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8 18:01:55作者:药师经全文【三法印】-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目次
壹、前言
贰、无常法门的理论
参、无常法门的实践
肆、无常法门的境界
伍、结语
壹、前言
佛教经典来至中国,翻译有数万卷之多,其中以《杂阿含经》被近代人称为“佛教的圣典”,由此可知其重要性。该经共有五十卷,集结一千三百五十九小经,每经的文字不多,是记录佛教根本教理及修行方法。
该经开宗明义,佛就开示无常的重要性。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观受、想、行、识无常…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传授无常法门,弟子若能正观五蕴无常,就能去除贪爱、执着,而达到解脱自在,证得阿罗汉果。
佛虽这样说明,但深解无常法则的人并不多,修无常法门的人更是少数,那是什么原因?
一、无学佛的人,往往误解无常,认为它是死亡、消极、悲观、无奈、宿命等。
二、有学佛的人,虽有听闻无常,但无深入了解,所以无常对他们并无影响力。
三、有修行的人,常以个人偏见,将法分大小乘,认为无常法门是小乘非大乘。
佛于《金刚经》上,分明这样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无大小之分,人却有利钝之别。基于上述的几点因素,以致修此法门的人寥寥无几,除了南传佛教的行者以外。
贰、无常法门的理论
多数人只会妄想,好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幸运之神常眷顾于他,样样顺遂、事事亨通,身体安康、心情愉悦,家庭美满、事业顺利,人际良好、贵人常现,物质不缺、精神饱满,心灵平静、随处自在,所愿以偿、所求皆应,一切苦厄、灾难,尽能远离。
但试想,所有好的事情都降临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谁身边?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便是“妄想”。
举例来说:白天晚上都会交替,无法只要白天不要晚上;晴天雨天都会变化,无法只要晴天不要雨天;花开花谢都会代谢,无法只要花开不要花谢;顺境逆境都会变化,无法只要顺境不要逆境;成功失败都会发生,无法只要成功不要失败;出生死亡都会来临,无法只要出生不要死亡。
一、诸行无常
当心静下来观察,自然界总总的现象,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矿物、有情、无情、有形、无形、生理、心理、物理、天气、大地、万象、环境、身心、五蕴、六根、十二处、十八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人、事、时、地、物、境界等,都是不停的在变化。由小至大,由大变小;由好至坏,由坏变好;由贫至富,由富变贫;由败至成,由成变败;由顺至逆,由逆变顺;由生至灭,由灭变生;由凡转圣,由圣应化。
因此,佛陀领悟到世间是变化生灭,无有一事物是永久不变,故说:「诸行无常」的法印。我们是否“已信无常的真相,已解无常的真理”,若不能信解,就无法与无常法则相应。或许,我们还有不少疑惑?提出几点与大家探讨:
(一)疑:动态的现象是无常,静态的事物也是无常的吗?
动态的现象容易观察,静态的事物不易看出。以静态的石头来说,一般人看不出它的变化。纵使有人搬动它,只看到从甲地到乙地的位置改变,而无法观察到,它本身也时时刻刻在变化。但以现今的科学是可以证明石头的组成元素,是由分子而成,分子是由原子而成,原子是由中子、质子、电子集结而成,由此在推至核子、光子、介子到夸克,这些元素是时时在变动的。
虽然肉眼看不见变化,但经由思惟,可以明白无常的道理。先思惟石头怎么产生的?本来没有石头,是什么因缘让它变成。因有微尘聚集而变成细沙,再由细沙变成碎石,最后从碎石变成石头。
今已形成石头是否会再变化?过去若是变化,现在岂有不变的道理。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它的无常,表面上是其变化的速度太慢,而实际上是因未证得慧眼,因此看不见它正在变化。
再思惟它后来会变成什么?既然过去是无常,现在是无常,未来也必是无常。石头接下来会变成什么,就要依据其因缘条件来决定,有可能变成建材而成为一栋房子,有可能成为石材而成为雕像,有可能成为碎石,变成细沙或是微尘等。
(二)疑:无常是否代表死亡?
