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1

发布时间:2024-08-04 01:32:20作者:药师经全文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1

学佛答问 (第一集) 2000/6/2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因为这几天从各个地方来到「居士林」的同修很多,这里场地比较大一点,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见面。同学们是听我讲话,还是让我来答覆你们的问题?如果你们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或者是写在纸条送上来也可以。我想我解答你们的问题比较更契机,更是你们所需要的。因为有许多问题,虽然是你的问题,也可能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能够帮助许多人断除疑惑。

大家的问题还没有送来,我有几句话跟大家讲。

昨天晚上,巴哈伊教在此地为我们做简介,介绍巴哈伊教。我们听了之后就会明了,让我们多接触一些宗教,多了解这个世间的宗教,特别是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土,许多人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尤其是对於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观,我们可以从宗教里面去体会。回过头来,再听听佛经里面是怎么说法,我们就能够融会贯通,断疑生信,坚定自己的信愿,长养自己的道心,这是很有帮助。这样我们就能帮助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所以一定要多接触、多了解。好,现在这边有几个问题。

问:人死投鬼胎,是否和世人一样慢慢长大?眷属在阳世祭祀,他是否知道?他的灵魂还能来吗?

答: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相信,特别是学佛的同修几乎都能肯定。人死了之后不一定作鬼,六道轮回中鬼是六道之一,但是人死了之后作鬼的成分多,这是事实。这是什么原因?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十法界中包括六道,我们得这个身相因素非常复杂,在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佛为我们说出,饿鬼道最重要的因素是贪心。」我们想想:这个世间人几个人没有贪心?贪心堕饿鬼道,愚痴堕畜生道,瞋恚堕地狱道,佛说「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贪瞋痴的果报就是饿鬼、畜生、地狱,我们一定要明了。

鬼确实也跟人一样,也可以慢慢长大。鬼道的受生跟我们人道不同,人道是胎生,鬼道是「胎卵湿化」四种生态都有。而贪心很重,在人间也做了不少好事,这是有福报的鬼,有福报的鬼多半是化生,他没有受生之苦。鬼道有报得五通,这是决定占多数,所以阳世后代的祭祀他知道,若有这个缘分,他也能来。像我们这个道场就很多,我们这个道场看不见的这些众生,比我们肉眼看得见的要多很多倍,同学中有些人有特别缘分的也能见到,也能觉察到。

我们现在二楼跟一楼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这是鬼道众生要求而为他们播放的。他怎么来的?他在念佛堂附身来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佛堂有个同修,念佛的时候被鬼附身,这鬼提出要求:要求为他做皈依,并要求听经。我们告诉他:「我们五楼讲堂天天讲经,你可以到这里来听经,四楼念佛堂,你可以跟著大家一起来念佛。」他说:「讲堂跟念佛堂的光太强了。」不是灯光,修行人都有光,法师心地清净,光就更强了。他说:「他们在这个地方很难受,希望我们把二楼餐厅这个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听经。」所以我们在餐厅装了电视,二十四小时不中断播放讲经的录像带。你们晚上看到餐厅的地方也在讲经,不是电视机没关,是应他们的要求。

除这个之外,我们台湾过去有两个道场:一个是「华藏图书馆」,一个是「佛陀教育基金会」,这两个道场都供奉著同修们的祖宗牌位以及他们已过世亲属,同修打电话来:他们也都托梦,要求到这里来听经,到这里来念佛。台湾很多团到这边来,那个亡灵也来了,所以我们这里特别给他们供了牌位。这是真有,不是假有。

问:人死后阿赖耶识投胎去了,第六识、第七识到哪里去了?

答:第六识、第七识是跟著阿赖耶识一起去的,决定不会分开的。八识五十一心所是一体的,决定没有单独分开的。

问:人死一次投一次胎,就有三个魂,是否魂愈来愈多?听法师讲,智者大师说自己往生是五品位?

答:人死了投胎,灵魂是一个不是三个,没有这个道理,这个要懂得。灵魂愈来愈多,这世界上人愈来愈多,到底怎么回事情?现在诸位同修都知道移民,这是他方世界来到我们这个世间,是属於移民来的。他怎么会到此地?有共同的业力,他就聚会到这个地方。譬如十方世界的众生,大家都听《无量寿经》、听《阿弥陀经》,都喜欢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就天天增加。从哪里来的?不是那里生的,是十方世界移民过去的,是这个原因。这个道理要懂,绝对不是说一个人死了之后会变三个灵魂,三个人死了会变九个灵魂,没有这种说法的,这是不合理的。

智者大师确实是释迦牟尼佛示现,表演给我们看的,这是做个榜样,告诉我们修行重要。领众是管理寺院道场,对自己道业决定是有妨碍。你要发心作住持、作当家,管理寺院行政,最低限度要有智者大师的本事,那就是决定得生净土,只是品位低一点而已,但决定得生,这个行!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因管理道场而造作罪业将来堕三途,那就错误了。智者大师的表演,主要是告诉我们这一桩事。

问:有人想住新加坡「弥陀村」念佛三年,如何能去?

