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8
发布时间:2024-09-23 01:30:12作者:药师经全文发大誓愿第六【之五】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右章具两愿。从「亦能了知」以上,表第四十「无量色树愿」。「欲见」以下,表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无量色树」,指国中一切宝树,七宝化成,荣色光耀。行行相值,茎茎相向。是诸宝树,周遍其国。树高或百由旬乃至或千由旬。一由旬者,此方四十里至六十里。详见前注。又道场中,更有树王,名「道场树」,即菩提树。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行十四五里,有毕钵罗树。佛坐其下成正觉。故名菩提树。《维摩经菩萨行品肇注》曰:「佛于树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熏。形色微妙,随所好(喜也)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果报也)应(应化也)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本经成就文中,复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彼土菩提宝树能令见者自然悟道,证入无生法忍。此树功德真是无上希有,微妙难思。故知此树实是阿弥陀愿王秘密庄严心之流现。此心乃密教所判之第十住心,乃究竟佛果第十三地如来之所证,故能究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树德高远,彼国菩萨中,善根劣者,本难知见。是以弥陀垂慈,大愿加被,悉令了知。
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今此愿文,树现佛刹,同于《观经》第四宝树观。经文简录如下:「此诸宝树」,「生诸妙华」,「涌生诸果」,「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观经》此观,正此愿之成就。极乐国中,宝树无量,一一树光化现宝盖无量。一一宝盖,中现十方佛国。明净清晰,如同明镜。见他方佛国,明了清澈,如对明镜,自观本面。可见极乐国土,含摄一切佛刹。相入相即,不可思议。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右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广博」者,宽阔无边。「严净」者,庄严清净。「光莹」者,光明晶莹。「彻照」者,无微不显,无远不见也。「希有」者,《涅槃经》曰:「譬如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极乐国土,庄严清净。光洁如镜,照见十方。如《观经》中,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故知彼土,小大相容,广狭无碍。一毛一尘,悉皆映照十方。《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昙鸾师注曰:「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又《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以上经论,皆明「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之义。「众生」指极乐世界与十方一切众生。若见极乐彻照十方之相,悉皆生起无上殊胜菩提之心。此心希有,如火中莲。故云「生希有心」。因生此心,故《宋译》续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右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会疏》谓此界「金银虽发辉,无旃檀之香。沈麝虽熏馥,无珠玉之光。」今极乐中,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又妙香芬馥,普熏十方,广作佛事,故称奇妙。如《华严经》鬻香长者云:「阿那婆达池边出沈水香,名莲花藏。若烧一丸,如麻子大,香气普熏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众生,嗅此香者,其心决定离诸染著。罗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为转轮王用。若烧一丸,香气所熏,王及四军,皆腾虚空,游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庄严。若烧一丸,熏彼天众,普令发起念佛之心。须夜摩天有香,名净藏性。若烧一丸,熏彼天众,莫不云集彼天王所,恭敬听闻王所说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嚩囉。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若烧一丸,兴大香云,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供养一切如来道场菩萨众会。妙变化天有香,名夺意性。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议诸庄严具。」上述世间诸香,且有如斯胜用,何况弥陀如来本愿所现,乃法界万德之香。如《维摩经香积佛品》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此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今极乐妙香,亦复如是,功德无边,普熏十方,广作饶益。能令闻香众生,「皆修佛行」。「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见经中第廿品)。极乐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复熏十方世界,皆显事事无碍法界。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右章中,从「至于成佛」以前,表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定中」以下,表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从第四十四以下诸愿,皆为彼国以外,他方菩萨,闻弥陀名,得殊胜法益之愿。首第四十四,为闻名得诸三昧,至于成佛之愿。「逮」者,及也。《易系辞》「水火相逮」。注曰:「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又逮者,追也。据《会疏》意,令闻名人,即时得诸三昧,故言「皆悉逮得」。《宋译》曰:「所有十方一切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号,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其中「应时证得」,亦即「皆悉逮得」之意。「清净」者,所住之三昧,无染无著,故曰「清净三昧」。如《会疏》曰:「寂静三摩地,无缚无著,故名清净。」又「解脱」者,所住三昧,离一切系缚而自在,名曰解脱三昧。如《会疏》曰:「止观无碍,故名解脱。」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烦恼,能解脱生死,故须名清净解脱三昧。」又「普等」者,普者普遍,等者平等。《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芬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宋译》谓之普遍三摩地。《唐译》谓之平等三摩地门。《会疏》释曰:「若依诸师,但是菩萨所得三昧名也。憬兴云:『普者,即普遍义。等者,即齐等义。所见普广,佛佛皆见,故所住定,名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见诸佛世尊,故言为普。平等现无所不及,故言普等。』若约选择本愿正意,则是念佛三昧德号也。普谓普遍,凡圣通入之义。等谓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义。《菩萨念佛三昧经》曰:『譬如众生,若依须弥金色之边,其身即与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势力故。又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复如是。』是普遍义也。《文殊般若经》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赞阿弥陀佛偈》云:『我以一心归一佛,愿遍十方无碍入。』是平等义也。」《会疏》以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为念佛三昧。盖念佛三昧为宝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自当同具种种三昧之名也。「三昧」,即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详解见第二品。)。「总持」,即陀罗尼,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并能持无尽义(详解见第二品。)。深妙之总持,故曰深总持。十方菩萨,因闻名故,得诸三昧,与深总持,安住定中,得成正觉,故曰「至于成佛」。