无常不是死亡,而是变化生灭的意思。古代传说:「人一往生,便有黑无常、白无常,二人带亡者走。」因此,误认无常为死亡,其实是一种譬喻。
黑代表阴,白代表阳;黑为阴间表示死亡,白为阳间表示活着。白为生,黑为灭,无常为变化;生会变灭,灭会变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生缘灭,是自然的法则。
正像,博大精深的《周易》,是圣人经由长期观察自然现象,而集大成。其中的太极图,就用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阴阳互为消长,来形容世间万有皆是生灭变易的。
由此可知,不论《佛经》所说的无常,还是《易经》所讲的变易,智者所观察、所觉悟之真理是一致的,只是深浅有差,名词用语有别。
(三)疑:无常是消极悲观吗?
人生无常是事实,并非消极;一切无常是真实,并非悲观。无常不属于积极或消极,无常就是无常;无常不属于乐观或悲观,无常就是无常。
花开不是积极,花谢亦非消极,该花开时便花开,该花谢时便花谢;日升不是乐观,日落亦非悲观,该日升时便日升,该日落时便日落。
其实各种感觉都是陷阱,各种名相皆是假名,各种观念尽是无常。只要捉着一种想法而牢不可破,就会形成主观的意识形态,不知不觉就会被此法执所困,而掉入争辩戏论的圈套。
(四)疑:无常会令人绝望吗?
无常是一种转机,是自然界的法则,本是正常的现象,而非宿命不可扭转,故无须失望。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机会;因为无常,才能改善;因为无常,才可觉悟。
贫穷的人,因努力而致富;卑贱的人,因上进而尊贵;无知的人,因学习而增长;造恶的人,因忏悔而灭罪;痛苦的人,因放下而快乐;烦恼的人,因觉悟而解脱。若不是无常变化,众生怎能离苦得乐,由迷转悟。
因为无常,所以要把握因缘;因为无常,所以要活在当下;因为无常,所以要珍惜一切;因为无常,所以要奋发图强;因为无常,所以要精进修行。
(五)疑:无常变化有过程吗?
空中本来没有花,水中本来没有月,既然本来没有,岂有生灭变化的过程。但已妄执空中有花,水中有月的人来说,权巧方便为其解说,无常变化之现象。
从生理现象来说,它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从心理现象来说,它有生、住、异、灭的过程;从物理现象来说,它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其实每个阶段都是无常,本来空寂。故《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其意思为,本无生灭、本无生死、本无来去,所以《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六)疑:无常跟因缘有何关系?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所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成,亦是因缘离散而消灭,此聚散、生灭、变迁的现象,就是无常。所以,离开因缘的条件,就没有无常的现象;有无常现象的产生,就表示有因缘的关系。
因此,无常法则不离因缘,既然有生起,则必然有所灭。若不要让它消失,就不要造生起的因缘。故佛在《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凡事皆互为因缘。
既然一切都是因缘假合,所以佛说出无常的真相,表示宇宙万有无一事物可以恒常不变的。
(七)疑:既然无常,那么“迷会变悟,悟也会再迷;凡会成圣,圣也会变凡”吗?
「平凡」的人,经由不断学习、努力向上,终于有「非凡」的成就,之后便功成身退,而回归于「平凡」。虽然平凡的名称一样,但其内涵却是截然不同。前面的平凡是平庸之人,后面的平凡是卓越之人。
「凡夫」之人,经由精进三慧、勤修三学,终于证悟入「圣人」之流,之后再示现「凡夫」,随缘度化。虽然凡夫的名相一样,但其迷悟却是迥然不同。前面的凡夫是迷人,后面的凡夫是觉者,故《金刚经》说:「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念头表面上相同,但前念与后念岂会一样;时间看起来相似,但上一秒和下一秒已是不同。不论,是来或去、是生或灭,虽然重复的变化,六道不断的轮回,但生生世世的流转,皆无雷同之处。
(八)疑:佛有时说「常」,有时说「无常」,到底有何用意?
