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对《普贤行愿品》生起信心和受持,功德无法计算!
发布时间:2024-06-27 01:33:32作者:药师经全文
今天这堂课主要讲《普贤行愿品》的功德,相信很多道友听后一定会产生极大信心。我本人也是这样的:以前虽然知道《普贤行愿品》在藏地备受重视,开法会时经常念诵这部经,但由于它的文句特别难懂,除了后面几个偈颂以外,很多偈颂都很难解释,所以并没有特别重视它,后来我听法王讲了两次《普贤行愿品》,尤其是听法王讲了《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后,自己才对此法门生起了极大信心。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力量。以前法王说过,每天上课时不管散乱与否,至少能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这就是一种殊胜的功德。我觉得法王讲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没有大众的共修,很多人不一定能坚持这种善行。比如今天是星期天,虽然我很想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可是白天忙来忙去,一直没工夫念,到了晚上睡觉时就会想:唉,今天太累了,算了,明天再念吧。很多道友也有这种情况。所以,从长远来看,共修的力量确实远远超过个人修行。如果是个人修行,一两天精进是可以的,而且独自念经感觉很寂静,似乎永远坚持下去都没有问题,但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去了。我以前发现过这种情况,有些居士离开了佛教的团体,后来他们闻思修行的力量非常微弱。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要重视共修。
大家应该认真看《普贤行愿品》,要对其中所说的功德生起诚信。法王如意宝再三讲过,《普贤行愿品》是佛菩萨的金刚语,这里面的说法是非常了义的,只要念一遍必定会获得如此功德。如今我们获得了难得的人身,应该努力修持《普贤行愿品》,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下面开始讲课。
乙三(后行以宣说功德而结尾)分二:一、现世果报;二、来世果报。
丙一(现世果报)分四:一、获得殊胜福德;二、速见如来等利益;三、获得等同普贤菩萨之功德;四、净除业障。
丁一、获得殊胜福德: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为了凸显《普贤行愿品》的功德,这个偈颂列举了两种作为对比的功德:
1。十方无量刹土中遍满如意宝、金、银、玛瑙、珊瑚、宝石等珍宝,将这些珍宝在一切佛刹微尘数劫中供养十方三世一切如来。
2。以人、天、龙、夜叉、罗刹界的妙衣、伞盖、胜幢、鲜花、宫殿、车乘等最殊胜、最悦意的资具,在一切佛刹微尘数劫中布施一切人天众生。
这两种功德之量是无法计算的,从供养或者布施的对境、时间、物品来讲,都如同天文数字般广大。当然,我们不可能真实做到这两种善法,这是假设在百千万劫中以无量庄严珍宝供养一切如来、以最殊胜的安乐布施一切众生。《法华经》、《百业经》等佛经中说,哪怕供养世尊微少物品,也会获得相貌端严、快乐幸福、无病长寿、不堕恶趣、永处善趣等功德。既然对一尊佛一次供养微少供品都有如此功德,那么在百千万劫对一切佛作广大供养或者对一切众生作广大布施,功德就更是无法想象了。
然而,与上述功德相比,下面的功德更大。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如果有人听到殊胜的普贤愿王后生起信心,对殊胜大菩提产生渴求心,这个人所获的功德远远超过前者。
人当中有两种类型:
1。一种人以前世的善缘,今生对善法很容易相信,一听到善法的功德就能接受。比如有的人以前对佛理懵懵懂懂,但后来一听善知识宣讲《普贤行愿品》,马上就生起信心:《普贤行愿品》的功德这么大,今后我一定要好好修持这个法!
