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僧人
发布时间:2024-10-04 01:33:09作者:药师经全文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
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臆!是不过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也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摘自〔明〕莲池大师《云楼别钞》
俗人出家为僧,按佛门戒律规定,必须剃除须发,换上袈裟,这就叫剃发染衣,以示从此脱离尘俗和烦恼业障。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佛教徒出家是根据佛制来剃发。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剃发、染衣、受戒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
摄影:赵晓军剃发的由来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如何取得僧伽资格
然而剃度染衣并不是衡量一个出家人的标准资格,受戒也是出家人取得僧伽资格的必要手续。受沙弥十戒,才能获得法同沙弥的资格,否则只能称为形同沙弥,并不具备沙弥应有的内涵。受具足戒,才能获得比丘、比丘尼的资格,也就是僧团的正式成员。因为沙弥只是僧团小众,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传戒是专业性很强的事,必须由精通律典、戒行清净、具足相关条件的和尚、阿阇黎和尊证师共同配合,才能如法传戒,令戒子获得戒体,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关键所在。如果受戒不如法,或只是流于形式,受如不受,僧人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僧人。唯有受戒羯磨如法,戒子缘十方三宝、法界情与无情的无边境界发上等菩提心,真切乞求戒体,并以殷重心宣誓,才能得到戒体。
戒体是防非止恶的力量,有了戒体,才能依戒生活,并由此养成僧格。可以说,戒体就是僧人之所以成为僧宝的原因。所以,僧团必须对传戒引起高度重视,最好由专门的律宗道场成办,以此保障传戒的如律如法,使戒子都能获得清净戒体,在内心播下解脱和菩提的种子。
出家佛子肩负着续佛慧命,绍隆佛种,荷担如来家业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独身出家才能成就。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对佛教生起向往之心,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出家人热衷名利、素质低下,他们就会对佛教感到不屑,甚至因此诽谤三宝,造口业。
道风建设既关系到僧众的个人学修,也关系到佛教呈现于世间的外在形象,是佛法住世的命脉所在。(菩萨在线原创/整理,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参考文献:
净旻,《“吾,僧也”》,2001.
济群,《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法音,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