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一)

发布时间:2024-08-04 01:33:39作者:药师经全文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四卷)

前文第三卷当中,世尊细致入微地演说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和“七大”本来虚妄,本来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尊者以及法会大众,承蒙世尊的慈悲开导,都有所觉悟。其中,阿难尊者在声闻乘如实得证了“初果须陀洹”,又在大乘教法当中“明心见性”,成长为一名菩萨,并发起了极为广大的菩提心。

但是,其中的甚深法义,例如:此“如来藏妙真如性”究竟是如何“含吐十虚”的,等等,不要说阿难尊者,即便是法会当中的大阿罗汉们,也难免心怀疑惑呢。

于是,带着这些疑惑,佛陀十大弟子当中“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代表大阿罗汉们,向世尊请法: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这时,富楼那尊者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按习俗坦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掌,恭敬地向佛说道:具有广大威德的世尊啊!您无比善巧地为一切众生,层层深入地演说了如来所觉悟的第一义谛之妙法。”

【大威德世尊】如来具备大威严,能够摧伏一切众生;又具备大德行,能够救度一切众生。故称为“大威德世尊”。

【敷(音:夫)演】宣说,演说。其中,“敷”既有“宣布”的含义,还有“铺陈、展开”的含义。

这是富楼那尊者对于世尊发自内心的赞叹,的确,所谓“第一义谛”以及“诸法实相”等等,唯有如来透彻觉悟。而宣说如此妙法,也极为困难,诚如《法华经》所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所谓“诸法寂灭相”,直指一切万法本是大涅槃,本来寂灭。也就是本经所开显的,“五阴”等等一切法,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宣说这样的不可思议之妙法,唯有如来及大菩萨可以胜任。

对于二乘圣者来说,就算是被誉为“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也无力宣说如此法门。不仅无力宣说,甚至,尊者对此竟然颇多不解呢。

因此,如果您对于本经有许多不解之处,这不奇怪,只需要信任佛陀,信任“第一义谛”之妙法,耐心地慢慢学习,反复读念观察,您会发现,其中堪称是妙味无穷啊。

富楼那尊者继续说道:

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世尊您时常在说法弟子当中,把我推举为第一。”

“可是,如今我听闻如来您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音,就好像一个聋子,在一百步之外,聆听蚊蚋的声音一样。本来就听不见,更何况听明白呢!”

【逾(音:于)】超过,超越。

【蚋(音:锐)】吸血昆虫,长2毫米左右,黑色,透明翅膀,比蚊子小。

【本所不见,何况得闻】本来就听不见,更何况听明白呢。

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时常呵斥二乘人智慧浅薄,说他们面对着大乘教法“如聋似哑”。在富楼那尊者这个比喻当中,“聋人”比喻声闻人缺少信解实相的智慧;“逾百步外”比喻声闻人距离“第一义谛”之佛慧很遥远;“蚊蚋”比喻“第一义谛”之法极其微妙;而“本所不见,何况得闻”则直说结果,那就是,声闻人听到了佛陀如此微妙之法音,却和没听到是一样的,又哪里会听得明白呢。

实际上,咱大家念经时也是如此,许多时候,咱一边念,一边听,一边就懵懵懂懂地滑过去了。念完了以后呢,哎,就和没念一样,完全不明白经文咋回事儿,也几乎没啥受用。这就叫“有口无心”,也叫“有耳无闻”。

——为啥会这样呢?

答:心思粗乱的缘故,观慧不具备的缘故啊。心思粗乱则会一边念经一边打妄想;观慧不具备,则听而不解义,必然枯燥乏味。这样念经是不合格的。

声闻人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心思并不粗乱,可是他们“定多慧少”,心如枯木,贪住于无为,不具备“妙分别”的大乘智慧。《大般涅槃经》等佛经说过,声闻人“定多慧少,不见佛性”。

其中,也包括大阿罗汉在内,虽然他们已经证悟了“空性”,具备了五眼六通,出离了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就真实觉悟来说,他们尚未做到“明心见性”。

