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夫时的念头种类及对治方式
发布时间:2022-09-09 10:00:53作者:药师经全文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心念的把握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在用心的过程中,有五种念头经常交替出现。这五种念头就是: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
第一,故起念。所谓故起念,就是在做功夫的时候故意打妄想。故者,有意。妄想无非两类,一善二恶。所谓善,就是世间散善,不是开悟成佛的究竟善。所谓散善,就是与当下做功夫不相应的杂念,虽然它是善念,但与功夫不相应。再就是恶念,恶念无非就是想念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想吃好的,想多睡一会儿。有意识地思索以上这些环境,就是故起念。所说的这些环境,不过是留在心田的影子,但是坐下来会忆念,这些忆念妨碍当下的功夫。
第二,串习念。它不是故意起念,而是不自主地生出念头来。所想的内容还是以上那些,不过就是下意识地在想。因为心念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不是故起念,就是串习念。串习者,就是习惯性的、不自觉的。
第三,接续念。所谓接续,就是在故起念或者串习念生起之后,不知道停止,继续往下想,想得入神了。妄想一个一个地接续而生,连续不断,不知觉照。
第四,别生念。所谓别生念,就是生起了觉照,发起了惭愧心,感觉到坐在这里打妄想不对。坐在这个地方本来是要清净修行,可是又想起了世间的五欲,或者与当下修行不相应的散善,因此生起了惭愧心、悔改心。这也是一种念头。这种念头对做功夫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念。
第五,即静念。在生起惭愧心的基础上,即刻生起了觉照,安静下来,停止一切杂念妄想,单单地做功夫。
一支香坐下来,这五种念头可能会在内心交替地出现。这五种念头,前三种是病,第四种既是病又是药,第五种是药。以药治病。
为什么说第四种生起了惭愧心、忏悔心,既是病又是药呢?知道惭愧,知道忏悔,这是好事;如果说老是在悔,不知道觉照,不知道照顾本参的话头、本修的功夫,悔的情绪太重,会使人垂头丧气、没有上进心。在除五盖中,悔也是一种盖。盖者,盖覆,盖覆了智慧光明不能显现。所以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生起了悔改的念头,丢掉,马上前进,不再走老路,这样的悔改就是积极的心念。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所以第四别生念既是药又是病,具有两重性。
只有即静念,才是对治前面四种念头的正念。即静者,当下静下来,当下停止下来。
我们仔细考问一下自己:在这一支香当中,是不是这五种念头在交替地发生作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经过这样长久地训练,达到了无心的境界,这五种念头停息的时候,就是一念相应。一念相应者,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者就是无念。
用功夫不要怕难。只要肯用心,找到诀窍,然后按照古代祖师开示的方法认真去做,用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不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只要用心去做,目标就在当下。
以上关于这五种念头的教导,也是永嘉禅师提出来的,是过来人的话。永嘉禅师关于用功,还有四句口诀。这四句口诀我过去也讲过,就是:“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惺者,觉照;寂者,静止、寂静。
用功夫所要对治的病,总的来说不出两种。一种叫缘虑心,一种叫昏住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妄想与昏沉。妄想是因为有对象才会生起。对象者,就是缘虑,有攀缘。内心中,无始以来留下了种种染污的种子,这些种子成为我们打妄想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废品,但我们往往会抓住这些废品不放,总在想这些废品。而那些有用的、清净的种子,老是被这些废品垃圾所湮没。昏沉就是神志不清晰。
所谓惺惺,就是对治昏沉、昏睡,或者说昏住。所谓昏住者,就是昏沉持久不散。所谓寂寂者,就是对治妄想攀缘。
一支香坐下来,前面所讲的五种念头,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只好用寂寂惺惺的办法来对治。寂者止,惺者观。寂者定,惺者慧。用止观、用定慧来对治妄想攀缘和昏沉无记。
坐下来把身心安定好了之后,既要有惺惺的觉照,又要有寂寂的安静。只有当寂寂惺惺同时具足、同时运用了,这才是正确的用功方法。有时惺惺在前,有时寂寂在前,这就要看当下用功夫的情况如何。
所谓“寂寂惺惺是”,比如说坐早课香,早上的心态比较寂静,往往昏沉会多一些,就要使用惺惺的方法,使觉照的力度加强一些。觉照的力量一强,接下来妄想又会产生。所以在觉照的同时又要寂静,一切都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前面讲过一个比喻:如鸡孵卵。老母鸡在孵小鸡时,它要把鸡窝里所有鸡蛋全部照顾好,不能有一个鸡蛋没有温度。因为没有温度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所以它心心念念,一动不动地全力照顾。我们用功夫也是如此。既不能让妄想产生,又不能让昏沉出现。这就要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既止又观、既观又止,这就叫调心。寂寂惺惺,或者惺惺寂寂,这两个方法,视不同的情况交换使用。寂寂惺惺地用功夫,就是对的,所以说“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惺惺过度了,产生了乱想,那就不对。
“惺惺寂寂是”,如果这一支香精神比较旺盛,自己感觉到很清醒,坐下来以后,就要使寂静的力度加强,在清醒的情况下保持心境的寂静。但是寂静强了之后,又可能会变成无记。寂寂到失去了觉照,那也是不对的。总而言之,如何调心,如何使功夫既保持高度的觉照,又不出现妄想和昏沉,这就要在用心的时候善自掌握。如果不知道这些方法,坐在黑漆桶里,自己还以为功夫不错,一支香不是清清楚楚地过去,而是糊里糊涂地,才止静就开静了,那种状态就是“无记寂寂非”。无记,就是没有觉照的状况。无记就是昏暗,没有睡觉,没有善恶的界定,就在糊里糊涂中过去了,可见用功的心态很难把握。
如果把心态把握好了,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坐到一念不生时,灵知之境当下出现。所谓一念不生,前念灭了没有接续,后念没有生起,不去有意识地引起,所谓“不续前,不引后”,当下一念孤明历历。如果经常保持孤明历历的境界,那就是用功夫最佳状态。如果机缘成熟了,在历历孤明的状态下,就会出现桶底脱落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