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读《金刚经》思解

发布时间:2022-10-15 17:06:42作者:药师经全文

  读《金刚经》思解

  刘先和

  我读颂《金刚经》多年,也写过多篇有关读经的感悟。但至今读经仍有许多地方不能深解,自知这是由于自己无明障重,小根小器所致,因这部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但我以为不解并不要紧,只要将不解之处揣在心中,处处用心,必会桶底穿破,自见一番天地。我多有如此体验,随拈几束告知同修,或许有助于人。尽管这其中的领悟并非透彻,也不一定准确,然而这种方法我以为确有可取之处。

  《金刚经》中说:“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对此我久思难解。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岂不怪哉!是神通还是其他?一日陪夫人进金饰店,夫人进店后在柜前观看各种饰品,我抬眼四顾店内,金碧辉煌,饰品更是琳琅满目,金光耀眼,使人眼花缭乱。此时我心中猛然生起久揣在心中的那句经言,哦,我明白此金饰店尽管品种无数,式样繁多,但我却皆知。何以故?戒指非戒指,故名戒指,项链非项链,故名项链,一切饰品都是黄金所作。佛观世界众生之心,岂不如我观见首饰店饰品一般。难怪《金刚经》中如是表述:“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

  佛在《金刚经》中多次说到,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也足以使人发楞。一部近万字的经典,怎么只要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便有无量功德,那么通篇经说了那么多的理义又有什么用?岂不是白说了。疑团放在心底,好几日都不能释怀。一日在诵《金刚经》时,疑团生起,带着疑团读经。读着读着心底忽然一亮。一部《金刚经》道来说去岂不全在一个相字上着力吗,佛与众生岂不恰如一相之隔吗。捅破这一层相墙,佛与众生岂不一体相通。展眼望佛学八万四千法门,其实也就是这个理,如来只不过变着各种法,通过各种比喻将这个理告诉众生。若是众生都能受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不与佛相同。难怪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如来确确实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金刚经》说:“若善男子善女子,能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此看来,受持读诵此经是能消业的,真能消吗?如何消?颇叫人有些费解。

  按佛理而言,有业即有报,业在未形成果报前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但佛为什么又教诲我们读此经能消业呢。这岂不自相冲突,自我矛盾吗?此疑久置心中放不下,时不时要从心底生起来,叫我思考。忽有一日心中一亮:业是什么,业是众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业相,生命是业,世界是业。若受持读诵此经,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得佛知见,业尚何存,岂不消也。此时也记起一句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来此教确是真谛。

  佛在《金刚经》中一再强调自己没有说法,也未得法,而且说他自己往昔在燃灯佛所也无法可得。这就有些使人犯难了:无法可得,何以成佛?佛在经中明明白白在向须菩提教授般若多罗密法,还叫其“汝当奉持”。然而又再三强调自己没有说法,而须菩提也一再呼吁自己无法可得。这实在有些叫人不好思议。

  一日与家人一道去郊外游玩,独自一人站在一山庄的草坪之中,近看草坪有如绿茵,抬眼看草坪前有一水塘,塘中有几只水鸟点水飞过,举目远望,山峦重迭,蓝天白云,虚空无限。这抬眼收目,一远一近,一高一低,真是一处一景,变化无穷,然自己那能见的灵性却始终未变,只不过境来应物、境去不留。这一悟顿时感到通体明亮,无拘无束,融入虚空,真乃不可思议。后来自己反思,此境此时有所得吗?实无所得。这真是得者不得,不得者得,得也不得。如来所教,确实是真实不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