以法义来论,《涅槃经》说:「佛性常住。」《阿含经》却说:「一切行无常。」两者是否矛盾?空宗的般若,有宗的唯识,两者是否冲突?宗门的顿悟,教下的渐修,两者是否抵触?
从缘起的现象来观,是无常生灭;从性空的实相来观,是常住无生。从质能互换来论,是无常生灭;从质能不灭来论,是常住无生。《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不离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空有非二,性相一体,本来不二,岂有矛盾之难。
我们应知,佛说法是为破众生的执着而已,像《法华经》所说:「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佛说法四十九年,对不同根机讲不同深浅的教理,只是因病施药、随方解缚而已。有人因闻无常法义,而证得阿罗汉;有人正观因缘,而证得辟支佛;有人因悟入佛知见,而证得无上佛道。
名相虽然有所差异,但所讲法义皆是一致的。就像四圣谛是十二因缘的归纳,十二因缘是四圣谛的演绎;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浓缩,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开演;缘起性空是三法印的核心,三法印是缘起性空的说明,故《法华经》言:「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这便是佛的方便善巧智慧。
(九)疑、无常法是属于大乘还是小乘?
好乐小法学小乘,志求大法学大乘;不了之义是小乘,了义之法是大乘;独善其身乃小乘,兼善天下乃大乘;修身自利名小乘,救世利他名大乘;声闻缘觉为小乘;诸佛菩萨为大乘。
然《金刚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实无一法可得,所以诸法是平等一相。有学人认为无常法,是三法印其中的一项,故归类于小乘法,而一实相印为大乘;又认为修四圣谛法,最终只证得声闻的阿罗汉果,亦属小乘法;而六度、四弘誓愿为大乘。
智者当知,既然无一法可得、可说,岂有大小二乘之诤,是我们对法不够透彻,不能究竟了悟实相,故六祖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再说,是行者心量的差异,若只是自利而不利人,表示其人还有无明,并非真实的了悟;若障碍突破后,自能随缘度化。
以四圣谛跟四弘誓愿的关系来说:因深知“苦谛”,故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因深解“集谛”,故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因深修“道谛”,故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因深证“灭谛”,故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因此,不是法门的问题,是自己瞭不了解、发不发心的问题。
二、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无常易懂,无我难知。由缘起而无常,因无常故无我。缘生、缘灭的变化,故有无常的现象;一切尽是生灭无常,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故为无我。
无我,不是否定自己;无我,不是断灭消失;无我,不是没有价值;无我,不是毫无意义;无我,不是没有作用;无我,不是不必努力;无我,更不是不必修行。
所谓「无我」,即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要谈「无我」之前,应先要了解「我」的定义。我们从下列几点来分析:
(一)、我的探讨
我是什么,什么是我?从狭义角度来看,我就是生命的主体,身心为我。从广义角度来看,若无其他的资源供给,这生命体怎能存在?所以,我就是世界。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学说,大略来分:
1 、哲学论述
「唯物论」者主张,这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而心是由物质所构造出来的。「唯心论」者主张,心是世界上唯一基本的存在,所有的物质现象都由心所创造出来的。「心物论」者主张,这世界是由心灵和物质两部分所组成。「物理论」者主张,心灵实为物理的作用,除了物质的作用,包括组织、神经、细胞、分子、原子等作用,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于心灵之中。这里所论述的我,是没有定论。
