的人,捐器官、捐血液给需要的患者。法施是用佛法来布施。「法」就是缘起法及因果法,这是佛法的根本。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知道缘起,懂得缘起,一个影响一个,这叫因缘法。种何因得何果,生死法是有漏因果,解脱法是无漏因果。无畏施使恐惧害怕的人,不再害怕。譬如说有人怕穷、怕死、怕犯罪、怕世界末日、怕地球毁灭。事实上,佛经里告诉我们,除了这个地球,还有无量的他方世界。因此,我常告诉别人,遇到困难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真的没有办法时就不管它,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布施是可以对治悭贪,除却贫穷。当我们有布施心时,自然就会去努力耕耘、去生产、去成就。譬如大家没有水喝,你发心发愿去挖井,或到山里找泉水、找河流,结果给人家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持戒波罗蜜

  「戒」在佛教来说,基本的有五项,称为五戒,如果不能全部受持,受持三条、四条也是可以的,愿意受多少就算多少,这是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受戒时有个「戒体」,戒体是特殊的名词,为什么菩萨戒可以一受永受,而声闻戒只能一生受,这是因为戒体观念的不同。

  《大品般若经》序品第一云:「菩萨摩诃萨……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śilap?ramit?)。」在《璎珞》、《华严》、《文殊》、《梵网》诸经及《智论》、《唯识》、《瑜伽》诸论中,均提到声闻四品戒及菩萨二品戒。

  声闻戒

  声闻戒属于色法,小乘有部宗认为,色法即是在受戒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以及依四大而生,以身口为缘,有防非止恶功能的,名为无作色、无表色。色法是物质的,当物质的身体死亡或消失,即使不舍戒,戒自然不存在,戒体也就没有了。

  声闻戒有在家戒及出家戒,共有四种戒品。在家的五戒与八戒,出家的十戒与具足戒。在家戒又叫世间戒,重于身口二业的现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之一云,五戒得分分受,萨婆多部则不许分受五戒,《成实论》及《大智度论》许可随分多少受,八戒则须全部受。

  出家戒又叫出世间戒,身口意三业并重,必须要全部受。

  有一次,我在东初禅寺看到目前旅居法国的越南籍禅师一行禅师的徒弟们,彼此见了面会互相拥抱,我问他:「出家人可以互相拥抱吗?」一行禅师回答说:「我们出家人之间,只有同性可以拥抱,异性是不能拥抱的。」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拥抱呢?他说:「这是表示亲切、安慰的意思。」而且在欧美的社交礼仪中,也是一件极普通的事,所以当一行禅师要离开时,我也拥抱了他一下,他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事实上,照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戒来说,不论同性或异性之间,都是不可以拥抱的,可是在西方社会中,大家都习惯以拥抱来表示亲切,所以一行禅师还是有道理的。

  至于我在我们的僧团,因为都是中国人,倒没有这个必要,否则会让持戒者批评我们。

  菩萨戒

  菩萨戒是属于心法,《大乘唯识论》便指出,受戒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续,而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为依于受戒时之表色作用而起之功能,故附于色之名,实为心法。心法直至成佛为止,都是存在的,它可以此生受了下一生再来受,或是这一生受了,觉得心已经不再坚固精进,可以增上受戒,使得心能够再次熏习。

  菩萨戒有十善戒及三聚净戒的二种戒品。《大智度论》以十善戒为总相戒,其余一切戒为别相戒。而三聚净戒又分在家及出家两种,是随持声闻戒而发大菩提心,那就是:摄律仪戒──大小乘一切律仪;摄善法戒──大小乘一切法门,如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摄众生戒──以佛法饶益一切有情。三聚净戒能对治恶业,清净身心。

\

  声闻戒是以出离心为主,断除欲望而出三界,菩萨戒则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以菩提心为根本。在家与出家的出离心是不一样的,在家的出离心,指的是虽然有眷属、有财产、有事业,但是在拥有的当下要观空;观空就是知道一切均为因缘所生,并非是究竟的、永恒的、不变的,用这些暂时所拥有的资源来利益众生,不占为己有。因此,在家居士的出离心跟菩提心是相应心,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发不起来。