以了不起的大迦叶尊者为例,他是世尊座下弟子当中的“头陀第一”,是苦行卓绝的大阿罗汉,具备不可思议的神通与种种功德。不过,直到灵山会上,世尊手拈金莲花出示大众,迦叶尊者才在世尊的加持下,借花明心,以般若智慧返照而“明心见性”,直接成长为大菩萨。

如有些大乘经典所说,大阿罗汉一发菩提心,即是“八地菩萨”,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明心见性”才能够自然发起真实菩提心。那么,在“拈花微笑”之前呢,迦叶尊者当然也听到过大乘教法,不过,那时,尊者或许还“如聋似哑”呢。

此时的富楼那尊者也是一样,他还对于“第一义谛”存有疑惑。尊者继续说道: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佛陀虽然宣讲得清晰明了,让我除去了许多疑惑;但是,如今我仍然没有能够通达这些法义,尚未到达完全没有疑惑的地步。”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世尊,像阿难等人,他们虽然已经开悟自性,但有漏习气还没有断除。而我们这些法会当中,已经得证阿罗汉,登无漏果位的人,虽说已经断尽了各种有漏烦恼,如今听到如来的法音开示,却仍旧难免陷入疑惑当中。”

【习漏】指六根当中潜藏的有漏习气,也泛指三界的八十一品思惑。

什么是“有漏习气”?也就是六根攀缘六尘的习惯性。这个攀缘可以很微细,令人难以察觉,无法自制。六根会攀缘六尘,就叫做“有漏”,一切凡夫都是如此。甚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和三果阿那含虽然降伏了凡夫粗重的“有漏习气”,据《金刚经》来说,他们“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但其实,他们并未完全做到,他们在微细处还潜藏有少许攀缘心,尚未到达“无漏”。完全超越对于三界境界的攀缘,那是阿罗汉的功德,那才叫做“无漏”。

【纡】曲折,萦绕。引申为“陷入”。

【疑悔】就是指“疑惑”。也就是一会儿相信,一会儿又怀疑,犹疑不定。

那么,富楼那尊者的疑惑到底在哪里呢?尊者继续说道: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世尊,如果世间的一切六根、六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是清净本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怎么会忽然发生了山河大地等等各种有为境界相呢?而且它们不停地迁流变化,遵循着成、住、坏、空的次序,不断地循环往复呢?”

【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不停地迁流变化,遵循着成、住、坏、空的次序,不断地循环往复。

其中的“次第”,往小处说,叫做“生、住、异、灭”,往大处说,叫做“成、住、坏、空”。山河大地以及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这个规律,而不停地迁流变化,周而复始。

富楼那尊者的疑问,乃是声闻人的通病,以为在“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之外,另外有一个清净本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他们仍旧以为,“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是实有的,这就叫做“法执”。他们还以为,在“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之外呢,有一个东西叫做“涅槃”,这还是“法执”。他们这些大阿罗汉,自以为已经摆脱了“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之生死轮回,到达了不生不灭的“涅槃”。依据《圆觉经》,学过的人就会知道,他们还在“我相”当中。当然,这个属于“法我相”,而非“人我相”。

所以,《法华经》等经典当中,把声闻人所到达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说那只是“化城”,是如来给他们提供的暂时休息之场所,而不是真正的“宝所”,不是如来的“大涅槃”。

声闻人尚未觉悟到,一切生灭之现象,恰恰彰显了法性之无生无灭、不断不常。在生灭现象之外,别无“不生灭性”可得,即别无“涅槃”可得。

其实,所谓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在六道众生看来,就是真实场景,其中充满着万千苦乐;在声闻人看来,就是“涅槃”之外的三界之生死轮回;在大菩萨看来,却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种种幻化,无有真实。在佛陀看来呢,全然一个圆满法界,平等一如之大涅槃。

——大家所见为何不同?

答:莫忘了,“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偱业发现”而已呀。只因心不同,量有别,业力万千,所见自然不同。如果有人能够业尽情空,造作皆无,人法双亡,自然归于本来,普见万法皆大涅槃,如此之人,名为诸佛。

接下来,富楼那尊者还有疑问: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另外,您还说地、水、火、风等四大,它们的本性圆融无碍,周全遍满整个法界,本来就是湛然不动,不生不灭的。”

“世尊,如果地大之性遍满法界的话,怎么能够同时容纳水大呢?如果水大之性遍满法界的话,火大就没有办法产生了。如何才能知道水大和火大,这两种特性都是遍满整个虚空的,而不会相互冲突呢?”