2、奥义理论
《奥义书》是印度哲学思想的总源头,记录诸家之学说,讨论宇宙终极的真理,常被婆罗门教与印度教,引用来作为经典。书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观念,是「我」和「梵」。人类的「我」是来自宇宙的我;宇宙的我,即是「梵」。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是最高真理,这就是《奥义书》主要阐扬的观点。这里的我,为「实我」、「神我」之义。其他的外道见解,归类起来为两点:一者常见,「我是永恒的」,二者断见,「我死即永灭」。
3、佛教思想
佛教的论点又是什么?其实,佛陀本无要成立什么哲学思想,或是任何的学说,主要是教大众息灭痛苦,实践解脱之道;只要与解脱生死、灭苦无关的议题,他皆默然不答。佛说「无我」,是要破除当时印度其他宗教和各种学说;人若执着我,其痛苦必随之而起,所以提出「无我」的思想,其用意是让人不要执着自我。后代的学者,将佛所说的法,整理归纳为「缘起无我」,或是「缘起中道」,或者「缘起性空」,简称为「缘起论」。
总之,医学偏于唯物论,哲学偏于唯心论,科学偏于物理论,宗教偏于神我论,外道偏于常断论,佛法则是缘起论。
(二)、我的定义
人人都在谈我,我又是什么含意?我即是常、一、主、宰的意思。「常」,是不变之义;「一」,是独立之义;「主」,是自在之义;「宰」,是支配之义。
当明白我的意思,是永恒不变、单一独立、自主自在、掌控支配的定义之后,接下来观察你所认知的我(肉体和心灵的组合体)。我们可否「主」、「宰」身体,不生、老、病、死、酸、麻、痛、痒呢?我们可否「主」、「宰」心灵,不生、住、异、灭、忧、悲、苦、恼呢?既然我是各种因素所形成的,那就不是单「一」条件可完成的;而身心时时刻刻在变化,就代表它不是「常」在不变的。
因此,我实「非常」、「非一」、「非主」、「非宰」。我,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我,非单一条件组成;我,无法主宰身心的变化。佛因深观我及世间的一切,故才提出「诸法无我」的法印。
(三)、我是什么
所有觉者,都因深入了解自己而开悟。当世人说我这个名词,佛陀随世间而说我,所以每部佛经的开头,皆有「我闻」二字。但佛所觉悟的我,跟凡夫所认知的我,是不同的,所以《金刚经》上说:「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世尊为何这样说?若你有观照自己,便能了知“我的真相,就是无我”,六祖大师也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但无我不是「断灭」,而是「超越」对于自我的执着,而达到解脱自在之境。所以佛在《金刚经》上,告诫须菩提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虽说无我,但却有见、闻、觉、知的作用,故惠能大师彻悟时亦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缘起假我
其实,我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假我,只是暂时的我,因缘的我,并非有个永恒不变的我;离开了五蕴,到哪里去找个真我呢?《金刚经》说:「通达无我法者…说名真是菩萨。」
当因缘聚集时,我来到世上;当因缘散去时,我离开人间。我随因缘而来,亦随因缘而去;我是什么,什么是我?经上又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觉悟者!应了知,实无有人来去生死,这便是「无我」的深意。
2、莫执无我
佛陀说「无我」,祖师说「无心」。六祖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此三句,重点在于「无」。「无」是不执着之义,并非没有;若是没有,即是断灭。六祖解释:「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若是否定了自己,那谁在起惑,谁在造业,谁在受苦,又谁在六道轮回;同理,谁在闻法思惟,谁在依教奉行,谁在解脱自在,谁在成佛作祖?佛将灭度时,交代阿难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意指以自己为依靠,以法为依靠,莫以其他为依靠。若是没有我,何来「自依止」?
