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峨眉山历代高僧辈出,为佛教圣地,陆游最敬佩的禅师也是峨眉高僧

发布时间:2024-12-18 01:31:44作者:药师经全文
峨眉山历代高僧辈出,为佛教圣地,陆游最敬佩的禅师也是峨眉高僧

别峰宝印禅师俗姓李,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出生于峨眉县。家世信佛,深受浸润。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述。青年时期,初学道教,因感志趣不合,中途辍学,转而披剃于峨眉山中峰寺,礼密印安民为师,深得密印安民赏识。后密印安民又介绍其去成都昭觉寺,参学于圆悟克勤大师。

他淡于名利,密印安民要将方丈职位让与他,他坚辞不受,后见无法推脱,遂悄然远离故园,去到浙江余杭径山寺,参礼于大慧宗杲(1089-1163年)。他与南宋大诗人陆游(1125-1210年)是挚友。孝宗赵春(在位时期1163-1189年)对他颇为器重,曾召其入京为《圆觉经》作注。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二月,禅师安然西逝,享年八十有二。陆游为之撰写了《别峰禅师塔铭》,述其“生为龙游(今四川乐山)李氏子,世居峨眉之麓。……少而奇警,日诵千言,然不喜有家,成童时,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后至径山,见大慧(宗)杲。……渊识雄辩,震惊一世,矫乎人中龙也!……”极尽敬佩之情。

别传慧宗禅师俗姓王,湖北云梦人,生于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1493)。七岁出家于白鹤寺。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1533),来峨眉山驻锡于金顶锡瓦殿,后到山麓圣积寺(五十年代末被毁,故址尚存)担任住持。他在圣积寺铸铜钟三口,一送白水寺,一送金顶永延寺;最大的一口留在圣积寺老宝楼,人你“圣积晚钟”。

该钟腹空深大,高二点三米,重十二点五吨,为峨眉山第一大钟,1983年底移悬于山麓报国寺对面凤凰堡钟亭内。此钟表里刻字六万一千六百个,其上部刻有自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年间(266-275)至明嘉靖十二年近一千三百载岁月里与峨眉山佛教有关的历代帝王将相和文武重臣的名字。其余地方刻的是部分《阿含经》、偈语和当时的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杨初南所撰《洪钟疏》、翰林院检讨(从七品)毛起所作《圣积寺钟铭》以及捐资出米助铸铜钟的善男信女的芳名,是研究峨眉山佛教史的珍贵文物。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清越悠远的钟声,回荡于清流翠岭,使人恍然有出世之想。清人谭钟岳有诗云:

晚钟轻撞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令凡情蔽塞极,亦应入耳觉心情。

谭氏并将“圣积晚钟”列为“峨眉十景”之一。

离“峨眉第一胜景”——“双桥清音”不远,“翠云深处隐古寺,山径穷时遇老僧。”现出一丛丹楹飞栋的殿宇,这便是遐迩闻名的白龙洞禅院。始建于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1567),由别传慧宗禅师首创之。初名金龙寺,后改今名。据《峨眉伽蓝记》载,禅师在寺周广植樟、楠、柏、杉。每种一树,辄诵《妙法莲华经》一字,并作礼拜。该经共有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字,他也种了近七万株树。起于大峨楼下的象牙坡,止于清音阁上之向阳坡。方圆六里之内,翠云蔽日,浓荫匝地,山花夹道,香气袭人,彩蝶翩跹,轻盈美丽,“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风景绝佳!“峨眉十景”之一的“白水秋风”即在附近。后人为了纪念禅师的植树造林功绩,把这片古林称为“功德林”,为山中避暑胜地。

禅师还在万年寺内建造了伽蓝殿,铸大铜佛三尊。他驻锡峨眉四十年,颇受四众弟子敬重。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禅师被召入京,神宗亲赐金质万岁牌一座,《华严经》二十四部,以及幡幢等法物。次年,禅师在京圆寂,神宗赐谥“洪济禅师”,以彰其建寺造林、铸钟造像之功,并派张欋、刘砻二人护送其骨灰回峨眉,建灵骨塔于极乐寺附近林中。大学士陈以勤为之撰写了《别传禅师塔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