  菩萨戒是以利益他人来做为利益自己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很自私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你能从照顾自己的家属开始,扩及环境里所有的人,用一切的资源来利益他们,就一定能受到他们的欢迎、拥护、回馈,如此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而且是一本万利。

  忍辱波罗蜜

  「忍辱」在《大般若经》中叫做安忍,是安于忍耐。《大品般若经》序品第一云:「菩萨摩诃萨……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kṣ?nti-p?ramit?)。」如何对治瞋恚,使心安住,亦名忍辱度无极。

  三种忍

  《解深密经》卷四及《成唯识论》卷九,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七,提到修三种忍:耐怨害忍是以无瞋为性,对怨家及伤害我们的人修忍辱行。是让自己和对方不受伤害,即使受到伤害,也不去反击,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修行。这样看起来似乎自己是吃亏了,事实上,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前面还是有路可走的。这是成熟诸有情之转因。安受苦忍是以精进为性,对一切苦楚困境修忍辱行。这不只是对人,而是对各种各样苦难的情况,例如大风、大雨,大寒、大热等,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还有身体四大不调,处于诸多痛苦的情况下而修忍辱行。这是菩萨成佛之因。谛察法忍是以慧为性,能审谛观察诸法,三性三无性。一切现象都是无自性,都是空,所有的苦受、乐受,乃至不苦不乐的舍受,自性都是空的,这是法忍,也是前二忍的所依止处。

  害忍、苦忍、法忍之中,第一种忍辱是比较容易的,修苦忍及法忍就困难多了。尤其法忍是最重要的,应该随时随地练习,并用它来对治前面两种忍的阻力。因此,在用功修行时,应先耐怨害忍,再观法的无常、无我、空。

  或许有人要问,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如果我们凡事都忍,忍到最后连自己都没有了,这还能修行吗?

  在中国有一本书,叫《孙子兵法》,其中指出,最上乘的战争谋略,是不必打仗就能使得敌军投降。事实上,高明的武术家,通常是不跟敌人比拳头、比功夫,而是在受攻击时,能毫不费力地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使得双方都不会因此而伤亡。而佛教的忍辱也是如此,面对问题处理时,不是用暴力,而是用智慧来处理,以慈悲来化解。

  从原始佛教的《阿含经》到大乘的许多经典,处处提到忍辱行。所谓忍辱行,就是慈悲与智慧,是积极的,绝非束手就缚,消极的等待着被攻击。

  《大智度论》中提到众生忍及无生法忍。众生忍是于一切的众生,以慈悲心,不起瞋恼,纵使受害,也能不瞋不加报复;而无生法忍是安任于诸法因缘生,自性本是空的法理。又分法忍及生忍,法忍是于非心法的自然现象、生理现象,不起心法的瞋恚、忧愁等烦恼;生忍则是于人对己之恭敬供养,不执着;他人对己之瞋骂、打害、不生瞋恨。而在《菩萨地持经》中的安苦忍法,即是生忍;思惟解忍,即是法忍。

  经典中谈忍辱

  以下介绍几部经典中有关忍辱的记载:(一)《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云:「我于尔时,修习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称赞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当修忍默,勿怀忿诤。」(二)《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云:「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一不忿怒、二不报怨、三不怀恶。」

  (四)《摄大乘论本》卷二:「又能灭尽忿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五)《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一不报,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报者是他毁忍自性,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观法忍自性。」

  在《优婆塞戒经》卷七,忍可分「世忍」及「出世忍」两类。世忍就是忍饥、忍渴、忍寒、忍热、忍苦、忍乐、忍劳、忍怨。而出世忍,是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修行佛法,一定要付出时间及努力,否则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因此,对佛法的修行,也是从忍开始,能忍难忍、能忍难施、能忍难作,能忍骂詈、能忍挝打、能忍恶口、能忍恶事。

  事实上,在一切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对家庭、事业、学问等,都是需要由忍来成就的。曾经有一个很胖的人来找我,他对自己的体重很苦恼,我劝他打坐、运动、慢跑。过了两个星期之后他来找我说:「师父!我很累,我秤了一下并没瘦多少,我想这跟运动、打坐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应该只要少吃一些就可以了,因为再这样下去,我快要忍不住了!」我说:「我做和尚已有几十年了,我也觉得没多少进步,但是我还得继续做下去,所以我劝你还是忍耐一下,继续运动下去吧!」

