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节又被称为天母节,在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举行庆祝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8 01:32:27作者:药师经全文仙女节
仙女节又被称为天母节,一般在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举行庆祝活动,届时,西藏各地都要举行一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宗教活动。
在西藏,妇女们都认定这个是自己的节日,因此这一天她们表现得最为活跃、最为高兴。关于仙女节起源于何时?历史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是民间却流传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刚开始时,女孩子们要的数额还是不大的,只是为了用这样一种形式来烘托节日的气氛。可是到了后来,女性要的数额大了起来,有的男人因为给不起或舍不得给那么多,节日时总会故意躲起来,以避免给自己造成尴尬。
吉祥天母节
吉祥天母节,藏族人也称之为仙女节,藏语为“白拉日卓”,在每年藏历十月十五举行。
届时,木如寺(坐落于拉萨北京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层藏式建筑)的全体僧人都要为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年祭活动。
这个节日一般14日晚上就要开始,届时僧人们要迎请天母像到释迦牟尼佛殿,让它和释迦牟尼佛对坐在一起。
到了十五日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僧人们就用头顶着天母的像来到八角街,很多善男信女则开始向天母像敬献哈达。
举行了一系列降神活动后,僧人们会把天母像抬回大昭寺,并重新安放在原来的宝座上。
在拉萨地区,藏族的妇女对这个节日最感兴趣。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她们都要刻意打扮一番后到天母像前焚香祈祷,并虔诚地许下心愿。
燃灯节
在藏语中,燃灯节被称为“噶登阿曲”,俗称五供节,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信众的传统宗教节日,在每年藏历的+月二十五日举行,一般为期一至两天。
之所以要过这个节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格鲁派人士为了纪念自己的宗教领袖,规定每到这一天,所有的寺庙和信徒都要举行诵经、磕头、灯供仪式等祭祀活动,以此来祭祀宗喀巴大师的在天之灵,祈求大师赐给自己吉祥和幸福。
每到节日的晚上,寺院和百姓家的房屋内都会燃起无数盏灯:殿堂屋顶佛塔周围、窗台、室内佛堂、佛龛、供桌等地方都会点一盏酥油供灯。届时佛塔、殿宇、佛堂、屋子都被照得灯火通明。喇嘛们诵经纪念宗喀巴大师,寺院里的转经队伍也一直不断,信徒们还不断把桑枝投入寺院的香炉,以祈求神佛为自己带来好运。
每年大昭寺的燃灯节都在二十四和二十五这两天举行。到了二十四日这天的傍晚,活动正式开始,晚上则进入高潮。届时,大批的信众从四面入方涌到大昭寺。大家手里拿着转经轮,口中念着六字真言,沿着环绕大昭寺的街道顺时针绕行,然后来到大昭寺前的香炉旁,把桑枝投进香炉里,为来年析福大昭寺里更是千余盏油灯一起闪烁,把寺院照射得一片辉煌。
在日喀则地区的扎什伦布寺,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就会在佛像前点燃金属的酥油灯,百姓的房顶、窗台、台阶上也排列一盏盏用洋芋捏制的酥油灯。因此,每年的这个时节,日喀则都会成为灯的海洋,非常壮观。信教群众们还会带着香柏枝、酥油到神殿内朝拜佛像,虔诚地表达自己对这位杰出宗教领袖的敬意。
驱鬼节
在藏语中,驱鬼节被称为“古突”,一般在藏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每到这一天,布达拉宫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跳神活动,各地的其他寺庙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
这天傍晚,家家户户必须团聚(这和汉族人吃年夜饭有些类似),一起吃“古突”(面团),然后点燃火把,四处游走,高声呐喊,以示驱邪。因此,每到这个节日,无论城镇还是村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场面蔚为壮观。
之所以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原因很简单,藏族人认为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迎接新年,必须把妖魔和脏物全部清除,这样才能保证来年风调雨顺、人寿物丰。因此,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扔掉一些废弃物,把自己的家布置得焕然一新。
日喀则新年
日喀则新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这一天,人们首先要举行古恰活动,即打扫屋子、厨房和院子内外的卫生,并于当晚举行驱邪送鬼的仪式。大年初一,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要早早起床熬酒(一种传统的酿酒方法),鸡叫时就要把酒敬给家人。喝了一两碗后,如果有人说自己不想喝了,就要按照传统罚酒三碗,如果连罚的酒都喝不下去,剩下的酒就会被全部倒在他头上。
天刚亮,人们就带着切玛和糌粑去取“四新”。所谓四新,就是从别人家的牛粪堆里取新土,从水源处取新水,从狗窝里取新粪,从树林里取新柴。取“四新”时,还要在这四个地方分别撒上一些糌粑。
天完全亮了之后,人们就穿上新衣到附近的山上祭神,祈祷来年丰收。
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举办新年宴,并尽量把家人、邻居、亲戚、朋友以及能歌善舞的人都请来,摆上藏切玛、糌粑、青稞酒,让大家尽情欢庆。
酒宴结束后,每个人再拈上一点竹素切玛里面的糌粑,然后高声祈祷新年吉祥。
风情浓郁的饮食
藏族的传统饮食是藏餐,口味清淡、平和,除了盐巴和葱蒜,很少放辛辣的调料。藏区传统的待客筵席一般由奶茶、大烩菜、蕨麻米饭、手抓羊肉、灌汤包子、酸奶六道食品组成,饱含着民族习惯。
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的现代饮食体系中的藏菜主要原料为牛、羊、猪等肉食和土豆、萝卜等蔬菜,狗、驴、骡、马肉等在禁食之列,主食方面则以米、面、青稞为主。从整体来看,现代藏族饮食的特点为: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常用烤、炸、煎、煮等方法。
西藏的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有许多各种档次的餐馆,不管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其装潢设计都体现着浓郁的藏族特色:绘着花纹的藏式“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等。
主要为客人提供灌肠、青稞酒、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粑、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人民的饮食。
藏餐原料广博,高原上的牦牛肉、羊肉、鸡、青稞及珍贵的冬虫夏草、藏红花等都成为做菜的原料,很多常用的原料还具有药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