所以,《中阿含经》说:「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若比丘乐彼舍、着彼舍、住彼舍者…必不得般涅槃。」若执有我,被有所障;若执无我,被无所碍。若不能领悟佛意,则不得涅槃解脱。因此,《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的法,亦不可执取。
3、缘起中道
人因不了解,五蕴身心的假我,所以误认于身心中,藏有不变的灵魂,为永恒的我,这便落入「常见」的想法;又有人误认,人往生之后,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更不相信鬼神、业力、轮回之说,这便落入「断见」的想法。
「无我」不是否认生命的存在,只是说明一切皆是因缘而起,所以我不是永恒的常见,亦非永灭的断见。《杂阿含经》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离于二边,说于中道。」因缘集起,不可否定暂时存在的我,所以不生「无见」;因缘散灭,不可否定暂时消失的我,所以不生「有见」。
不落断常、有无二边,才是缘起中道之正见,故《涅槃经》说:「佛性非常非无常」又说:「佛性非善非不善。」这便是不二之法,亦是缘起中道之意。
(四)、无我引申
「经」是佛所说,「律」是佛所制,「论」是弟子们将佛法加以说明、演义。凡是不离无常,佛法亦是一样;佛灭度后,弟子们继承佛陀的教诲,将佛法广为宣扬流传,以致后来产生各种学说,衍生不同派别,甚至有大小乘之分,了不了义之别,或是大乘非佛说的看法。
其实,后人应尊重前人修学的心得,以及他们对佛教的贡献,而非批评、否认。好比,一棵树的幼苗,经历各种因缘,而渐渐茁壮长高,但这棵树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切勿以偏概全,谤法而不知。佛于法华会上将说法时,亦有五千弟子因不解而退席;这表示,不是佛所说的法,人人都可理解。所以,六祖向弟子说:「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当世尊提出「无我」法印时,让许多人无法理解和认同,且与各种宗教、各项学说有所出入。所以,引来婆罗门教和其他修行者的挑战,更有无数学者及知识分子的反驳。因为人们都以「自我」为中心,进而从小我至大我、人我至神我、有我至忘我、假我至真我。若是我的概念被推翻,那人类的生存意义及奋斗的价值又在何处?若「无我」是事实,则不禁令人恐慌,故佛于《金刚经》上说:「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或许,你认为「般若」跟「无我」无关?但静静思惟,假若无般若智慧,岂能了知无我的实相!
为了解释「无我」法印,所以有劳诸位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们,善用各种言语来说明,故演变出其他的名相,所以《法华经》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从原始佛教的缘起无我,到部派佛教的缘起假我,发展至大乘初期的缘起性空说,中期的唯识、唯心论,以致后期的佛性思想及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最后归于法界缘起。这些论述,表面来看是有所差异,但深入探讨,不外乎要让我们明白「无我」的真义。了解「无我」,才能认识自己,方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参、无常法门的实践
学佛,若不能止息烦恼,所学无益!修行,若不能止息痛苦,所修无益!当我们已信解无常、无我,接着要经由实修来与法相应,藉由观五蕴无常、无我、来破除对身心的执着,而解脱所有的束缚,以证涅槃寂静。
佛于《杂阿含经》教导我们要:「正观五蕴无常」又于《八大人觉经》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观察渐离生死。」亦于《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只要不执五蕴,便可「度一切苦厄」。由此可知,五蕴是我们观察的重点,亦是观照的对象。佛为何要弟子察觉五蕴呢?因为五蕴,已涵盖人类的一切范围。现在就五蕴来说明:
一、五蕴含意
一、色蕴:色相也。有内在的身体,和外在的世界,属于物质现象。二、受蕴:感受也。对境产生感受,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等三受,属于心的作用。三、想蕴:想象也。对境而想象事物,属于心的作用。四、行蕴:造作也。对境产生贪瞋、善恶之念,属于心的作用。五、识蕴:认识也。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属于心的本体。所以,色蕴是执行者,受蕴是感受者,想蕴是思考者,行蕴是推动者,识蕴是认识者。
二、五蕴运作