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定中供佛,不失定意,同于《德遵普贤品》中「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正是普贤大士甚深境界。《往生论注》云:「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望西师谓住定供佛:「约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虽有此德,八地以上,是无功用。」盖谓初地菩萨,虽初有此德,但尚不能全离功用。八地以上,才是无功用道。《会疏》谓他方新发心菩萨,因闻弥陀名号,顿登上地菩萨,得诸三昧,住定供佛。《疏》曰:「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惠(即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上地菩萨也。」又《文殊般若经》曰:「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差别相。」云云于三昧中,遍知诸佛世界差别相,正与住定供佛同旨。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右章具三愿。「获陀罗尼」以上,为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一二三忍」以上,为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此下为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第四十六愿,「离生」者,离生死也。三乘行人,入于见道。因见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云:「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十方菩萨,以闻名故,皆证此离生之法。并得「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见前释。陀罗尼有四:㈠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㈡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㈢咒陀罗尼(又咒陀罗尼,有五名。据《秘藏记》意,五名者:⑴陀罗尼,⑵明,⑶咒,⑷密语,⑸真言。陀罗尼者,佛放光时,光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持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此方咒禁法相似,故曰咒,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之言,真实无虚,故曰真言。)。㈣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十方闻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故云「获陀罗尼愿」。
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清净」者,无染无著之本然。「欢喜」者,适悦在心,寂灭为乐也。「平等」者,浅言之,则为离诸高下、深浅、大小、亲疏、智愚、迷悟种种差别,曰平等。进言之,则真如周遍,万法一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又曰:「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若闻阿弥陀平等意业,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盖谓十方大士,若于阿弥陀如来,睹相、闻名、见光、知意者,皆入如来之室。以闻名故,得毕竟平等之业。与此项之「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全然一味。以闻名故,得住平等法中,即住于诸法实相也。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平等觉。故知十方大士,闻佛名号,至心信乐,以平等心,念平等觉,如是安住,亦是「得平等住」之义也。此一句佛号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即是诸法平等体性。但能念念相继,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故曰「得平等住」。如是心行,是菩萨行,辗转教授,同归极乐。普惠众生真实之利,故曰「修菩萨行」。如是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故云「具足德本」。如《会疏》曰:「㈠菩萨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㈡选择摄取果号,能流出六度万行,为众德本原(此乃以持佛号为德本),故名德本。」
「一二三忍」。忍者,安忍也。《魏译》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法忍」者,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大乘义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此上法忍,诸家之说不一,有深浅之别。例如《仁王经》明五忍:㈠伏忍,㈡信忍,㈢顺忍,㈣无生法忍,㈤寂灭忍。《仁王经私记》云:「初地、二地、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无生忍。十地、妙觉,得菩提果,名寂灭忍。」古注经家中,有认为伏忍、信忍、顺忍,即本经之三忍者;甚至有以最初伏忍上中下三位,为本经之三忍者。盖皆不许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应时即得一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也。但据经文,此三忍中,包括无生法忍,实无可疑。《魏译》第三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宋译》文:「闻我名者,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愿文中之第三法忍,决定是无生法忍也。又据《论注》曰:「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至七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又曰:「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又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毕竟得平等口业。」皆是闻佛名号,得证无生法忍之明证。
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真智安住于无生无灭之实相理体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又《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又《楞严经长水疏一》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宋译》曰:「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释曰:「既云无功用,知证第八地。」故知本经之第三忍,即《仁王经》之无生法忍。若据望西师意,则位当八地也。
望西曰:「问:以闻名力,岂得无生?答:佛愿力故。如《十住论》云:『过去无数劫,有佛号海德。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皆从彼发愿,闻名定作佛。』」上之论证,妙显他力,佛愿加被,使闻名者,证无生忍,定当作佛。且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例如《涅槃疏廿》云:「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深能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意为:闻后能深思惟,并如说修行,始能得生生不堕之益。可见闻之一字,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于耳也。
今愿文之「一二三忍」,实即本经《菩提道场第十五品》中之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无量寿经钞五》曰:「㈠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㈡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也。㈢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此三忍当于第十五品中详论之。
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愿曰:「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不退转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鞞跋致(详见前注)。盖以菩萨行愿,难发易退。据《仁王经》别教之信位菩萨,名为轻毛菩萨,随风东西。又南本《涅槃》曰:「无量众生发阿耨菩提心,见少违缘,于阿耨菩提,即便动转。如水中月,水动即动。」又喻曰:譬如鱼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鲜。如庵罗树,花多果少。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故云:「鱼子庵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又《十位菩萨断结经》(节录):「时舍利弗告来会菩萨:我曩昔,或从一住进至五住,还复退堕而在初住。复从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经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又《宝雨经》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国有佛名释迦牟尼。若诸有情闻彼名,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由彼如来本愿力故。
」古代澄宪师赞此愿为「释尊五百大愿之中,最胜愿也」。可见两土导师同发此最胜之愿,正是「一路涅槃门」也。盖以无量菩萨,未到不退之位,虽极勇猛,如救头燃,但以障缘竞来,屡屡退转。遂令学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弥陀因地悯其勤苦,发无上愿。以佛威德,令闻名人,即得三忍,证不退转。原在退位,乘佛愿力,唯进不退,疾至菩提,实为大庆。又《会疏》曰:「谓难思愿力,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时具足故。」深显弥陀一乘愿海、究竟方便之妙用。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又《小本》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会疏》曰:「谓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称名时,名义不离,自得此等德。」可见凡闻名者,但能信愿持名,亦悉能现证不退。弥陀一乘愿海,妙德难思。六字洪名,究竟方便。四十八愿,愿愿摄众生,愿愿显真实。分之则为四十八,合之则为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