2。另一种人因为累世流转三恶道,今生对恶法深信不疑,而对善法则不容易接受。
对于一般人来讲,不可能用无量珍宝作供养,只能供养一般的供品,不可能在无量诸佛面前作供养,只能在几尊佛像前作供养,而且也没有精力和时间作长期供养。但此处讲到,如果有人听闻普贤愿王后生起信心,对大菩提生起渴求心,功德已经远远超过了供养诸佛。这就是普贤菩萨的金刚语。在长行文中,对此有更为详尽的说明。
通过这两个偈颂,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信心、菩提心等内心的功德远远超过外在善法的功德。《中观四百论》也有这样的说法:“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若有众生因敬仰佛而修建佛塔,塔高与色究竟天相等,另有人调伏一个众生并使其发菩提心,佛说后者所获福德胜于前者。
现在很多人对外在的善法比较重视,当然这也非常好,造一座经堂、修一个佛塔、塑一尊佛像,这绝对是有功德的,我们也不能否认。但实际上,如果对《普贤行愿品》生起信心,对大菩提产生希求心,那么所获的功德绝对超过外在善法。
在佛教当中,内心的功德是最重要的。《华严经》云:“若见人中尊,求佛心决定,当知如是人,必获如来智。”意思是,如果有人见到世尊后产生了希求佛果的决心,当知这个人必定会获得如来的智慧。我们都知道,如来的智慧就是内心的成就,并不是外相上的东西。以前米拉日巴离开玛尔巴上师时,上师叮嘱他说:“你应该好好修行,要是修行获得了成就,这就是对上师的供养、对父母的报恩和对众生的利益。”玛尔巴上师所谓的成就,也是指内心的功德,并不是外在的身体能飞来飞去、语言能打动人,更不是身居高位、财富圆满。
以前有些道友在喇荣山沟苦行,这些人回到汉地以后,其中个别出家人成了大和尚,个别居士成了大老板,因为有了地位和人民币,所以他们自认为有所成就,说话和表情跟以前完全不同了,甚至以前吃饭是大口大口,现在吃饭也变成另一种方式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成就。按照大乘的标准,真正的成就是内在的菩提心成熟。对于有菩提心的人来说,有钱也可以,没钱也可以,有地位也可以,没地位也可以,因为他们内心已经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有些寺院的住持和尚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塑的佛像,这是我塑的菩萨像,我还准备修一座大雄宝殿,预算要投入三个亿。”修大雄宝殿当然功德很大,但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能给别人讲一遍《普贤行愿品》,不管是一百个人、十个人还是五个人听,只要让他们懂得《普贤行愿品》的意义,这个功德远远超过修大雄宝殿。
由此我也想到,通过讲经说法让众生懂得佛法确实是最重要的事情。法王如意宝一辈子最重视的就是讲经说法,甚至在文革那样的特殊时代,他老人家依然坚持讲经说法。喇荣附近有一个山洞,文革期间法王在那里为桑管家等三四个人传讲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时每天中午法王从山下赶着牛上来,桑管家等人从山上赶着牛下来,在半山腰的山洞会合后,一个人在外面放哨,其他人在山洞里听法王讲法。在另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山洞,这个山洞是在地上挖出来的,现在还剩一点痕迹,法王在那里给两个人也传讲了一部法。大家想一想:法王是那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只要有一两个人愿意听法,法王都不辞辛劳地宣说,可见他对讲经说法何等重视。
佛法的命根就是证法和教法。外在的经堂等虽然是三宝所依,但它们对佛法住世起不到根本作用,一旦人们心里没有了教法和证法,佛法就很难在世间延续下去。当今时代,由于教法和证法非常衰败,佛教徒的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人对教理一窍不通,修行也是盲修瞎炼,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在佛门是混日子。现在社会上流行“混”字,如:读大学成了混大学,上班成了混饭吃。有一个微博里说:高档车,70%的速度是用不上的;豪华别墅,70%的空间是空闲的;公务员,70%的都是混饭吃的……佛教徒千万不要变成这样,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每天不要把时间混过去。如果你有能力,一定要以佛法利益众生,如果没有能力,自己就要精进闻思修行。总之,只要自己的身体能承受,每天都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普贤行愿品》功德那么大,如果我们每天没有念修《普贤行愿品》,从某个方面来讲,自己的人身确实就空耗了。
丁二、速见如来等利益: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如果修持普贤愿王,就能恒常远离恶知识,永远离开一切恶道,很快见到无量光如来,在如来加持下具足普贤最胜行愿。
在这个偈颂中,讲了修持普贤愿王的几种利益。
1.恒常远离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印度一些大德的讲义说:站在大乘的角度,不仅外道徒和不信仰佛教的世间凡愚,乃至希求自利解脱的声闻缘觉都是恶知识,我们如果交往、依止他们,逐渐就会对大乘产生邪见、退失信心,大乘的善根就会被摧毁。
人是很容易受到朋友影响的。阿底峡尊者说,乃至获得一地菩萨前都可能受恶友影响。有些论师说,三地菩萨还会受恶友影响。这种说法应该是不了义的,三地菩萨绝对不会因恶友引诱而变坏。但凡夫人的确很容易被恶友影响。麦彭仁波切也说过,一个人的行为如何,从他交往的人就可以断定。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多念《普贤行愿品》,这样自然会断绝与恶友的缘分,自然会值遇善知识和志同道合的大乘道友,跟这些善友在一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利益众生,谈论的话题也肯定是善法。(昨天有两个道友经过我家门口,我用披单蒙着头跟在后面,他们一路上在说话,最后发现我的时候,他们惊讶地说:“……幸好我俩没说不好的事情!”)