答:这件事要问「居士林」的林长,问我不行,我不能答覆你。「新加坡居士林」是一个十方道场,非常难得,任何人到这个地方来参学、念佛都欢迎!但是外地来的有麻烦,会受到新加坡政府限制,这个地方移民很不容易,因新加坡地方太小,人口很多。人口有三百多万,国家的面积,实在讲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它对於人口的限制很严格。我们希望将来在中国缘成熟了,在中国到处建「弥陀村」,这是好办法。

问:宋朝的杨杰,临终说了一首偈:「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恋,太虚空者,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答:他对於「将错就错」怀疑!这个事情,我早年学佛,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我到台中不是跟他学净土,是跟他学讲经的。他讲经讲得好,我们很佩服,是去学讲经不是去学净土。李老居士曾经多次劝我专修净土,也举了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是对於修净土信心不具足的人说的;这个法门三世诸佛都提倡,自古至今多少人修学往生了,我们也可以试试看。如果说错了,自古以来那么多人都错了,那么多人都错了,我错一次又何妨!「将错就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错,那我们就中奖了。这是劝勉信心不足的人,不妨像他们一样,我们错一次,是这个意思。杨杰,在《净土圣贤录》上有记载。

问:学佛以来,状态一直都很稳定,可是这一两年来,身体出现不规律的发烧,一直在忍耐。最近情况加重,清晨起床全身无力,到午后才能好转,念佛修学已不如以前。他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不是修学功夫不得力,还是不得当?第二个是不是业障很重,或者是有其他原因?

答:你这种情形,最好先让医生做个检查,以便了解身体的状况。当然与修学的方法、业障都有关联。病痛来源不外乎三大类:第一类是饮食起居调理不当,这个会引起生理的病态。凡是属於生理病医药可以对治。第二类是冤业病,冤亲债主附体。这是医生治不好的,药物也没有用处,就像《慈悲三昧水忏》里面悟达国师得的人面疮,这个不是属於生理病。凡是这一类的病就要调解,自己能够发愿跟他和解,请一些有德行、有修持的法师,或者在家居士,为我们讲开示,为我们诵经回向。如果对方接受就会离开,他走了你的病就会好了。第三类是业障病,这是自己过去、今生造作许多恶业。这种病最麻烦,既不是生理病,也不是冤亲债主,但是这种病不是没有救,佛教导我们要「至心忏悔、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由此可知,什么样的病都有方法对治,自己一定要懂得如理如法的修行,问题自然就能解决。

你念佛一定求佛菩萨加持,世尊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当我们有急难的时候,专心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求菩萨慈悲加持,往往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问:静坐念佛时忽然听到声音,心里受到惊吓,非常害怕!长期下去,是否容易著魔?如何才能消除这个魔障?

答:世尊在《楞严经》上教导我们:魔境现前时完全不要去理会,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或者集中在读经上,不要理会它,魔就不能得其便。如果魔来吓你,你就害怕,他收到效果了。他来吓你,你不怕,他就没有办法,他只好走了。魔见到有效果,他就惹你,找你麻烦,所以不必畏惧,我们一心念佛就好,这个魔境自然就不见了。

往年,我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位同修遇到魔障,那是一般人都没有办法承受的。这个魔现前,不是看不见,是看得见的,样子非常丑陋,气味非常难闻,晚上半夜十二点他就出现,而且愈靠愈近。他见到魔来了,就大声念阿弥陀佛,佛号一句顶著一句不间断,那个魔距离他大概三尺远,他大声念佛,不念他就靠近,念到天亮魔就走了。过两天,魔又来了。他住的房子是鬼屋,魔告诉他:「前世是他的冤亲债主,是来讨命的。」他每天念佛,别人劝他搬家,他不搬,他说:「好事情,不是他,我就不能用功念佛了。他天天来找我,我的佛号一句接一句,一点都不敢松懈,他帮我大忙!」他不怕魔,一句佛号顶住魔,这位同修的确非常勇敢,很值得赞叹。听说以后他出家了。菩提道上,冤亲债主变现的魔障是决定不能避免,最重要的是我们念头要正、心地要善良,决定没有害人之心,决定没有恶劣行为,对於这些魔障不但能减少,或者在一生中再不会遇到了。

问:长期念佛总觉得口干、气力不足,怎样念佛口不干且心平气和、法喜充满?

答: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我们在讲席中常说:念佛的人,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要学得跟佛一样。佛在什么地方?《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要明了经典里面所说的道理,明了经典里面所有的教训,依教奉行,真正落实在自己思想言行之中,这一句佛号就灵了,你就能得到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冤亲债主对你也就不得其便。更何况!我们将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代他们求往生净土,这个冤结就化解了。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不与人结怨,这样你心地才能得清净。所以学佛,特别是学阿弥陀佛,《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我们以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来念佛,这是非常重要,你自然能得法喜充满。

问:对佛非常尊敬,在佛像前照相,因照相技术不佳,结果佛像没有照全,请问如何解决?是否有罪?怎样消罪?

