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丨夫江仔的前生今世
发布时间:2024-05-16 01:32:21作者:药师经全文一
乍一看“夫江仔”三个字,给人第一感觉是与夫妇、江河和儿子有关,洋溢着和谐美丽、幸福安康和诗情画意,让人有一种迫切去追寻它前世今生的冲动。
但谁也没有想到它是一个有故事、有苦难历史的边远山区,是一个海拔1200多米高、地质条件差的贫困村,是一个世世代代干旱缺水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从未放弃,祖祖辈辈敢想敢干,像愚公移山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硬是将过去的“枯(哭、苦)江崽”建成解放后的“夫江仔”,现在又将改回“福江仔”。
据村里老人说:“福江崽”村名是从元朝末年沿用至清朝初期;晚清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个村因严重缺水而变得贫困落后,而改名为“枯江崽”;改革开放后至2014年前,村民大都外出务工,开始富裕起来,留守家中的妇女盼望外出的丈夫和村民生活贫困,儿时没有读什么书,没文化不识字,也不会写复杂的文字就改名“夫江仔”。2015年中央实行精准扶贫,驻村干部因户因人施策,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带领村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村民又要将“夫江仔”改为“福江仔”。
因此,这个村的第一个字的改变代表了夫江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偏远山区的百姓,用勤劳智慧和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将美丽的新农村建设推入新时代。
随着我们的深入挖掘和不断揭开夫江仔的神秘面纱,它犹如仙居山庄的真实面目逐渐被大家熟知。
夫江仔村毗邻广西全州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大庆坪乡,离市区100多公里,地理位置偏远,南与道州仙子脚镇毗邻,西与广西全州县白宝乡接壤,北有珠山镇、石岩头镇,北侧25公里为泉南高速,未通公路前从零陵区出发要半天多的时间才能到达该村。有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31户531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错落有致。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27年,现存建筑是清代晚期至明国,由18栋房屋组成,砖木结构,三级风火墙,硬山顶小青瓦,三进四开间,2万余平米;古官道、古石桥、古石碑保存完好。
现经精准扶贫,该村屋前溪水流淌,村路穿梭;屋后青山绿水,怪石林立,古树参天,成为绿色环保村,纯天然氧吧长寿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多人,97岁的老奶奶唐金花看见我们的到来,与年轻的村民抢着演唱山歌,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二
夫江仔有很多故事,村民随口就给我们讲了三个,第一个是神话故事,传说在夫江仔狮子氹后山的黄花岭上,有条狗婆蛇日食野果、夜饮甘泉、还偷吃了云母粉,修炼千年成精后,一直想飞上天去过神仙日子。一天,这条狗婆蛇抬头伸脚准备飞天时,被一櫵夫看见后大喊:“狗婆蛇要上天了,狗婆蛇要上天了!”附近的村民听见后也跟着大喊,喊声惊动了当地的土地爷,便立即上天报告玉皇帝大帝。玉帝派雷公电母等天兵天将在击打死狗婆蛇时,将狮子氹背后的山岭也击塌了几里。如今这里仍光秃秃,不长任何树木、杂草。
第二个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在夫江仔的故事。杨秀清是广西人,跟随上帝会头领叫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被封为东王。洪秀全攻克永安城,想从广西北上占领南京,就让杨秀清去攻下零陵后,取衡阳,长沙,岳阳,直捣南京。杨秀清领兵从广西全州出发,一天时间就打到零陵城下,因奈何不了零陵城就退回全州,从官道经过夫江仔时便命令队伍在此宿营。他获知当地有几个大地主,其中一个叫杨仁光住在村口,杨秀清就去找他筹响。杨担心家产被杨秀清全部收缴,就急忙躲进地窖里。杨秀清来到杨仁光屋前,见包了铁皮的大门紧闭,就腿踢了几脚,未踢开,后大声喊也喊不开门。
杨秀清就拿刀把门砍了三下,又将嵌在屋右边的条石砍缺一块。此时,杨仁光才胆颤的开门请杨秀清进屋。杨秀清在通过征粮和银子时,发现杨仁光太过精明,就告诫他:“做人莫耍巧,耍巧耍多了要吃大亏的。”