“世尊,地大的特性是障碍不通,而空大的特性是通畅无碍,这两者怎么会同时周全遍满整个法界呢?”

【不相陵灭】不会相互冲突。或者,不会相互取代。“陵灭”是“交替”的意思。

表面上来看,地大的“坚凝”之性与水大的“流动”之性是冲突的;水大的“湿润”之性与火大的“暖热”之性是冲突的;地大的“坚凝”之性与空大的“通畅”之性还是冲突的。

那么,它们怎么会共处在整个法界当中呢?

答:手心和手背是相反的,相反就是一种冲突,可它们竟然是同一只手。爱和恨是相冲突的,可是,亲人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既有爱又有恨的,那才叫做“家”。优点和缺点是相冲突的,可是,它们往往同时具备在某个人身上。

再说古老一点儿,中国人老祖宗的智慧,都来源于“阴阳”,“阴”和“阳”就是相冲突的,可是,它们无处不在,同处而相互制衡,相互变化,演变出一切天地万物。

倘若执着于四大之性是实有的话,那么,就会发生这个疑问,这还是内心的“法执”在搞怪呀。

富楼那尊者继续说道: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

“而我却不明白这些法义的来龙去脉,但愿如来能够以大慈悲心进一步宣讲,解开我和在座大众心中的迷雾。”

【是义攸往】这些法义的来龙去脉。“攸往”是“去向”的意思。引申为“来龙去脉”,或者“前因后果”。

富楼那尊者虽然相信佛陀前文的开示,但是,却不明白其来龙去脉,没有真正理解其奥妙之处。所以要替自己,也替大家向如来请法。

请法之后,还要五体投地礼拜世尊,极为恭敬。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富楼那尊者这样请问以后,五体投地礼拜佛陀,以恭敬心渴望着如来最究竟的慈悲教诲。”

为何富楼那尊者如此敬重如来?因为,正等正觉者出现于世极为难得,还因为诸法实相通常并不是自己可以独立觉悟的,那需要佛陀的教导。

在如今,能够敬重并虚心学习佛陀教法的人,尤其是学习大乘经论的人,就是在接受佛陀的教导。他们堪称是最富有者,必将得以开发无尽的自性宝藏,也将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如何把握自己的未来呢?持戒、习定、学经,时常回向发善心和善愿。以戒、定、慧的功德之力,善心将会延续到未来世,善愿也将会在未来世得以实现。

在所有的善心当中,平等心和慈悲心最可贵;在所有的善愿当中,成佛度众生之愿最可贵。

下面,对于富楼那尊者虔诚的请法,世尊予以慈悲地回应: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尊者,以及法会当中所有已得漏尽解脱,到达无学位的阿罗汉们:”

“今天,如来将为法会一切大众,平等宣说殊胜法义当中的最胜妙义。让你们当中的定性声闻,以及一切尚未证得人、法二空,却能够发心回向大乘的阿罗汉们,等等,都能够获得唯一佛乘的本来寂灭之境地,那才是真正的‘阿兰若’,乃本性寂静之真正修行处。”

“现在请你们仔细聆听,如来将为大家解说。”

【胜义中真胜义性】殊胜法义当中的最胜妙义。

其中的“胜义”,是指前文所宣说的“五阴”等等一切法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此乃“第一义谛”之殊胜法义;而“真胜义性”,则指世尊即将要宣说的内容,也是对于富楼那尊者的回答,其中,世尊将会为大家详细解说世界的来历。

【定性声闻】指“定性阿罗汉”,也叫做“不回心阿罗汉”,他们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并到达了“偏真涅槃”,暂时不肯接受大乘教义,不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求证圆满佛果。直到入定期限满了,佛陀为他们说法,他们才会重发广大道心,成长为大乘菩萨。

【二空】“人空”和“法空”,也叫做“人无我”和“法无我”。阿罗汉只证得了“人空”,而尚未征得“法空”,所以叫做“未得二空”。

【回向上乘】指“非定性阿罗汉”,也叫做“回心阿罗汉”,他们在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因为宿世种有大乘善根,所以能够回转声闻乘的“出离心”,向往菩萨乘的广大“菩提心”,进而求证无上菩提。也叫做“回小向大”,回转小乘向往大乘的意思。