答:这个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对佛非常尊敬,尊敬不是在口上,也不是在这些礼节上,总得要记住,「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再恭敬,没有依教奉行,那不是尊敬,一定要把佛的教训落实,才是真正尊敬。佛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做到了没有?做到,这是尊敬;没有做到,这是不尊敬。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诸佛」,祖师大德跟我们说明,「诸佛」有过去佛,像世尊为我们讲的《万佛名经》,里面讲的是过去佛;有现在佛,还有未来佛。未来佛是谁?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我们的尊敬要统统尊敬到,我们得罪一个众生就是得罪一尊未来佛,我们轻慢一个众生就是轻慢未来佛。我们要以尊敬佛的心,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才是礼佛,「礼敬诸佛」。我们人与人相见都有个礼貌,人与一切鬼神见面也要有礼貌,为什么?一切众生,包括鬼神在其中,他也有佛性,他将来也会作佛,我们怎能轻慢?

今天我们在新加坡跟九个宗教往来,每个宗教都供奉他们所崇敬的神圣,我们走到他们的教堂,走到他们的寺庙,见到他们所供奉的神明,我们要懂得致敬。纵然不跪下来顶礼三拜,至少恭恭敬敬的三问讯,这是不能少。学佛的人,遇到土地公庙、神庙,见到这些神像要不要拜?要拜,最低限度也要恭恭敬敬的一问讯。要跟我们见到人打招呼一样,见到人我们都合掌「阿弥陀佛!」「你今天好吗?」遇到土地公也不例外,也给他一问讯,与「你今天好吗?」一样的道理。人对於鬼神要有礼貌,这一些护世的鬼神,我们对他好,他对我们好,我们对他没有礼,有时候他也会来找麻烦。所以要懂得这些道理,知道恭敬是用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问:我在国有单位工作,经常遇到同事向我要一些单位里面的东西,以便家用。不给,似乎又不合情理;给了,确实是犯了盗戒。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形,该如何处理?

答:你给学佛的人做一个好榜样,要如理如法去做,决定不犯盗戒。如果他人要,你上面还有主管,就跟主管报告,哪个人问我要东西,这东西可不可以给他?若主管答应了,你不犯盗戒,主管没有答应,你随便拿去做人情,你犯盗戒。学佛最重要的是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不可以因为人情而破戒。以人情破戒,我们受的累赘太大了,将来要堕落的。像这些事情,人家问你要,都要把这些理、事为人家讲清楚、讲明白。我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环境,改善自己环境一定要懂得修因,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修善因,决定得善果,绝不贪图眼前一点小利。希望我们的福报留在晚年来享受,年轻的时候受一点苦难不在乎,晚年的苦难,那是比较辛苦的事情。所以年轻力壮的时候,应当多修福。

问:每天诵《无量寿经》,十斋日加念《地藏经》,是否夹杂?

答:可以,十斋日为了消业障,为了化解冤亲债主,《地藏经》是专门为他们诵的,这个行。

问:我受菩萨戒多年,有时破戒,是否有补救的措施?

答:忏悔!自己破戒一定要忏悔。真实有效果的忏悔是后不再造,过去造了,以后不再造,这是真实的忏悔,很有效果。

问:请法师开示农历七月份的意义?

答:这是一个民俗的风俗习惯,在佛法里面农历七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结夏安居」。世尊在世,他弘法利生活动的区域大多数都是在印度恒河流域,这个地区夏天是雨季,僧团每天出去托钵相当不方便,所以雨季这三个月(九十天),出家人不出去托钵,可以接受居士们的供养。居士们做一些饭菜到僧团里面来供养,他们不出去托钵。在这三个月当中亲近世尊,这是世尊的大弟子们有能力教化众生,在平常都散开到各个地区弘法利生;那个时代没有这些传播的工具,所以佛就派学生到各个地方去讲经说法。

而在每年结夏安居的时候回来,这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再教育,也是有集训的意义。

现在科技发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过去住在美国,知道美国许多公司的职员,从经理到员工,每年一定有两次到三次的再教育,接受更新的科学技术,如果他不从事再教育,他会跟不上,他会被淘汰掉。所以佛家结夏安居的这三个月是属於再教育,把在各个地方弘法利生的老同学召集回来,提升他们境界,使他们每年都有机会亲近老师,是这个意义。

问:新成立净宗学会应如何做才如法,而能使众生得利益?

答:你们可以在此地多看看、多观摩。我们每天早晨在净宗学会讲《华严经》,诸位都有机会到那边去听,也看看「新加坡净宗学会」是如何的运作。「新加坡净宗学会」的章程、办事细则,你可以要一份带回去做参考。当然每个地区不尽相同,中国环境跟新加坡环境不一样,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我们成立一个会,必须要得到当地「佛协」与「宗教局」的批准,这样才如法。佛弟子最重要的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如果我们自己做,在政府里面没有立案,这是不如法,这就是破戒。所以我们一定遵守法令规章,如理如法去做,这样就好。这个学会能够确立,然后学会如何运作,可以参考其他海外净宗学会的运作,这些都可以提供你做参考。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就答覆到此地。这一边还有这么多,留著明天,明天我们同样的时间,再给诸位解答。这些问题都放在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