杨仁光听了杨秀清的教诲后,在乡里与人为善,遇到大旱,还施粥捐钱,老百姓都说他是活菩萨再世。
至今,杨秀清在夫江仔的临时住房右边条石上,还留有一个刀痕缺口,那就是当年杨秀清用刀砍缺的。
杨秘书讲的第三个故事是红军经过夫江仔的真实事情。那是1934年12月20日,一支20余人的红军队伍沿古道从道县到达零陵大庆坪乡枯江崽村,修整了几天后往井冈山方向奔去。红军虽呆的时间不长,但开展了亲民、爱民活动,宣扬了共产党、红军的革命宗旨、信念和铁的纪律;使夫江仔村的杨隆伦、杨惠柳、杨惠梧三人因当时生活艰苦,看见红军又是一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打天下的人民军队,就跟着红军干革命去了,结果三人至今杳无音信。
据村民讲述,这支部队是红五军团34师101团的一个杨营长带领的,在夫江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鸡相琢处打了一个胜仗。这件事有杨隆伦的儿子杨惠棉和孙子杨顺祥在场证实,他们还演唱了当年父辈们因生活困难参加红军时的歌谣:“几呀死(书名为蝉又名知了的叫声),叽叽叽;死地儿、死地儿,饿死也是死,打死也是死,与其在家饿死,还不如当红军替穷人打天下死,让穷人能过上好日子。”
杨隆伦的后人和杨惠柳、杨惠梧亲属问我们:村里的前辈跟红军走了,至今失去联系80多年,他们算不算红军,算不算烈士。
我们无法答复,只能安慰地说:他们的失联可能战死,或者已经不在人世;哪怕他们有没有走到胜利的终点,他们都是英雄,是你们村、你们族人的骄傲,值得我们敬佩。
村里的一栋老房子门前挂着一块新中国最早的光荣牌,也证实了杨隆伦三人跟着红军干革命去了。
夫江仔村是零陵区的西大门,往南走几十公里到达道县,再从道县往西走几十公里可到广西省全州县,有一脚踏两省(湖南、广西),双腿迈三州(永州、道州、全州三地)之说。一条青石板、小石子铺的湘桂古驿道,是零道(零陵、道县)通衢,南来北往(南通广东、广西桂林,北至邵阳、衡阳),商贾如云。红五军团第34师打散了的部队从道县沿着这条官道,经过夫江仔往零陵方向或井冈山方向去了。
这里还有他们的老祖宗在元朝末年避乱迁徙至此、晚清先辈杨茂公的繁盛和抗击日本鬼子兵败的众多故事,你如果感兴趣就亲自去村里游览聆听。
三
前面提起的古官道,它是夫江仔村过去连接南北,发展经济的交通要道。以前,零陵以北的人要去道县、江华、江永、广东、广西必定要经过这里。夫江仔是个大村庄,在青石砌成的古桥上盖了一座木制亭子,这座桥就取名“亭子桥” ;有人在桥上卖饭、茶水和日用品,为过往商贾路人提供歇脚和充饥服务。
夫江仔这段古驿道保存比较完整,有几百米长,立了三块石碑,建有四座古亭,尤其是进入山脚这段青石板路保存完好。一块是同治五年(1866年,距今153年)立的“修桥路碑记”,竖式而立,高1.5米、宽70厘米,帽檐成元宝形,字口很浅,不清晰,我们只看了前面的几排字和落款时间。另一块是光绪四年(1878年,距今141年)立的,横式而立;碑上面的帽檐成山字,两边雕刻龙头鱼身的鳌鱼,左边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右边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中间刻的是圆形寿字,帽檐刻有“重修亭子桥”五个字,右边起手刻有“恩流百尺”,左刻“名播千秋”,碑文内容大致为修路架桥,建亭子的捐款人名及金额。前面一段为序:枯江崽亭子桥,上通江、道,下抵永、衡。创自前人行旅,乐康庄之道。崩由洪水,过客多济涉之忧。余等自睹心伤,怵心动感,爰约同心,订立捐薄,蒙仁人君子乐解金囊,共成美举,自此恩垂永国,共除返旆之艰。从兹利普行人,永免望洋之叹。是为序。
这两块石碑相隔不远,离亭子桥很近。还有一块石碑是2013年立于村口的“捐资修建环村公路功德碑”,由两块石碑合成,高约178厘米,款2米,左右刻了一对联,上联为“建康庄道荫庇子孙”、下联为“筑环村路福泽后代”,其中这次促成“‘70年’我和我的祖国”——永州知名诗人作家写永州之零陵篇,到夫江仔采风的杨祝群,捐款5000元为村里修路搭桥,以表对家乡的支持、热爱和美好祝愿。
亭子桥全部是用青石建成,据石碑记载重修于光绪四年。宽约五、六米,高约四米,已干枯无水。据石碑记载:这座桥被洪水冲垮后,南来北往的行人都涉水而过,好心人慷慨解囊重修此桥。还有“夫江仔”村名有个江字,说明这条小河以前是有水的;也不知道什么原由和在什么时候没有了水,变成“枯江崽”。
石桥是由平整好的长方形青石搭建而成,桥身和石基都十分整齐稳健,桥北面的左下有一块石头上刻有文字,因时间久远和离开很远,分辨不清是什么字,桥南面右下弯弓处第四块青石上刻有一持剑武士,30多厘米的浮雕,雕刻手法简洁,线条流畅,像是斩龙武士,因为前面说了狗婆蛇飞天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击杀狗婆蛇的天兵天将的身形动作。