【一乘寂灭场地】唯一佛乘的本来寂灭之境地。

表面上看来,佛法有三乘(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大乘菩萨乘),或者有更多乘之说;但是,究竟说来,唯一佛乘,其余皆是善巧方便。而且,一切善巧方便之佛法,最终殊途同归,都归于唯一佛乘,简称“一乘”。

如何是“唯一佛乘”?答:诸法本来寂灭,无有生灭可得,常住大涅槃。故名“一乘寂灭场地”。

有人问:那生死轮回当中,生生灭灭的是什么?答:梦幻泡影,无有真实。一旦觉悟生灭中有不生灭性,则知生死轮回亦常在大涅槃也。只此“不生灭性”,假名为法身,为一切生灭之基石。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此“圆觉妙心”即是不生灭性,即是法身。透彻地觉悟它,即是诸佛。

【阿练若】也叫做“阿兰若”,意思是“寂静处”,特指远离喧哗的山林寂静之处。佛陀要求出家弟子们要在“寂静处”修行,至少离开村落几里之外,鸡犬和放牧等等声音听不到了,才适合禅修。这样的修行场所,就叫做“阿兰若”。

【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才是真正的“阿兰若”,乃本性寂静之真正修行处。

就客观环境来说,“寂静处”才是“阿兰若”,才适合修行。就内在智慧来说,“一乘寂灭场地”,或者说本性寂静,才是无处不在的“阿兰若”。如果有人能够随处觉悟不生灭性,那么,对他来说,处处皆是道场,所谓“菩萨常在道场”也。

因为富楼那尊者是代表漏尽阿罗汉们来请法,所以,世尊也面对他们来回答。但是,世尊说得很清楚,今天是“普为此会”来宣说究竟妙义的,也就是说,一切有缘参予《楞严经》法会的众生都在此列,甚至,也包括咱大家。因为,咱们学习《楞严经》,也是楞严法会的某种延续。

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富楼那尊者等阿罗汉们,恭闻佛陀法音,都默不作声,静心听法。”

【钦】恭敬,仰慕。

于是,世尊来解答富楼那尊者的提问: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佛陀说道:富楼那,就像你所问的那样,在‘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清净本然当中,怎么会忽然发生了山河大地等一切迁流变化的有为境界相呢?”

“难道,你从来没听过如来宣讲‘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法义吗?”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性觉”是妙而明,“本觉”是明而妙。

不过,“性觉”和“本觉”并不是两个,它们同是“本性之觉”。两句合在一起,意思就是说:“本性之觉”乃是明而妙,妙而明。

——其中深意何在?

答:“明”是明了,“妙”乃圆融一味,难分彼此,故不可思议。换句话说,“本性之觉”是在“明了”之时,不会失去“圆融一味”;在“圆融一味”当中,也不妨碍处处“明了”。

“明了”则一切法千差万别,历历分明;“圆融一味”则一切法无非“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此清晰而透彻地时时觉悟,那才是“本性之觉”。

从“本性之觉”来观察,富楼那尊者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妙而明”的缘故,“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不妨忽然显现,无生而生;“明而妙”的缘故,一切显现无非是“清净本然”,生而无生。更何须对立、纠缠于其中呢?

一般人总以为山河大地等等一切事物,都有个来处,都有个产生的过程。殊不知,即便有过程也是假象,它们是随着咱的心念而念念生灭的,刹那无有真实,正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起信论》上总结为“无明不觉生三细”。

随后呢,一旦万法现起,心就会攀缘境界,便会“法生则种种心生”,《起信论》总结为“境界为缘长六粗”。

下面几段经文,顺着富楼那尊者的回答,世尊将首先从总体上说明“三细、六粗”的发生情形,从根源上解答富楼那尊者的提问。

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富楼那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时常听您宣说此法义。”

虽然时常听闻,但富楼那尊者并未解义,或者说,解义有误。因此,世尊便进一步堪问,进行方便引导。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佛陀说道:你所理解的‘觉明’或‘明觉’,到底是把‘性觉明了’叫做‘明觉’?还是把‘性觉不明了’叫做‘明觉’呢?”

