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溥畹)
发布时间:2023-07-07 09:47:26作者:药师经全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将释此经,义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显示宗趣,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盖圣人设教,必有由致,非无故而然也。故曰:因缘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则因缘亦有总别。一总者,谓佛圣教,无非酬因酬请,显理度生,即我如来住世四十九年,始自鹿苑,终至金河,于其中间三百余会,或时谈性,或时论相,或时道有,或时说空。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故法华云:诸佛出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者,即开示悟入一切众生佛之知见者是,此诸教之总因缘也。二别者,谓诸教因缘各有不同,故名为别,若据本经,别有十种:(一)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小乘令入大故。(三)令权位不迷空故。(四)令悟明二谛,证入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深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无上果故。(十)流传后代,益众生故。由此因缘,故起斯教也。
盖佛之法,不出三藏二藏,四教五教,十二分以收摄之。言三藏者:(一)修多罗,此名契经。(二)毗柰耶,此名调伏。(三)阿毗昙,此名对治。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若论所摄,此经于三藏,正属经藏,兼通律论。以戒生净信故,论诘辩析故。于二藏中,正属菩萨,亦兼声闻,以激小回心故。言教摄者,西竺东夏,古今高宿,判教多途。始自后魏菩提留支,判一音教;次后则有一十八家,各有理据。庄严圣教,难以枚举。于今海内,唯有二宗:(一)天台四教,所谓藏通别圆,此正别摄,兼亦容三,不定回心故,扬大抑小故,离即俱非故;(二)贤首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此经始教正摄,余四亦通。以离相见佛,乃终顿义,余二如前。十二分者,即九小三大通相,十二分教,兼正可知,故不繁述。
如来接物,不无文言。既落文言,则有义理。义者,文之实也。理者,言之主也。又义者,相也。理者,体也。盖圣人之言教也,义以析之,理以统之。理虽是一,而逐机遂有浅深;义固多方,而归理则无别体。是则诸经义理既有浅深,而欲明经旨者,若不辩别,何以知其分齐所诣乎?然约法本末生起,显分齐者,依起信论,有五重浅深,亦不离前五教,但此则从深至浅,彼则自浅向深,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为本源,即一真法界。该四法界,此圆教分齐也。
(二)依一心开二门,即该二教。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也;二者心生灭门,所谓如来藏,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也。
(三)者依此识明二义:1、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等。
(四)依后义生三细:1、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2、依动故能见名转相;3、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
(五)依最后生六粗:1、智相;2、相续相,即始教分齐;3、执取相;4、计名字相;5、起业相;6、业系苦相。3、4,小教分齐;5、6,人天分齐也。
若于此五中,定本经分齐者,正属始教空门。空理,如离相见佛,大身非大身,色相非色相等。然辞虽正演空门,而义实兼含终顿圆也。以始义初彰,一一空诸所有。终义许凡有心者,皆可作佛。顿义一念不生;圆义不可思议。而余一一激小,令生耻慕,与大同途,此大【既/木】之分齐也。
教,乃圣人示下之言。机,即九法界所被之机。然则有通有局:通则普利三根;局则不无拣别。设以局论,此经正被菩萨,以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复有人,得闻此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此经唯被大机。然于义求,亦兼凡小,何谓?以此经虽属大乘,若不兼利,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恐成虚语。而经中亦谈胎卵湿化,十种类生,以及小乘四果名目,于结经处,且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以是故知兼被小也。
所谓教体者,亦有能诠所诠:能诠体者,即音声语言,名句文身。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是也。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若以本经而论,则首从如是,终至奉行,皆为能诠之教体也。所诠体者,即无住真心,实相般若是也。以众生日用而不知,大觉悟之而为说,能所并释,合为教体。故知此经能诠所诠,皆深而非浅也。
言宗趣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若据本经,显宗示趣,则有总有别。总者以三种般若为宗,三德秘藏为趣。别则有三:(一)教义,谓文字般若为宗,实相、观照为趣;(二)理智,以真空妙理为宗,实相般若为趣;(三)因果,以发菩提心为宗,证涅槃果为趣。斯则略示本经之宗趣也。
此般若经,名虽八部,约类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二)放光三十卷。(三)摩诃三十卷。(四)光赞十卷。(五)道行十卷。(六)小品十卷。(七)胜天王所说七卷。(八)仁王二卷。(九)实相一卷。(十)文殊所说一卷。皆本部之同类也。处会者,即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园七会。(三)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此经乃第二处第三会也。然独置金刚二字者,拣非余九,以故本经在六百卷中,正当五百七十七卷,祇园七分中之第三分也。
此经自传我国,凡有五代,六师翻译。(一)罗什于姚秦时,居草堂寺,译名金刚般若。(二)菩提留支,于元魏时,住永宁寺,译与什同名。(三)真谛于陈朝,住广州制止寺,译名亦同上。(四)笈多于隋朝,住东都上林园,译名金刚能断般若。(五)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还国,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译名能断金刚般若。(六)义净于天后证圣乙未还国,至睿宗景云二年,译与奘师同。今所传本,乃罗什弘始四年居草堂寺译者也。
分二:(一)经题;(二)人题。
﹝九、总释名题﹞(一)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语跋拆罗,此云金刚。具有三义,谓坚、利、明也。以此宝其体最坚,一切物不能坏;其用极利,能坏一切物;其相光明。金中最刚,故名金刚。有谓色如紫石英,状若荞麦棱。即力士所执之杵也。
梵语般若,此云妙智,亦翻妙慧。合而言之曰智慧,以智彻诸法实相,慧了诸法真空。然义有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设取金刚三义,以喻般若三种者:(一)坚,喻实相般若之体,虽经多劫,升沉三界,往返六道,未曾欠缺,故云坚也。(二)利,喻观照般若之用,谓此显时,能照万法,当体全空,故云利也。(三)明,喻文字般若之相,以其能诠实相、观照,令得显现,故云明也。由斯三义,故举金刚以喻般若。则般若乃智慧之梵音,金刚即般若之正喻,以故华梵双彰,法喻并举,曰金刚般若。
梵语波罗蜜,此翻彼岸到,乃顺天竺之语。若依我国,当云到彼岸。意谓此经是到彼岸之智慧也。盖彼岸者,指涅槃而言。即离二种生死之此岸,渡二障烦恼之中流,到二种转依之彼岸也。
经者,径也。谓一切贤圣能依此修,即成佛作祖之捷径也。
梵语欲底修多罗,此云契经。谓诠显义理,契合人心,乃契理契机之教,拣非此方儒道等经。若据诸经论释,其义实繁,要而言之,不出于四,所谓贯、摄、常、法,以能贯穿所说之义,摄持所化之机,三世不易为常,十界同遵曰法,具斯诸义,故称为经。
然上七字为所诠,属别;下一字为能诠,属通。此于七种立题,为喻法立题;二种立题,乃佛自立也。
﹝九、总释名题﹞(二)人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标代也。三藏,经律论也。所谓经契一心,律规三业,论甄邪正。法即轨则之义。师乃模范之称。以三藏之法,自师而师人,故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此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什乃华言,即善识此方文字之称,华梵合举,故曰罗什。然师始末,备载本传,兹不繁引。译者易也。谓易天竺之语,而为华夏之言。以周制有掌四方之官,北方名译,今翻西语,而曰译者,由汉世多事北方,而译人兼善西语,因以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