五蕴是众缘所生,亦是身心活动变化的过程。在《杂阿含经》说:「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佛说明五蕴的运作:是因「根」、「尘」、「识」三事接触而起,便生「受」、「想」、「行」。五蕴其实就是,因六根、缘六尘、生六识的运转。
眼根、色尘、识蕴和合为眼触,生起眼识,所以能看;耳根、声尘、识蕴和合为耳触,生起耳识,所以能听;鼻根、香尘、识蕴和合为鼻触,生起鼻识,所以能闻;舌根、味尘、识蕴和合为舌触,生起舌识,所以能尝;身根、触尘、识蕴和合为身触,生起身识,所以能觉;意根、法尘、识蕴和合为意触,生起意识,所以能知。
再来探讨五蕴的形成,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触「五尘」色、声、香、味、触此为色尘,再加入「意根」而为「法尘」;根是能生之义,所以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认识作用,便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而引发各种正面或负面,实际或不实际的想法等;经思考之后,便产生身、口、意的行为,由意念决定是否做与不做;不论决定怎样,最后产生了结果,皆含藏于识里。
其实五蕴的运作,是剎那就完成。好比,听到逆耳的话,立刻生气,瞬间五蕴已运作完毕。耳根(听到),接触声尘(声音),耳识(话),形成色蕴,而生受蕴(不想听),引发想蕴(指责我),触动行蕴(马上),含藏识蕴(生气,加深瞋心的种子)。
所以,行者要有定力,让五蕴的运作稍微缓和,冷静思考再做行动,方不致于后悔。以上例来说,当你听到逆耳的话,应静下心来想想!对方并非要指责于我,而是出于好意,当感谢其教诲,这样不但不造恶业,还会增长其善根及智慧。
还有,五蕴的过程,不一定始于「色蕴」终于「识蕴」,有时是从其他四蕴所发起的;它不是一直线的流程,而是循环贯通的。当心「识」生起,便经由「色」身,而引发不同的感「受」,产生复杂的「想」法,而付出了「行」动,这些过程最后又储藏于「识」里,等待下个缘起。周而复始,念念生灭。
三、观察对象
《杂阿含经》说:「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佛陀教行者可从五蕴、十二入(处)、十八界(另一说是指,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三种来起观。
此三科皆为破,我执而设施。「上根」者,执着于心,应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共分一色法,四心法。「中根」者,执着于身,应观十二入,即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共分十色法,意根、法尘二心法。「下根」者,执着身心,应观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尘、六识;共有十色法,八心法。五蕴的展开,即是十二处、十八界,切莫以为不同。
色蕴即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处;受、想、行三蕴即是,法处;识蕴即是,意处。五蕴,分开共十二处。色蕴即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十界;受、想、行三蕴即是,一法界;识蕴即是,意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界七界。五蕴,分开共十八界。
(一)观五蕴无常
观色无常,近观能知四大假合,远观能知生老病死。观受无常,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时会起贪,观无常则息贪;苦受时会起瞋,观无常则息瞋;不苦不乐受时会起痴,观无常则息痴。观想无常,妄想不断,念念不止,万缘渐息。观行无常,贪瞋之心,善恶之念,当处生起,随处灭尽,三毒不起,执着则无。观识无常,种子熏行,行熏种子,缘起无常,无常缘起,无明无常,无常则明,转识成智,破迷觉悟。
再观,佛说:「诸所有五蕴,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五蕴无坚实故。」从时间来观,过去、现在、未来,五蕴是无常、无我;从空间来观,内心识、外根尘,五蕴是无常、无我;从性质来观,地水火风,四大粗细,五蕴是无常、无我;从外相来观,相美相丑,五蕴是无常、无我;从距离来观,远近大小,五蕴是无常、无我。五蕴生灭,了不可得。
(二)观十二入无常
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常;四大和合,假名为身,四大分离,我在何处。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无常;色不迷人,人自着迷,心不染尘,尘亦无染。六根所生,贪心无常;六根所生,瞋心无常。六尘所生,贪心无常;六尘所生,瞋心无常。色身触受,贪瞋无常;尘境触受,贪瞋无常。内六入处,缘外六入,尽是无常、变异之法。观十二入,了不可得。
