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入世,小乘大乘,学佛者须警惕固化观念
发布时间:2024-06-11 01:32:42作者:药师经全文出世与入世,自古就是两大潮流。一般人思维里,可能认为出世较消极,而入世较积极;或者认为入世较多地重视世俗生活,而出世则较远离凡尘。
比如,有人认为传统的儒家是主张入世致用的,而佛、道两家则相对地主张出世间,这是在学理上的分别。又比如,大多数人认为,人在青壮年时期应该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开创辉煌;而在步入老年之后,应当收敛身心,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功成身退。
其实,这些观念,玩玩文字与观念的游戏还可以,真正落实到个体身上,就复杂多变起来。人的出出入入、进进退退,并不能简单一刀切。
拿孔子来说,被认为是儒家的代表,按世人观念里应该是要积极入世的,就像他本人说的那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是夫子也会说“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更有“从心所欲”之言。而老子本人,在乘牛归隐之前,也曾在朝兢兢业业几十年。一个完整的人,绝非出、入就能割裂开来。
同理,学佛者更应警惕这种出世入世、大乘小乘之别,应深刻反思,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传统思维中,大乘佛教,一般被认为是积极行善,广修菩萨行,慈悲利众,自度而度人,因此更多地入世,其中以汉传佛教为代表。而小乘佛教,一般被认为是出世的,侧重自利自了,解脱生死,修得身心清净,以南传佛教为代表。
但现实中,大乘佛教中的信众,修小乘自利自了的大有人在,譬如修禅念佛、庄严三宝等等;而小乘佛教中的信众,虽精研佛理,笃行戒律,但也有很多慈悲利众的善行,如广行慈善、文化、教育等行业。
这种虽名大乘而行小乘,名小乘而行大乘,现实中比比皆是,简单说出世还是入世,都不客观。因此有必要分辨一下它们的真实倾向,避免陷入传统的误区。在说出世与入世、大乘与小乘之前,还有两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恋世与厌世。
依恋世间,沉迷自我,是恋世的显著特征。世间之人,普遍的都依恋存在的一切,先是自己的身心世界,推及到财产、家庭、族群、国家等等,且构成了人的现存世界模样,然后以好恶为中心,从而表现为占有、支配、控制,让一切顺从自己。这种一般思维中的向内向外的无限制的获取,与入世有着严格的区别,与佛法的大小乘更是相隔万里。譬如,有的人虽学佛,但依旧是一个功利主义的心,依恋世间的荣华富贵,又祈求佛法的高远,只能离佛法越来越远。
与恋世相对的则是厌世。厌世的典型特征就是看世间的一切都不顺眼,因此要远离人间,甚至有了却生命的危险想法。这显然与出世相差很远,不足道哉。
出世与小乘。什么是真正出世呢?这与早期的佛教发展有关,也称原始佛教,一般称小乘佛教。佛教最初是很自我的行为,像佛陀成道,首先意味着的,就是个体解脱的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多向往这种个人境界的人,通过出家的方式,修悟这种解脱的境界,逐渐形成僧伽团体,组成最原始的佛教形式。他们对现实的人生进行深彻的反省,然后发现,生死流转中的一切,都是无我、无常、无自性的,万物包括人本身。因为无自性的缘故,都能得大自在、大自由,不执著于世间,超拔于尘世,这才叫出世。
因为万物缘起无自性的缘故,物我之间都是相对的依存性,只要能洞察这种无自性、依存性,就能体验且证得万物寂静,因此有解脱的可能。
这种解脱的可能,原本在理论上可能并没有出家、在家的区分,但因为当时有出家这种成功的案例(释尊及众弟子),所以多数表现为出家的形式,逐渐形成一种风尚。可是,像佛陀一样,并不是出世后就沉迷在出世的环境中,他智悲相应地行走于世间,弘法利生,自度度人。因此,小乘为本,大乘为用,未尝不可。
入世与大乘。入世是相对于出世说的,大乘也一样是相对于小乘说的,起初并没有大乘,也没有小乘这种叫法。像上面出世与小乘中说的,原始的佛教团体,因为刚刚兴盛的缘故,多数修行者都是偏重于解脱自己。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就会沦为泛神论者,认为佛法中别有一种微妙的真实境界,让人沉迷。且当时的风尚,是个体的崛起为主,向往闲云野鹤式的超脱境界,于世间凡人的苦痛,他们没有过多关心。
这就使一部分学佛的人,开始反思这种风尚的利弊,并从佛陀的一生中开始寻求新的道路,重新评价佛陀在智的解脱下,还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慈悲的成分,万物具有平等性,认为人不仅要自度,更要度人,广利万物,广利群生。
这种积极的反思,由出世进入,从入世走出来,不断地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在家的佛弟子,形成了一种出世而入世的佛教新风尚。原有的佛教风尚,因此被贬低为小乘,新风尚叫做大乘,即入世利生的佛教。
意思很明确,反对小乘学者狭隘的解脱观念,斥责他们不要再走那条小路了,有可能走入死胡同中去;我们要依于世间,将眼光与心胸广布大地,这才是佛法大道。
这种大乘的新风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依于世间而说佛法,佛法与世间不应对立。《心经》说色与空,正是这种反思的集中表现。
入世的大乘,起初是为了反思原有陈旧的传统,因此刚开始不免有些矫枉过正。但原有的佛教形态也不见得全是固化的观念,更有积极主动的人,与新大乘进行交流辩论,而促使两者终于达到了一种平衡性,不再一味贬低与斥责。二者后来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非简单一刀切。
因此,现在说出世入世、大乘小乘,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修行的方便,不必受固化理论观念的束缚,执著于出入大小之分。人们更应时刻反思,佛说佛法,即非佛法,随机益物,显隐自在,就无所谓出入、大小之分了。在家出家,念不念佛,因缘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