  没有忍耐心,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忍辱,是最大的财富,如果当时我不能忍耐的话,今天我也不会成佛了!」在所有的宗教里,唯有佛教徒与佛教徒之间,或佛教徒与其他宗教之间没有战争,原因即是能忍。

  菩萨四法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云,四忍就是菩萨四法:得无生法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得无灭忍一切诸法,本为无生,故今亦无灭,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得因缘忍一切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毁犯禁戒之罪。得无住忍不住着于诸法,菩萨证忍此无住之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

  忍辱的柔和性,能克刚强性。

  我曾经看过一本武侠小说,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坏人,他的剑法凌厉,所向无敌,他很高傲的认为天下没有人可以打得过他。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和尚,这个和尚将他拦住,不让他过去,他看和尚什么武器也没带,于是将剑拔出,并且说道:「你不让我过去,我的宝剑非得教你让我过去不可!」只见和尚将腰带一甩,柔软的腰带,竟将削铁如泥的宝剑缠住了,这就是柔能克刚的道理!

  精进波罗蜜

  精进波罗蜜又称精进度、进度、精进度无极,就是对治懈怠,生长善法,勇猛精进的修诸善法。「精进」就是身体勤劳、不懈怠。在《大品般若经》序品第一云:「菩萨摩诃萨……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蜜(viryap?ramit?)。」

  释迦牟尼佛及弥勒佛同时发菩提心,但是弥勒佛在早期比较懈怠,因此,他要在释迦佛成佛之后的五十六亿万年,才能成佛。虽然成佛的早晚并无多大关系,可是成佛也因精进及懈怠,而有早有迟。

  精进与发愿

  精进是要发大愿的,如果不发愿,精进的心就提不起来。多半的人嘴上说着要努力,心里也是这么想着,但就是没有办法做得到。往往当身体稍微有些不舒服,或是疲倦时,马上会说:「还是等我把身体养好了之后再努力吧!」如果是这个样子,我们随时可以藉许多理由来说服自己不要精进。

  有一个懒惰的人,他一年到头都希望读书,可是都读不了书。在春天时,他说像这样春光明媚的好天气,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气这么热,怎么读得下书;到了秋天,正该舒舒服服地享受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冬天到时,又快过年了,读书还是等明年再说吧。这就是中国人说的:「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过年!」

  有了精进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体有病,经常还是法喜充满;没有精进心的人,就算身体没病,他的心理却是有病的,因为他的烦恼一定很多。因此,精进对学佛的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大智度论》卷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进:身精进──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心精进──断悭贪瞋恚等之恶心,而不使得入。

  《大智度论》卷十六又有:身精进者,勤修布施、持戒、诵法言、修福德。心精进者,忍辱、禅定、智慧;自初发心乃至得无生法忍,舍肉身,证法性身乃至成佛。

  精进者,当发菩提心,就是发的无上愿心,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一个目标。为了达成目标,就不要管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风雨无阻地做到。

  目标有大有小,小的目标是每天要完成什么?大的目标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么?最大的目标,则是在多生多劫的时间之内一定要成佛;或者并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远救度无量的众生。发了愿之后,自然就不会懈怠了。

  一个人的体力和时间,是很有限的,能够发挥的力量却是无限的。这不是很奇怪吗?有限的小小身体,怎么会有无限的力量呢?这就是由于有了精进心之后,努力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就。这不是要跟别人比,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么多的事、做了这么多的服务工作?这都是靠精进力,而能以有限达成无限的功能。

  我的弟子们,有人有时候很精进,有时候却很懈怠,当他们懈怠时,若分配较多的工作给他时,他会说:「师父啊!这个工作我是做不来的,不要给我好吗?」我说:「你要行菩萨道啊!」