(三)观十八界无常
六根、六尘、识蕴,三和合生六触,故有六识。六根六尘无常、六触六识无常,自身既是无常,缘起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岂是常在不变;我身我心及我所有,依报正报,何处是常在不坏。观十八界,了不可得。
四、观身心境
若无法依上面三科来观,可从三处来下手;即是观身(六根)、观心(六识)、观境(六尘)。行者可择一处来观,看那一门与你较相应,就应专修,切莫三心二意!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明:
(一)、观身无常-观息无常
对身执著者,当观身无常。观身的方法有几种:1、观身四大假合,地水火风之变化。2、观身不净,去除贪爱执着。3、观身变化,酸麻胀痛等,生灭无常。4、观身肢体,行住坐卧、动静语默,生灭无常。5、观身体呼吸,进出无常。
根据《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记载,专修一门,便能证悟。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身体的呼吸较容易观察。一呼一吸,一进一出,无常生灭,了然可知。
像周利盘特迦,观息证阿罗汉,尊者自述:「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周利盘特迦尊者,因记性不佳,佛随教随忘,所以佛对他不讲太多教理,只要他扫地除心垢,专修观息法门觉察无常。
【观呼吸的方法】:
止法:正观呼吸,自然于息;知进知出,缘生缘灭;知长知短,心莫散乱;知粗知细,渐趋于定。观法:知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无常,缘起苦空;知法无我,无我所有;调伏欲贪,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离欲解脱。
(二)、观心无常-念佛无常
对心执著者,当观心无常。1、观受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生灭无常。2、观想蕴,忆念过去、执着现在、妄想未来,生灭无常。3、观行蕴,知贪、知瞋、知痴,三毒生灭无常。4、观识蕴,我实无我,我实无常。5、观念佛,念念生灭,声声无常。
心念无形无相,一弹指就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便有九百生灭,没有禅定功夫,难以仔细观察。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念佛较容易观察;念佛即念心,观察念佛,等同观心无常。
根据《楞严经》记载,大势至菩萨,念佛证无生忍,菩萨自述:「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昧…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观念佛的方法】:
止法:正观念佛,诚敬无杂;一句一句,缘生缘灭;佛号不断,心莫散乱;清清楚楚,渐趋于定。观法:知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无常,缘起苦空;知法无我,无我所有;调伏欲贪,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离欲解脱。
(三)、观境无常-观音无常
对境执著者,当观境无常。1、观现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常。2、观我及我所爱恨的一切,尽是梦幻泡影,虚伪无主。3、观得失,得亦会失,失亦有得,得失尽是无常。4、观顺逆,顺境短暂,逆境暂时,顺逆变化无常。5、观声音,赞我毁我,梵音杂音,剎那生灭无常。
凡夫最常被境界所转,于二六时中,随时都会起惑造业,而生烦恼;因心染六尘,转成六贼,遮蔽清净的自心。依愚之人浅见,这五项以声音较容易观察;因为各种声音随时都会生灭,且无空间的局限,是观境无常的好对象。
根据《楞严经》记载,憍陈那比丘,观声证阿罗汉,尊者自述:「我在鹿苑,及于鸡园……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观声音的方法】:
止法:正观声音,内外尽闻;忽来忽去,缘生缘灭;忽大忽小,静心聆听;忽顺忽逆,渐趋于定。观法:知贪知瞋,不取不舍;知行无常,缘起苦空;知法无我,无我所有;调伏欲贪,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离欲解脱。
五、观法缘由
佛于《七处三观经》提出七个次第:知五蕴→五蕴集→五蕴灭→五蕴灭道迹→五蕴味→五蕴患→五蕴离。