我们应该观察自己交往的是恶友还是善友,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好人和坏人在一起,刚开始好人想把恶人提上来,结果好人却被坏人慢慢拉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在恶和善当中,恶的力量肯定大于善的力量。有些佛教徒就是如此,本来他们想度化一些恶人,结果不但没有度化恶人,最后反而跟恶人同流合污。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非常多。
2.永离一切诸恶道。世间有很多地狱、饿鬼、旁生等可怜众生,如果我们经常念《普贤行愿品》,就会远离这些低劣的身份。
法王曾说:“为什么我每天都念《普贤行愿品》?因为我担心自己堕入恶趣。从‘永离一切诸恶道’这句话,可以直接理解为,只要经常念《普贤行愿品》,以后就不需要再堕入恶趣。既然不需要堕入恶趣,那为什么不精进念《普贤行愿品》呢?”
在座很多人以前造了不少恶业,而且不管从内心的胡思乱想还是从身语的散乱状况来看,对自己的现状也特别失望。但实际上,只要这些人一心一意念《普贤行愿品》,一定会摧毁转生三恶道的种子。所以,道友们应该精进念《普贤行愿品》。
3.速见如来无量光。如果今生好好修持《普贤行愿品》,临终就能见到被无数比丘菩萨围绕的无量光如来,如来会以金刚语赞叹自己:“善来,善男子……”,之后自己会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见到如来是非常荣幸的,这不是世间人赚到大钱、遇到好友所能比拟的。如果临终时见到阿弥陀佛的尊颜,所有的罪业就能得以遣除并往生极乐世界。很多佛教徒的心愿就是获得解脱,既然依靠《普贤行愿品》能面见阿弥陀佛并往生极乐世界,那我们为什么不精进修持此法呢?
许多前辈大德都非常重视《普贤行愿品》。唐朝的时候,师子国有一个叫僧弥伽多罗的高僧,他是证得三果的圣人。僧弥伽多罗来到中国后,见到有人读诵《华严经》,他欢喜地说:“没想到此地也有《华严经》!相传在印度有人只是对此经作了称赞,此人洗手的水沾到虫子蚂蚁,它们命终都生于天上,何况受持此经的功德呢?”