  他又回说:「师父!地藏菩萨要度了最后一个众生之后再成佛,所以我还是先做众生,让菩萨们来度我好了,因为我发不了这么大的愿啊!」唉!这种人只能让别人照顾,自己又常常在自怨自哀中,实在是很可怜的,那就是因为精进心不够。

  事实上,我们出家人应该是被甲精进、广修善法、利益众生的,能有机会将自己所修学的佛法,分享给所有的众生,应当感恩才对。

  三种精进

  《成唯识论》九卷,则列出三种精进:被甲精进被宝甲而不怖畏种种难行;难行能行,愿力无穷。像是身上穿了盔甲的人,万人无敌,在他的面前,是没有任何困难、任何恐惧,只要勇猛地往前走。我遇过有些人,在我准备给他一个任务时,还没有开始做,已经在抱怨、叫苦了,真是没有出息!应该是在接了任务之后,也要准备接受任何困难,好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把问题解决,这是对自己的一份成长,能这样想就是精进心。摄善精进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如同〈四弘誓愿〉所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对修行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等所有的法门,全力以赴,永不疲倦。有些人学佛没有几天,就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还是先暂停,等年老退休之后再来修行吧。

  这就像是已经搭上了一班车,又认为这辆车子不是该我上的,还是等下一班再上吧!可是,下班车什么时候来?能不能搭上车?一点把握也没有。相反的,精进的人只要有任何一个修行因缘的车子在他面前,不论是用跑的、跟的、爬的,甚至几乎是跟不上,也紧抓着车尾不放向前冲。要有这样的精神,才能算是精进。利乐精进勤化众生永不疲倦,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可以上天堂、下地狱,不断地追着他。但是,度众生不是要去困扰他、占有他,也不是让他感到恐惧不方便,而是要使他成长。

  六种精进

  精进对一个修学佛法或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在三十七道品中分成七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精进。例如修习四念住,就是用四正勤来修,在《大乘庄严论》卷八中,有六种精进:增减精进未断之恶令断,已断之恶令不复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增上精进由信、精进、念、定、慧等五根,解脱法由此增上。舍障精进由信、精进、念、定、慧等五力,所有的障碍由此不能碍。入真精进由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等七觉支,由此建立见道。转依精进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由此修道而为究竟转依之因。大利精进六波罗蜜之自利利他。

  《大智度论》卷十六云:「是精进名心数法,勤行不住相,随心行共心生,或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如阿毗昙法广说,于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进相。」又提到七个项目,其中第一项至第六项是自利内修的解脱道,第七项则为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一)于五根中,名精进根。(二)根增长名精进力。(三)心能开悟,名精进觉支,能到佛道涅槃城。(四)八正道中,是名正精进。(五)四念处中能勤系心,是精进分。(六)四正勤是精进门;观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勤、心、观中禅定修行)的欲精进,即是精进。(七)六波罗蜜中的精进波罗蜜,亦是精进。

  《大智度论》卷十六又云:「为佛道精进,名为波罗蜜,诸余善法中精进,但名精进,不名波罗蜜。」又说:「菩萨精进,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为精进波罗蜜。」

  经典中谈精进

  以下介绍经典中有关精进的记载:(一)《解深密经》卷四提到精进有三种:被甲精进;转生善法加行精进;饶益有情加行精进。(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二将精进分为三种:被甲精进;方便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梁译《摄大乘论》卷二中分为三种:勤勇精进;加行精进;不下难坏无足精进。(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分为五种:弘誓精进──欲发起行动;发行精进──现行诸善;无下精进──得大果,无下体故;不动精进──能不为寒热等苦动;无厌精进──不得少为足。(五)旧译《华严经》(六十华严)卷二十四的十种精进:不转精进;不舍精进;不染精进;不坏精进;不厌倦精进;广大精进;无边精进;猛利精进;无等等精进;救一切众生精进。(六)《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的九种精进:自性精进;一切精进;难行精进;一切门精进;善士精进;一切种精进;遂求精进;此世他世乐精进;清净精进。

  禅定波罗蜜

  《大品般若经》序品第一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亦名静虑度,或名禅度无极,能对治乱意,摄持内意。