【觉明】就是指前文的“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此后的“明觉”也是相同含义,只是表述不同。

“觉明”可以理解为“性觉之明了”,或“本觉之明了”;而“明觉”可以理解为“明了之性觉”,或“明了之本觉”。

这是佛陀在勘验富楼那尊者对于“性觉”和“本觉”的认识,看他是否透彻。所问的意思是:“性觉”和“本觉”,在你看来,到底是“明了”还是“不明了”?

——有人说:这还用问嘛,当然是“明了”啦。

嘿嘿,恭喜您!您竟然和大阿罗汉富楼那尊者的回答完全一致。

请看富楼那尊者的回答: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富楼那尊者回答:如果把‘觉性不明了’叫做‘明觉’的话,则‘性觉’无所明了。”

富楼那尊者用的是反证法,他的意思是:“性觉”必然是明了的,所以,“性觉明了”才叫做“明觉”。多数人都会这样回答。

但是,问题在于,世尊所开示的“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当中,除了“明”,还有“妙”。富楼那尊者只理解了“明”是“明了”,却忽略了“妙”之“圆融一味”。

“圆融一味”的缘故,本无彼此之分,哪里有什么需要去“明了”的?又哪里有什么“不明了”的呢?

实际上,“性觉”和“本觉”,或者说“本性之觉”,再或者说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以及“妙明真心”,等等,它既不是“明了”,也不是“不明了”。

——为啥呢?

因为,“明了”是一边,“不明了”是另一边,两边皆非中道实相。中道实相者,不落两边,名之为“妙”。

是的,“性觉”本来明了,但它是“妙而明”,是圆融一味当中的明了。“本觉”也本来明了,但它是“明而妙”,是明了的同时,不会失去圆融一味。

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些仅仅当做是“理论分析”,所有的关于“佛性”之观察和实修,关于“法身”之实证,都离不开世尊的这句开示:“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请大家仔细体会其中妙义。

接下来,看看世尊如何引导富楼那尊者,让他了解“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真正含义: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佛陀说道: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性觉’无所明了,就等于没有了‘明觉’。可是,你是否知道,一旦‘有所明了’,就已经不是‘性觉’和‘本觉’了;而‘无所明了’呢,又失去了‘明了’,成了‘无明’,‘无明’更加不是本然的‘觉湛明性’了。”

【有所非觉】一旦“有所明了”,就已经不是“性觉”和“本觉”了。

为什么?因为,一旦“有所明了”,也就有了“能明”和“所明”的对立差别,就不再“圆融一味”了,不再“妙”了。

【觉湛明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即“性觉”和“本觉”,等等。

到这里,世尊就明说了,“性觉”也罢,“本觉”也罢,“觉湛明性”也罢,等等,既不是“有所明了”,也不是“无所明了”。言外之意呢,它是“妙而明,明而妙”的,故名“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于是,富楼那尊者的问题:“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就找到了根源,啥根源呢?

就来源于尊者的“错认”。和咱大家一样,富楼那尊者也认为“性觉”和“本觉”必然是“明了”的,而不是“不明了”的。这就是“错认”,就是无始无明。

于是呢,顺着这一念无明错认,它就会催促着“性觉”去“明了”——这就形成了“能明”;有了“能明”的同时,万法唯心的缘故,不可思议的心自然会显现出相应的境界,来回应它,便形成了“所明”。

依据《大乘起信论》,富楼那尊者认为“性觉”必然是“明了”的,这个“错认”就叫做“一念不觉有无明”。紧接着,既然有了无明,自然就会“无明不觉生三细”,随着这个“错认”,同时显现了三种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和境界相。

其中,“无明业相”就是这个“错认”,认为“性觉”必然是明了的;“能见相”就是由“错认”催促出来的“能明”;“境界相”就是相应而显现的“所明”。

于是,世尊来总体解答“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正因为你们错认‘性觉’和‘本觉’必然是‘明了’的,这个错认造就了你们虚妄的‘明觉’。”

