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太上感应篇图说150:口是心非

发布时间:2024-09-24 01:34:05作者:药师经全文
太上感应篇图说150:口是心非

经文:口是心非。

【原文】

内外须如一,奚为瞬息更。

言甘虽似蜜,心刺却如荆。

使巧忘前约,趋炎背昔盟。

世间多此辈,岂独在朝绅。

注:心口如一者,君子也。其心不正,言亦不正者,小人也。人皆易辩。惟口是心非之人,外是君子,内则小人。以之事君、必不忠,事亲、必不孝,交友、必不信,临下、必不义。所谓人面兽心,如鬼如蜮者是也。世衰道微,端在此辈矣。

案:明僖宗时,有两朝士,一姓陈,一姓魏,文章皆擅声誉,相结为生死交,誓不相负。时魏阉弄权,虽荼毒缙绅,性颇爱才。闻二人名,使人示意招致,二人约曰:“功名小事,名节为重。切不可往。”陈忽自念,忠贤势焰如天,满朝求其一盼且不可得,今亲近於我,绝之必有奇祸。不若背魏往谒,庶得其欢心也。次日即修刺,亲造忠贤门求见。及入,而魏已先在座矣。两人相见,面俱发赤。魏谓陈曰:“昨日相约,故先来奉候。”陈答曰:“非兄相约,弟来久矣。”忠贤笑曰:“此时尚未迟也。”指魏谓陈曰:“此子与予同宗,适认予为祖,谦居孙列。予不喜得佳孙,而喜得交两名士也。”遂命治酒相待,出《持衡图》,令二人题咏。二人诗中极寓称赞之意,忠贤大悦。自是皆蒙宠用。而魏系义孙,尤见亲爱。相待既有亲疏,二人遂成吴越,口中虽照旧相好,心内各怀猜忌。后忠贤事败伏诛,二人参讦不留余力。怀宗初亦信之,及抄忠贤家,得《持衡图》,诗中有“天命属元勋”之句,帝怒召二人,责之曰:“尔系忠贤之党,今见忠贤势败,反戈相向,真口是心非之小人。而诗中作不道语,尤为大逆。”付法司立正典刑。

附:庾道季,困厄不第,病笃,设醮祈祷,梦神告曰:“汝平生为人,心口不同,自少及长,善功无一,罪恶已定,死在旦夕。佞神求免,得乎?”数日卒。(《桂香镜》)

刘安世先生,少慕司马温公德望,从之学。公教之以诚,令其恪守无妄。刘敬佩之。厥后历官台谏,遇事敢言,一时目为殿上虎。生平以大节自励,常曰:“我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公於地下耳!”卒为名臣,谥忠定。(《敬修编》)

附录:阴骘文四言诗(“不可口是心非”句)

事理所在,曰是曰非。口与心应,何分显微。倘或不然,巧为变机。外则面谀,中乃腹诽。一言甫出,寸衷已违。戒之慎之,忠信是依。诈虞悉泯,圣贤同归。(丹徒戴楫撰)

口之所说,宜与心符。心口如一,谁不我孚。中若叵测,话甚恬愉。此非论笃,实系矫诬。矫诬之术,人虽受愚。内省多疚,其可为乎?(承睦堂施重刊《阴骘文注解》)

【译文】

注:心口如一的人是君子。其存心不正,言语也不正的人是小人。人都容易分辨。惟有口是心非之人,表面上是君子,内心却是小人。他们来为君王做事,一定不会忠诚;事奉双亲,一定不会孝顺;交结朋友,一定不守信用;对待下级,一定不讲道义。所说的人面兽心,如鬼如蜮就是指这种人。世上道德衰微,起端在于这种人。

案:明熹宗天启皇帝在位时,朝廷里面两位士人,一位姓陈,一位姓魏,在文章上都有很高的声誉。

二人相结为生死之交,发誓不互相背弃。当时宦官魏忠贤玩弄权术,虽然残害忠良,但性格上特别喜欢有才华的人。他听到二人的名声,派人说明意思,想网罗他们。二人约定道:“功名是小事,名声气节很重要,万万不可前往。”陈某自己想道,魏忠贤的气势如天,朝廷里所有官员请求他看一眼尚且不能得到,他现在和我亲近,拒绝了他必然招致奇祸。不如背着魏某去拜谒魏忠贤,说不定可得到他的欢心。第二天陈某就写好了名帖,亲自来到魏忠贤门前请求接见。等进到家里而魏某已经先坐在座位上了。两个人相见,脸都红了。魏某对陈某说道:“昨天相互约定,所以今天先到这里等候。”陈某答道:“不是仁兄相约,弟已经来了很久了。”魏忠贤笑着说道:“这时还不算迟啊!”指着魏某对陈某说道:“这个人与我同是一个祖宗,刚才认我为祖父,谦虚地排行在孙子辈。我今天不是因得到好孙子而高兴,而是因为结交了两位名士而高兴。”于是,命令整治酒宴招待。魏忠贤拿出一幅《持衡图》,让二人在上边题诗。两人的诗中极力褒扬称赞魏忠贤,魏忠贤大为喜悦。从此以后都蒙受魏忠贤的宠爱任用。而魏某是魏忠贤的义孙,尤其被亲近爱戴。对待既然有亲疏之分,于是两人就有了嫌隙。嘴里虽然照旧相互友好,心里边各个怀有猜测忌恨。后来,魏忠贤弄权的事情败露被诛杀,两个人不留余力地参奏攻讦。崇祯皇帝起初也相信他们。等到抄了魏忠贤的家,得到了那张《持衡图》,诗中有“天命属元勋”的句子,皇帝愤怒,叫来二人,责备他们道:“你们是魏宗贤的同党,今天看见魏宗贤的势力失败了,反过来攻击他,真是口是心非的小人。而且诗中有反动的语言,尤其是大逆不道。”将他们交给法司,立即处以刑法。

附:庾道季,生活困顿,命运不好,不能考取功名,病得很重,摆设斋醮,问神祈祷,梦见神告诉道:“你平生做人,心口不同,从年少到长大成人,没有一件善行的功德,罪恶已经认定,很快就要死了。想花言巧语向神求免,还有用吗?”几天后就死了。

刘安世先生,少年时代仰慕司马光的品德声望,跟从他学习,司马光以“诚”的德行教导他,让他恪守不要虚妄。刘安世严格遵守。以后做了台谏官,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一时间被人们看做殿上虎。他生平以大的气节勉励自己,曾经说道:“我想成为元祐年间的完人,将来能够在地下见司马光。”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臣,谥号是忠定。

附录:阴骘文四言诗(“不可口是心非”句)

事理所在,曰是曰非。口与心应,何分显微。倘或不然,巧为变机。外则面谀,中乃腹诽。一言甫出,寸衷已违。戒之慎之,忠信是依。诈虞悉泯,圣贤同归。(丹徒戴楫撰)

口之所说,宜与心符。心口如一,谁不我孚。中若叵测,话甚恬愉。此非论笃,实系矫诬。矫诬之术,人虽受愚。内省多疚,其可为乎?(承睦堂施重刊《阴骘文注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