  四类禅

  依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禅有五种层次: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以及最上乘的如来禅:外道禅是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凡夫禅四禅八定,从寻、伺、喜、乐而入定,再一层层舍下而求上,至最高无色定的非想非非想处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小乘禅是从四禅四无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贤位,由此而入初果见道位。是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禅亦名三昧;有无量三昧,均可能纳入大乘禅定。天台宗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将它们汇整成四种: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为悟我法二空所显之真理而修者。最上乘禅又名如来禅、祖师禅,即是中国禅宗的顿悟法门,临济宗用参话头,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属于如来上上禅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

  四禅天

  「四禅天」是由修静虑而生。以下介绍四种禅天的层次:初禅天于六识之中,无鼻、舌二识,语言寂灭。仅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乐受,无觉无观。舍此身后,生于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无鼻、舌、眼、耳、身等五识,仅有意识,怡悦之相粗大。喜受及舍受与意识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后,生于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光音)天。三禅天仅有意识,怡悦之相净妙,喜心寂灭。乐受、舍受与意识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后,生于少净天、无量净天、?净天。

  四禅天仅有意识,出入息寂灭,唯舍受与之相应。舍此身后,生于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

  四种禅定

  「四禅定」又名四静虑,为内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禅是由十八种功德支持,总体称为「四禅十八支」。

  初禅的前行有:粗住安住、端身、摄心,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稳稳,其心在缘居,然不驰散。细住由此粗住心后,怗怗胜前。欲界定由细住后一两日或一两月,豁尔心地做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内定之功德。未到定从欲界定之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

  四种禅定特相

  四种禅定之特相如下:初禅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是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起八触十功德。

  八触者,即为动、痒、轻、重、冷、暖、湿、滑。欲得禅定时,色界极微入于欲界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骤起惊怖,以为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触的每一触,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属;即是与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等相应。

  《显扬圣教论》卷十九云:初禅可对治贪、苦、忧、犯戒、散乱等五障,远离欲爱,心能寂静审虑,住于有寻、伺、喜、乐之情态。

  初禅具五支:觉(寻);观(伺);喜(离欲界恶,心喜受);乐(经部为眼、耳、身之三识的乐受,有部不许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心一境,离欲界而生色界的离生喜乐地)。《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云:五支中的寻及伺为对治支,喜及乐为利益支,心一境为自性支。二禅特相呵弃初禅之觉、观(寻、伺),二禅、三禅、四禅无八触十功德,已转欲界为色界。二禅离寻、伺,住于信相明净喜乐之情态,可对治初禅之贪、寻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禅具四支:内净(《俱舍论》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内);喜;乐(意识功能,是轻安乐,非乐受);一心(定,此为色界的定生喜乐地)。在此四支中的内净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为自性支。三禅特相呵弃二禅之喜受而得。三禅离喜、乐,具正念、正知,住于自地之妙乐。可对治二禅之贪、喜、踊跃、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禅具五支为:舍(行舍之心所而非舍受,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念(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念,离邪念之心所);慧(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慧,离邪慧恶见之心所);乐(意识之乐,离二禅之喜乐,尚有自地之喜乐);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为色界的离喜妙乐地)。在此五支之中的舍、正念、正知(慧)三支为对治支,乐为利益支,一心为自性支。

  四禅特相呵弃三襌之乐受而得。四禅脱离身心之乐,住于不苦不乐,名为极善清净。可对治入出息以及三禅之贪、乐、乐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禅具四支为:非苦非乐(中受,非为五受中的舍受);行舍(舍第三禅之喜乐,非忧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乐);念(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念清净即为舍念极善清净);一心(心一境性,犹如钟,犹如清水,此为色界的舍念清净地)。在此四支中的舍清净及念清净为对治支,不苦不乐受为利益支,一心为自性支。

  初、二、三禅为有动定,尚有寻、伺、苦、乐、忧、喜、入息、出息等八灾患故;四禅为不动定,非为八灾患所动故。

  世间四禅定亦为修出世禅的共道:(一)四禅定为四无量心之依地,喜无量心,为喜受摄,故依初;二静虑;余三慈悲舍的无量心,总依六地,离瞋害等四障。(二)四禅定为八解脱之依地,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的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之出世间禅。八解脱的初二解脱,依初二静虑及未至之中间;第三净解脱,依第四静虑;此外的五解脱依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三)四禅定为八胜处之依地,初四胜处依初二静虑,后四胜处依第四静虑。