“‘性觉’与‘本觉’当中本来没有‘所明’的境界,却因为虚妄的‘明觉’而建立了‘所明’。‘所明’既然已经虚妄建立,相应地就会同时发生你虚妄的‘能明’。”

“就这样,在本来没有同异差别的‘本性之觉’当中,猛然形成了‘所明’和‘能明’的对立差别。”

【妄为明觉】造就了你们虚妄的“明觉”。

这个“明觉”就是指富楼那尊者认为“性觉”是“明了”的,而不是“不明了”的。这是对于“性觉”和“本觉”的错认,所以叫做“妄为明觉”。其实,它就是无明。

这也就是《起信论》所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其中“妄为明觉”即三细当中的“无明业相”,“因明立所”之“所明”即三细当中的“境界相”,“生汝妄能”之“能明”即三细当中的“能见相”。

其中呢,“境界相”就会演变为富楼那尊者所问的“山河大地”以及虚空,等等。关于其具体演变过程,世尊后文,在“三种相续”当中,将会详尽解说。

下面,接着“三细”,还会发生“六粗”,所谓的“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一切众生和尘劳烦恼等等,都是随着“境界相”而陆续发生的。

对此,世尊概要解说如下:

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在‘所明’之境界相当中,既有境界之间的差异——‘异相’,也有不同于境界差异的部分,便在‘异相’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差异的‘同相’——虚空。”

“虚空之‘同相’和境界之‘异相’一旦显现出来,以此为基础,就会建立出‘无同无异’的芸芸众生相。”

“像这样在‘能明’和‘所明’之间不停地扰动,相互间对立久了,就会发生疲劳。疲劳久了,就会发生六尘境界,而陷入自相浑浊当中,并由此而引起种种尘劳烦恼。”

【异彼所异】不同于境界差异的部分。第一个“异”是“不同于”,第二个“异”是指“境界差异”,即“异相”。

【因异立同】便在境界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差异的“同相”——虚空。其中,“异”是指境界和境界之间千差万别,即“异相”;“同”是指虚空的等无差别之普遍性,名为“同相”。

【同异发明】虚空之“同相”和境界之“异相”一旦显现出来。

【无同无异】以此为基础,就会建立出“无同无异”的芸芸众生相。

——众生之间为何是“无同无异”?

答:众生的相貌、业报等等千差万别,在这方面叫做“无同”;可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知觉性”,在这方面,叫做“无异”。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此而引起种种尘劳烦恼。

在这里,世尊并未详细解说,其实,就是指《起信论》当中的“境界为缘长六粗”。这“六粗”分别是:

第一、智相:对于“境界相”而发生的“分别了知”,“智”就是“知”。

虽然叫做“智相”,但其实,这恰恰是通常所说的“识”,分别了知的缘故。

第二、相续相:在“智相”的基础上,“分别了知”之心念相续不停,迅速地起起灭灭,于是便产生了苦乐等等感受,住持生死转变,故名“相续相”。

据《起信论》,“智相”和“相续相”属于“意根”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的范畴。憨山大师将其解说为“法执”。

第三、执取相:在“相续相”的基础上,从念念苦乐分别当中发生执着,我执明显发生,贪住于苦乐境界,名为“执取相”。

第四、计名字相:在“执取相”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并执着于虚假的名字与概念,还有理论和观念,等等。

据《起信论》,“执取相”和“计名字相”属于“分别事识”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六“意识”之范畴。憨山大师将其解说为“我执”。

第五、起业相:以“计名字相”为基础,执着持续加深,就会为了某个执着而发动身、口、意三业的造作,这就是“业”,故名“起业相”。

第六、业系苦相:有了“起业相”之后,“业”就形成了,将来必然会随业受报,而身心不得自在,故名“业系苦相”。

据《起信论》,“起业相”和“业系苦相”同属于前六识的范畴,造业的时候,由“意识”发动,带动前五识一起造作。受报的时候呢,六识也会一同受报。

以上,世尊概括地阐述了“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根源,那就是所谓的“性觉必明,妄为明觉”。错认为“性觉”一定是明了的,便会在“清净本然”当中催生出虚妄的“明觉”。并由此发生“所明”和“能明”,辗转演变为山河大地以及芸芸众生,等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