同行且酷爱书法收藏的刘劲明先生判断此桥重建时,有文字和图案的青石是被冲垮的老桥石料,因为现存石桥是光绪四年重修的,绝大多数青石是素砖,只有一块刻了字,一块刻有武士浮雕。由此推断以前的老桥青石上雕有龙、狮、吸水兽和力士等图案,且雕工精美,被洪水冲垮后散落在河道里,或被村民捡走,或被文物贩子贩卖出去。
亭子桥之外除了几处长满青苔的乱石,却再也看不出古道西风的痕迹。一度的繁华,被时间的推移、朝代的变迁而遗落在历史的身后。
四
“福、枯(哭、苦)、夫”三个字就是夫江仔村前世今生的真实写照。
夫江仔村最早叫“福江崽”。在元朝末年期间,夫江仔村民的老祖宗为避免战乱,隐居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世外桃源的幸福生活,才取名“福江崽”。到明万历年间,族人杨一明做生意发财后,与子孙逐年建起房屋院落;最早为八正八横,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
但在清朝初期发生一起火灾,将八横房屋烧毁;至清代道光年间,杨映茂通过勤劳致富,置办了良田数百亩,庄所10多座,成为当时的纳税大户。他与后人重建祖屋,将房屋全部建成外观高矮一致的正屋格局的古建筑群,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天,打开古建筑两边的巷子门,坐在堂屋里,清风徐来,十分惬意。
现在保存完整的祖屋是二进的,中间为天井,一条整块青石雕琢出来的门槛,见证了当年族人的大气与智慧,天井南北的窗户雕刻不同寓意的图案花纹,北边屋梁过道挡板雕有麒麟、兵书和宝剑。麒麟为中国传说中瑞兽,是神的坐骑,主太平祥瑞,含仁义美好,带丰年福禄。此雕件画面麒麟张目昂首口吐兵书宝剑,呼啸遨游,似福撒四海,犹送吉九州。雕件采用浮雕技法,雕工老道流畅,细腻精湛,大气开张,将麒麟龙首、糜身、牛尾鱼鳞.利角形象及大气磅礴神韵表现得丝丝入微。
南边刻的是凤与凰,寓意凤凰涅槃,获得重生之意,杨家祖先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返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而成为夫江仔村民世代遵循和追求美好生活,积极向上永不放弃地精神。
祖屋设有神龛,上面悬挂了一块金匾,书写了“升恒协吉”四个字,落款为光绪二十五年。是湖南省永州府军机处赵宜琛在杨映茂60岁生日时所题。赵宜琛,字憬玝,以贵阳进士来到零陵,自恨无学,特好士,勤于劝学。后屡任零陵、邵阳,知永州府、长沙
府。这充分说明福江崽村在这段时间威望很高,生活富足,知县赵宜琛才为其家族题匾褒扬,杨氏族人将其挂在厅堂,流传至今着实让祖屋蓬荜生辉了120余年,也证实了当年福江崽的兴旺。
据光绪四年立的横式石碑记载的村名字是“枯江崽”。这个名字也有一个爱情传说故事;相传一读书人路过此地,由于错过赶考时间,见此地风景秀丽,民风古朴,便在山中的一个岩洞内苦读诗书,渴了,喝山泉水,饿了,捡树叶吃。此事被村中一少女看见后每日为他送饭,两人便结婚生子。读书人废寝忘食的精神感动土地上报玉皇大帝,玉帝命太白金星点化他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而忘了结发妻儿。5年后,书生的妻子要去找丈夫,把孩子放在家里。告诉孩子如果想娘的时候,就站在江边望娘,如果江水干枯了,娘还没有回来,就一定客死他乡了。之后,孩子每天都站在江边望娘,一站一望很多年。一天江水突然断流,苦命的孩子也站在江边化作一块石头,后人为纪念孩子,将这条江取名枯江崽,到了清朝,又一个读书人路过这里,听了这个故事后,觉得枯不好听,就改名为夫江仔。花费了很多银两从山上引水下江,水流到江边口子就散开,就是不流进江里。
其实,村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缺水的,大概夫江仔村海拔120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我们从亭子桥下的地质来看,全是砂石,即使有水也都会渗进沙土里面去,是无法形成表面河流的,再就是是山洪暴发时,瞬间能形成短暂的河流。
这里曾是永州有名的“干旱死角”村,就是身强力壮的人往返几十公里挑水,也要费些劲,脱层皮;对身体不健全、五保老人,就只能依靠村民施舍几口水来维持生活,大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苦难。
当地流下一段凄惨的歌谣:“夫江仔人真可怜,挑担水来要半天,全家洗脸一盆水,洗后留着浇田土。”
过去,该村由于偏远闭塞,交通不便,物质财富贫乏,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而失去发展潜力,村民的社会地位也变得低下,该村青年男女的婚嫁处于不利地位,出现男人讨不进媳妇,女人嫁不出去,久而久之连老祖宗留下的祖业和家当都难以维持。