  八解脱为十一切处(十遍处)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青、黄、赤、白之四显色;前八项为八解脱中的第三净解脱,以无贪为体。依第四静虑可缘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后二者顺次以无色界之空无边及识无边为自性,以各别自地的四蕴为境。

  四空处定

  「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此四空处,于五蕴中无依报之色蕴国土,唯正报之受、想、行、识四蕴的假合而无色身,唯依不相应法的命根、众同分之相续。下面说明四种无色界的四空处定:空无边处定厌离第四禅的染法,舍色想而缘无边之处空心,与空无边相应。识无边处定厌离空无边处之染法,舍其虚空,缘内识,心识无边,心与识无边相应。无所有处定厌离其识,更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第二识处是有想,第三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第四,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无粗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定中,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

  三等至

  世出世间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禅定:味等至又名味定。与爱相应,爱与定相似,定者于所缘境流注相续,味着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间定。净等至又名净定。与无贪等之白净法相应,起有漏世间之诸禅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浊、有毒、有刺﹔虽然有漏有过失,却有少分之净。此与烦恼相违,引发无漏之胜义、顺于圣道,为无漏之眷属故。无漏等至又名无漏定。是出世间定,不缘爱,无味着,是最高极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则心不动不散,能起无漏真正之智力。

  四禅四空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处)由于昧劣,不起无漏等至,仅有味等至、净等至。

  三三摩地

  禅定又名「等持」,亦称三摩地,有两大类:(一)以寻伺相配而言:

  1.有寻有伺三摩地,初静虑及未至定所摄。

  2.唯寻无伺三摩地,中间静虑摄。

  3.无寻无伺三摩地,第二静虑之近分定,以上诸定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摄。(二)以等持相应具起之行相而言,即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脱门:

  1.空三摩地,与四谛、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谛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应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见;以非我行相,空我见。对治有身见者。

  2.无相三摩地,与灭谛下之灭行相、静行相、妙行相、离行相,相应之等持,即缘灭谛涅槃之法;涅槃者,无十相故。无十相即为无色、声、香、味、触之五境;无男、女之二相;无生、异、灭之三有相,故名无相。

  3.无愿三摩地,与集谛下之因、集、生、缘之四行相,道谛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谛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应之等持。

  禅定与七加行位

  禅定与「七加行位」之关系:三贤、四善根,合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发无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断惑,以无漏智证得圣果。但在到达圣果之前,必须有漏之方便道。修道之前,以智断惑,以无漏智证得圣果。先要身器清净:(一)身心远离,身离恶友,心离不善寻伺。(二)喜足少欲,饮食、衣服、喜足、少欲、无贪。(三)住四圣谛,1.衣服喜足圣种;2.饮食喜足圣种;3.卧具喜足圣种;4.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圣种。前三项为助道之生具(止贪),第四项为助道之事业(灭贪)。

  三贤位为外凡,四善根为内凡。外凡位为散善,唯在欲界;内凡位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恶趣无般若,欲界诸天不知厌苦,不属外凡三贤位。无色定不为见道所依,故亦不顺内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见道所依,不顺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静虑、未至定与中间定,合为六地,为四善根所依。无漏道的前方便,须以欲界身修,见道亦修欲界身。若无欲界身,不知厌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满足现实的生存状态),以有欲界身,厌苦心强烈,向上心亦强烈,故易为道器。

  三贤外凡位

  何谓「三贤外凡位」:(一)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有不净观,对治贪婪心;慈悲观,对治瞋恚心;缘起观又名十二因缘观,对治愚痴心;界分别观,观身心为六大和合,对治我执之见;数息观,对治散乱心。(二)四念住又名四念处,其有别相及总相,别相念住是修观(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为体,能以慧力使念住于所观之处。顺着四念住,对治四颠倒见之方法有: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又分有自相别观及共相别观的两种:

  1.自相别观者,观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种与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领纳违、顺、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识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于其他诸法所行之方法。