藏地也有很多终生念诵《普贤行愿品》的修行人。去年,我们学院有一位叫丹珠的老喇嘛圆寂了,他生前念了六亿遍观音心咒,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在座各位不一定能念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但只要每天坚持念诵,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读小学时住在一个老喇嘛家中,当时是七十年代,宗教政策还没有开放,但他一直坚持念诵《普贤行愿品》。每次念经前,老喇嘛都让我把院门关上,否则念经时如果有人闯进来,告上去以后他可能命都没有了。我记得很清楚,那个老喇嘛的院子里有一张破椅子,他的身体不是很好,腿脚也不太方便,但每天上午他都走到院子里,坐在破椅子上念《普贤行愿品》。因为每天不断地念诵,最后他的课诵集都被手指磨破了。
为什么汉地和藏地的很多大德特别重视《普贤行愿品》呢?就是因为依靠这部经典,能让人们远离恶知识,堵塞一切恶趣之门,很快见到阿弥陀佛。所以希望大家以后重视《普贤行愿品》。
丁三、获得等同普贤菩萨之功德: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修持普贤大愿的人能获得善妙的寿命和人身,此人不久会成就如同普贤菩萨一样的妙行。
如果一个人能听闻、思维、受持、读诵、观修《普贤行愿品》,这个人的生命在世间就是最殊胜的。为什么呢?从因方面看,获得人身后如果修持《普贤行愿品》,自己的人生就没有虚耗,所以是胜寿命。从果方面看,如果今生修持《普贤行愿品》,来世就会成为具足福报、所愿皆成、无病长寿、相貌端严的人,所以是胜寿命。
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和家庭没作出任何贡献,自己也没修持任何善法,这个人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念诵《普贤行愿品》,这种人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佛本行集经》中也有这样的说法:“若人寿命满百年,愚痴心恒生散乱,有能智慧及禅定,一日活足胜彼长。”(如果有人活了一百年,可是他们非常愚痴,经常处于散乱的状态,如果有人具足智慧和禅定,那即便活一天也胜过前者。)作为有智慧的人,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有时候看到世间人天天造恶业,我当面不敢说,但内心确实有这种想法:与其这样造恶业而活着,还不如早点离开世间。相反,每当看到行持善法的人,我都会觉得这种人即便活一天也是有意义的。我的老母亲经常说:“你会不会比我先离开人间?如果是这样,我不如早点死了好。”我就安慰她:“你不要这么消极,你现在每天至少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你获得人身还是有意义的,你要好好活着。”我不是故意对她说好话,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获得人身并且遇到佛法,这本来是非常幸运的,但很多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有眼前的事业成功,人生才算有意义,否则不如早点结束生命。其实这是一种愚痴的想法。这些人应该想想:自己离开世间后有没有解脱的把握?如果没有解脱的把握,还是应该继续活下去。否则,你离开世间后,也许会以业力投生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处,那就更可怜了。
只要我们不断地修持《普贤行愿品》,自己的生命就会越来越美好,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就普贤菩萨的妙行。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这就是自然规律。因此,大家要相信普贤菩萨的金刚语,相信前辈大德的教言,努力修持《普贤行愿品》。
在修持《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自己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短暂地修行几天,那不会有什么成果。现在个别人今天去一个道场看看,没有修出什么验相;明天去另一个道场,也没有什么感觉;后天再去一个道场……这样到处飘来飘去,最终一无所得。其实在修行过程中应该稳重,首先要通过观察选择具相的善知识,然后要长期依止善知识,不要经常变来变去。如果一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刚干几年又换一个工作,这样一直换来换去,人生有多少年可供折腾的?想在世间有所成就,尚且需要多年的坚持,要在出世间有所成就,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大家要定下心来,不要一直飘荡。实际上,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心,跑到哪里也不会有收获;如果佛法融入心,那根本不需要到处飘荡,即使住在一座破庙、依止一位没有名气的善知识,也能得到高深的境界。对于《普贤行愿品》,大家应该抱着有生之年不断修行的坚定信念。我们这里很多道友已经念了二十多年《普贤行愿品》,我相信他们以后不会放弃这种修行。而刚皈依、刚学佛的人则不好说了:今天听说《普贤行愿品》很好,说不定下课后马上要念一遍;可是一个月以后,他们也许就把《普贤行愿品》抛之脑后了,又选择一条新的“光明之道”,甚至把法本也供养上师。如果上师心胸比较狭窄,看了法本也许会昏厥。希望大家不要变成这样,应该长期修学《普贤行愿品》。金子不管到哪里都不会变质,《普贤行愿品》的价值也是如此,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所有大乘宗派的精华都包括在里面,希望有些人不要过分执著自宗,应该一心一意修持《普贤行愿品》。
丁四、净除业障: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以前由于没有智慧而造的极恶五无间罪,以念诵普贤愿王的力量一念顷就能消灭。
