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佛教起源引发的一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4-01-25 01:30:57作者:药师经全文
佛教起源引发的一些思考

这篇文章本来想着应该等更往后一些作为单独的一个系列来讲,提前的如因如下:第一,看到了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文章《佛教十五题》的节选第二,在中国佛教的问题上,关于佛教吸收道教,儒家思想的解释上面一直困惑

现在开始正式进入主题:首先还是要讲背景,在这里有很多的说法,不过从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说,一定是特殊时期,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精神解脱,这个时候,某种思想恰好符合了人民的期望。所以这里阐述的背景是我个人认为相对客观的。

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带立定了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到了公元前5、6世纪的时候,他们已经达到了孟加拉或者更东的地方,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忍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当时印度处理奴隶社会,这些土著居民就是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原始居民多从事农业,而雅利安人本是游牧民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民族相互杂居。已经开始产生了阶级虽然不是很明显的等级制度。公元前7、8世纪,奥义书兴起的时候,在正统的婆罗门教的经典中逐渐出现了轮回业报这样带悲观主义色彩的学说,从那时起,婆罗门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逐渐接受一些本地居民的东西了。  比奥义书稍后一点,到了公元前第5、6世纪,也就是佛教兴起的时候,印度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根据耆那教经典的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个哲学派别,其中六十二派属于佛教。

佛教经典《长阿含经》、《梵动经》列举六十二见(学说),佛教还经常谈到外道六师,可见当时学派之繁多,争鸣之剧烈。

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动态的,人民思想上面是可以有一种精神寄托的。(这块仿佛在中国公交历史上这一幕也是存在的。)

当时思想上面是有2种形态,一种是婆罗门,一种是沙门。在当时社会上面,对于沙门的认可度不高。当时的沙门是不住在城中,甚至也不住在屋中,穿树皮衣,吃橡子,用手捧水喝,不结婚,不生子,行苦行,枯坐终日不动。于是就想尽了种种办法,希望能跳出轮回。他们认为,苦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无力反抗,对于生活又不满意,只能寄托于某种精神,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释迦牟尼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他的宗教活动大部分是在摩揭陀国。原因如下:

1,这里相对安全,雅利安人来的比较晚

2,印度土著居民聚居的地方,婆罗门不太关注的边远地区

3,上层阶级认为这里是没有开化的区域

由于上述的原因,让佛教在这里传播起来,在前期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扰。

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简单的来说就是如上的情况。

下面来说说人

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是一个太子(这件事本身就有夸大渲染的成分),处于深宫之中,长于妃嫔歌妓之手,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根本没有遇到一点不愉快的事情。事实不会是这样子的。释迦牟尼那时受到了一些痛苦,感到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人间也不那么值得留恋,于是悲观了,出家了。至于佛经里那些关于释迦牟尼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的故事,最原始的佛典里是没有的。可能是后来的和尚们感到没有这个就无法说明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因而编造出来的。

佛教最初的思想,是源自于一个部落宗教经过不断的改造,这样的好处是,他提出的思想主张,很快的可以得到一部分的人的认可,这样有利于思想的传播。也就是通过借鉴等到认同,然后发展灌输自己的思想。(这一幕在中国的佛教史上面也有出现,也就是借住于跟道教,黄老学说 相同的手段来吸引人,把佛教的一些思想与当时流行的一些思想相融合)

后来来说说思想

释迦摩尼出家后,学的是沙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佛祖出家后,跟卡拉玛学习沙门的四禅八定

然后是6年的苦修依然没有找到真正解决的办法

五个随从失望,离开继续自行苦修

菩提树下顿悟

寻找僧团初转 发轮

从这里来看思想一定是借鉴后再发展的,要不不会一下子被那么多人接受。

我们在看一些佛教最初思想对于婆罗门教的借鉴或者叫妥协:

阶级的界定:

婆罗门教的经典里,四姓的顺序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的经典里则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

佛教宣扬不重视种姓差别,也并不是对一切种姓都一视同仁。我把这种理解为一种妥协吧,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

婆罗门教以三火祭祀,佛也说供养三火,即供养父母名根本火,供养妻儿眷属名居家火,供养出家人名福田火。这里应该是一种借鉴,不改变现有习惯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概念上的调整。

否认梵天:佛陀否认吠陀宣扬的创造主梵天,即根本上否定了婆罗门教。根本上的事情绝不妥协

反对祭祷:对婆罗门教传统的火供、血祭等,释迦牟尼多次批判。对于杀生绝不妥协

接受轮回说:奥义书依业而有轮回,依智而得解脱的思想,释迦牟尼大致承认;但生死的根源是烦恼。

佛教“空有说”也是从婆罗门教的“无有说”发展而来的,吠陀仙人哲学家揭开印度哲学史序页的“摩耶”幻论和“无、有、非无、非有”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原理,佛教哲学家把它们全盘接收过来,并使之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为了说明真谛和俗谛的关系,佛教借用了婆罗门教否定加否定和肯定否定的思辨模式。佛教的十二因缘,特别是它的前三个范畴——无明、行、识,可以在吠陀经中找到它们的原始形态。佛教宇宙论所说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实际上就是吠陀经中的天、地、空三界的发展。

吠陀经称三界为三有,佛教也照样把三界叫做三有。佛经中常见的天龙八部和其他一些鬼神早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已活跃在吠陀经所说的三界里。

还有很多,所以从整体的演变上面来说,佛教是一个擅长吸收,但是对于根本概念绝不妥协的宗教,这种思想在其他的细节也有着体现:

传教使用的语言:释迦牟尼不允许比丘使用梵语传教。尽管当时梵语已发展到最高峰。佛的母语是什么样子已无从推断,但他一生很长时间游行于摩揭陀,所以应是以摩揭陀语说法。但佛不将其作为经堂语,也不规定某种标准语言。佛教信徒出身各阶层,来自各地区。佛陀允许比丘利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来学习和传教,这使佛教在初起时就在各阶层快速传播起来。

佛教的部派:众多部派的出现正说明佛教的宽容自由,弟子可以在多个部派间学习,自己分辨及兼容吸收,而且还可以自己的创建教派,很少听说佛教部派间直接的冲突,这些都源于,佛教最初的创立思想及养料来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