  2.共相别观者,观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为观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观身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为空的,又是非我的。观心、观受、观法,亦皆相同。(三)四念住的总相念住,也是修观。以自相及共相观之,又有杂缘及不杂缘之分。

  杂缘是「法」念住,须杂身等念住来观。不杂缘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须杂缘其他念住而观。换言之,法念住是杂缘,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杂他缘即可观的。总相念住,是从杂缘身、受、心、法,进一步,总缘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观位。乃为四谛观之初门,仅修四行相,不过是观苦谛之一境而已。

  四善根内凡位

  何谓「四善根内凡位」:(一)暖法:修了总相念住后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纵然退堕所得暖法,断善造无间业,堕于恶道,流转生死,不久之后,必到涅槃,已得圣火将生之前相故。(二)顶法:是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顶,乃进退之中间,或进而上忍位,或退而下于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无退法。(三)忍法:生于顶法上品之后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胜之位。1.下忍,具观四谛行十六行相如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道者;2.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谓之灭缘灭行,仅留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3.上忍,观前所余苦谛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仅为一剎那间。(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仅为一剎那间,故无下中上三品,与上忍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世间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仅是一剎那的无间位,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位,离凡夫位而入圣位。

  见道位

  《俱舍论》是十六心相见道,《成唯识论》则是三心相见道:(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三)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禅波罗蜜,本为大乘禅法,本文为了探其渊源,故将凡夫禅及小乘禅,一并介绍如前。至于大乘禅及如来祖师禅,内容深广,宜有专书讨论,本文暂不涉略。

  般若波罗蜜

  所有一切世间的十善业道、四襌、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等,都是由般若波罗蜜而出来的。由于般若波罗蜜的指导,才能使我们离苦得乐。

  般若,就是要我们看一切事、一切物,当下就知道它是会变的,不是永恒的,随时要用无常、空、无我的观点来看一切。般若波罗蜜,也就是无相、无我,以及禅宗讲的无念、无心。这是从基本的观法无我、观行无常而来,知道任何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因果串连而成,如果能用这种观念,这种般若的眼睛来看世界的人与事,就可对治自己的烦恼,同时也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慈悲了。因此,慈悲与智慧,必定是相连、相应的。

  《大品般若经》序品云:「于一切法不着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悉皆如,俱证生空法空之无分别慧。

  《大般若经》三十二〈赞般若品〉卷一七二又云:「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独觉、阿罗汉等,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得出现故。舍利子,一切世间十善业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得出现故。舍利子,一切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皆由般若波罗蜜多故。……一切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出现故。」

  又说:「如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由此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名有目者。复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故,布施等一切皆得到彼岸名……非由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所摄受故余五方得到彼岸名。但由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故余五方得到彼岸名,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要住般若波罗蜜多,方能圆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住余五能成是事。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于前五种,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

  由以上经文中得知,前面所讲的五种波罗蜜,都是由般若波罗蜜所摄受。没有般若,即使修行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也只是修世间有漏善法,而非无漏解脱的佛法,无法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因此,观念的指导以及认识的分别,必定要靠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等于是六波罗蜜之中的指北针。

  结论

  六波罗蜜是菩萨道,菩萨道是庄严佛道的,用什么来庄严佛道呢?就是用福用慧,福慧圆满,就是佛果的圆满。

  《解深密经》卷四中提到,六波罗蜜可分为两类:

  前三度为饶益有情类:由布施故,有情摄受资具;由持戒故,不行损害逼恼有情;由忍辱故,能忍彼之损害逼恼利益有情。

  后三度为对治烦恼:由精进故,未断之一切烦恼永伏,虽未断一切随眠,却能勇猛修诸善品,不为烦恼所动;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害随眠。

  《解深密经》卷四又说,六波罗蜜为三学所摄:施、戒、忍的三度,是增上戒学;禅是增上心学;般若是增上慧学;精进则通于以上三学。《菩萨地持经》卷十说,精进亦是增上戒学摄。由以上的经典得知,六波罗蜜就是福德资粮,以及智慧资粮之根本。

  (一九九八年六月七、十四、二十一日,圣严法师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