其意思为:1、知观察对象的形成。2、知集起是由贪爱而生。3、应息灭此贪爱。4、灭此的方法。5、执着贪爱不舍。6、该对象是无常、苦、变异法。7、行者当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而解脱。
前四项即是四圣谛,说明苦的事实及灭苦之道,这我们另一个单元再来解说。后三项是正观此执着的身心,是无常、苦、空、无我、无我所,经由实修来调伏、断除、超越欲贪,而解脱自在。
以上提出观察身、心、境的方法,是依此次第而说;分前四项为「止」,后四项为「观」,是希望行者易于入门,最后能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然修行法门有「易行道」、「难行道」之分,可依个人根机,来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方法。
六、一门深入
虽然法门无量誓愿学,但宜一门深入。进门之后,则门门能通,则是普门。套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而饮。」一瓢饮就能解渴,一法门即可解脱。若细数流水三千而不饮,只会渴死于江边;若认识八万四千法门而不修,只会沉溺于六道。
肆、无常法门的境界
涅槃寂静
所谓真理,必是要符合,本来性、必然性、普遍性、永恒性等条件;真理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不因时间、空间、万有的一切而有所改变。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便是合于这四个条件,且是可证性。当你正观无常,领悟无我,必然可证涅槃解脱、寂静自在。
佛陀说:「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正观无常即可断除贪瞋痴,不再执取三界;因无常而建立无我的正见,心便远离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等执着,而证得涅槃寂静。
「涅槃」,不是死亡;而是灭度、无生之义。「寂静」,是寂灭之义。因灭除诸烦恼,故心得清净。所以《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杂阿含经》亦说:「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因此,涅槃是超越生死,悟入无生之境界,是位解脱自在的圣者。
悟达国师云: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缘生花开,莫说无;
缘灭花落,勿执有。
满树红
万枝空
花开花落自「无常」,缘起「无我」证「无生」。
万象真相无常法,
万法空寂无我相,
万有无生无不生。
伍、结语
有一青年想体悟人生,所以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看。走到邻村刚好遇见其友,和他怀孕的妻子。在他们邀请之下,便暂住家中。那知,友人因外出工作而意外身亡,其妻痛不欲生,伤心欲绝!由于其妻悲伤过度,而动了胎气,致使婴儿早产来到人间。
此「一生一死」之间,让「青年人」感到人生的变化。无常让人死亡,无常亦使人出生;无常给人痛苦,无常亦带来喜悦。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喜?还是忧?
处理朋友丧事之后,便继续往它乡去,走进城里,遇到一对兄弟。走在前面的兄长,一脸得意,跟随在后的弟弟,一脸落寞,青年看到这一幕,便窃笑于心,决定留在城内,来观察人生百态。经过数十年,青年转眼已步入中年,再度遇见那对兄弟,情况则大为改观:得意的兄长,因懈怠而失败;失意的弟弟,因勤奋而成功。
此「一成一败」之间,让「中年人」感到人生的转变!无常让人成功,无常亦使人失败;无常给人希望,无常亦让人失望。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好?还是坏?
时间随着岁月消失,中年人已成老头子。想一想,该落叶归根,便回乡去。此「一来一返」之间,让「老人家」感到人生的无奈!无常让人年轻,无常亦使人衰老;无常给人明天,无常亦带走未来。此刻的他,不知无常是善?还是恶?
无常非忧喜、非好坏、非善恶、非顺逆、非对待,「无常」是人生真实的现象,「无我」是生命真实的作用,「无生」是诸法真实的体性,若能契入无常大门,便可直登无生的境地。
你可否领悟到无常的真相?是否会应用无常法门,于生活中修行?万事皆是缘起生灭的假象,难道我们不能深刻的体察,还要执着无我的身心,个人的虚荣,及梦幻的世间吗?
总而言之,正观无常,心则不执;正观无常,心则不妄;正观无常,心则息缘;正观无常,心则离欲;正观无常,心则离苦;正观无常,心则无我;正观无常,心则无生;正观无常,心则平等;正观无常,心则清净;正观无常,心则解脱;正观无常,心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