五无间罪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业是在深重的无明烦恼推动下造作的,它们是导致堕入无间地狱的恶业。在显宗当中,五无间罪是最严重的恶业。《大乘义章》中说:“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一、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三、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因名为无间。四、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旷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遍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
在五无间罪当中,后三种现在不容易犯:现在佛的色身不住世,所以不可能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只在佛住世时会出现,并且只有提婆达多那种与佛对着干的人才会造这种罪业,所以现在也不可能造这种罪业;阿罗汉在佛教果期比较多,现在已经非常少了,所以也不可能杀阿罗汉。(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阿罗汉。原来有一个道友说他“基本上”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我问他什么叫“基本上”获得阿罗汉果。他说:“因为我经常感觉没有烦恼,听说阿罗汉是没有烦恼的,所以我基本上得到了阿罗汉果位。”)现在能造的无间罪就是杀害父母亲。在现在的新闻里,不时报道杀害父母的恶性事件。按理来说,世间对自己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亲,所以杀害他们的过失也极其严重。
根据这个偈颂,如果有人造了五无间罪,只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这些罪业决定会灭尽。这一点还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因为按显宗自宗的观点,再没有比五无间罪更严重的罪业了,也没有清净这种罪业的办法,造此罪者死后将直堕无间地狱。
长行文中说:“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不仅五无间罪,入菩萨乘后如果犯了菩萨戒,入别解脱乘后如果犯了别解脱戒,没有入佛教的人如果造了十不善业,只要念诵《普贤行愿品》,所有的罪业都能灭尽。可见《普贤行愿品》确实是非常殊胜的忏悔文。
以前法王讲到《普贤行愿品》这个偈颂时,有一个叫嘎多的老堪布举手提问:“有那么简单吗?一个人把父亲和母亲杀了,然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罪业是不是就没了?”法王非常肯定地说:“是这样的,不需要观想等其他要求,只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以这个功德就能遣除罪业。”嘎多堪布又问:“既然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就能清净罪业,那人们是不是可以随便造恶业呢?”法王说:“这也不一定。有智慧的人在忏悔时具足四种对治力,由于具足返回对治力,所以也不会再随便造恶业。”
《华严经》是公认的了义经典,不是暂时引导众生的不了义经典,此经的观点是最究竟的。在座诸位当中,杀父杀母的人不一定有,但有些人造过接近五无间罪的恶业或者其他恶业。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每个人相续中肯定都有不少罪业。既然如此,那怎样才能在临死之前清净罪业呢?一方面要多念金刚萨埵心咒或者百字明,另一方面就要多念《普贤行愿品》,这样双管齐下是最好的办法。这里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诵此普贤大愿王”,罪业就能“一念速疾皆消灭”,并没有说一定要观想得清清楚楚,对于欲清净罪业者来说,这确实是很大的安慰。
当然,要想清净罪业,念诵《普贤行愿品》时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如果连信心都没有,那不可能清净罪业。不管修什么善法,前提都必须具足信心和智慧,有了信心和智慧才会圆满得到功德,如果缺了信心和智慧,修持任何善法都不一定成功。《涅槃经》云:“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永明延寿禅师也说:“若信而不解,则日夜长无明。若解而不信,则日夜长邪见。”所以大家要努力培养智慧和信心。
希望大家以后好好念《普贤行愿品》。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造过恶业,有些恶业是能想起来的,有些恶业是想不起来的。有些人即使今生没造过恶业,宿世肯定也造过恶业。尤其汉地大城市里的人业力很深重,仅仅为了吃饭就杀害了很多众生。如果临死之前,自己造过的恶业没有忏悔清净,那是非常遗憾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个人不精进念诵《普贤行愿品》呢?这次讲完《普贤行愿品》以后,我希望大家能发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至少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如果这样发愿并如实行持,临终时一定会清净一切罪业并顺利往生极乐世界。对每个求解脱的人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
——敬摘录于《普贤行愿品释》第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