此时,枯江崽又叫苦江崽、哭江崽,大家因为贫穷落后而受苦痛哭不已。
上世纪60年代,村民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曾出现过闻名全国的水利“铁姑娘队”,让枯江崽老百姓的日子逐渐好了些。但由于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加上引水工程量大、资金缺乏,年复一年,枯江崽村干旱缺水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后的春风吹进了枯江崽村,政府修通了致富路,消除了村里与外界的隔阂。村民也纷纷外出务工,致富后回乡发展经济和盖起新楼房,老祖宗留下的祖宅逐渐空置荒废。
由于大多数青年男女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村里的老人每天都盼望夫君、儿子、亲人平安归来,留守妇女盼望丈夫衣锦还乡。就连杨隆伦的妻子周小妹——村里第一“军嫂”也在日夜守望丈夫早日回家。是她当年劝丈夫杨隆伦跟随红军干革命的,她当时说:“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参加革命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去做。”
杨隆伦有了妻子的支持,与侄儿杨惠梧(未婚)、杨惠柳(谈了对象未成)第二天跟着红军走了,至今未归;他的妻子一边盼望丈夫归来,一边把儿女抚养成人,苦苦的守望了近40年,直至1973年离世而去。
福江崽村改名夫江仔村,与村里妇女盼望丈夫归来的“夫”字仅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过去的枯江崽太贫穷,村民连饭都吃不饱而无钱送孩子上学,大家都没有什么文化,不习字、更不会写字,就嫌“福”和“崽”字笔画多、太复杂、不好写,就改成夫江仔,以求好记好写。
五
夫江仔缺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组时刻没有忘记,他们为了解决村里群众饮水、农作物浇灌问题,多次请水利专家实地考察,先后有上百名驻村工作队员为村里老百姓找水,是想尽了办法都未实现。
扶贫组在村中打了一口106米深的水井,抽出来的水浑浊苦涩,且水量不大,不能饮用,也无法灌溉,只能用来洗衣服、搞卫生。至2015年,村里仍有贫困户37户162人,夫江仔村被列为省精准扶贫村,解决水的问题成为扶贫工作重中之重。
驻村扶贫队员吃住在村,请来水利人员规划设计,多方筹资,最终与乡村干部群众一起翻山越岭,花了3年多时间,在深山老林埋设大口径水管3.9公里,修“三面光”水渠3公里,建大型水塔4座,铺自来水管道4公里,将邻村大坝岭的天然水源引进村。同时,修通村组道路,现在村民和外来的游客都能将车开到村民家门口。
夫江仔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但村里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年代古建筑群。扶贫工作队找准“写生经济”(吸引文人、书画家来游览入住采风写生)作为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并组织村民种植罗汉果,建立40KW光伏发电站;成立天牧养殖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和种植2000多亩杉树,使全村人均收入1.5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7.6万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2017年8月26日晚上,夫江仔村发家致富后,为了开发旅游、吸引游客和感谢党恩,举办了首届传统古村落文艺晚会,数千观众前来观看。2018年12月,通过政府申报,乡镇、扶贫组和村民共同的努力,夫江仔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将获得300万的专项保护修缮资金,以提高精准脱贫的高质量和精效益。
目前,每年来村休闲观光旅游的人多达6000人以上,夫江仔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福江仔”村了。
“今年过年大喜事,我们世代都缺水,居然喝上自来水……”。
“脱贫不忘共产党,通水全靠帮扶队,感恩奋进奔小康……”。
“福江仔”的村民纷纷开心地唱起山歌来表心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福江仔村,不但风景美,故事多,而且这里的人非常纯朴、厚道,只要你去就让你宾至所归……
[责编:严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