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万行大和尚:“人善人欺天不欺”,真是这样吗?

发布时间:2023-09-26 01:34:32作者:药师经全文
万行大和尚:“人善人欺天不欺”,真是这样吗?

基督教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上帝关了一道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上帝是公平的,他不可能把你所有的门都关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窗都为你打开。道也是如此,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

我们出家人舍弃了世间的功名利禄、恩爱亲情,照理讲,我们舍弃了,放下了,在修道这方面必然会有所得。事实也是如此,所谓“在这一面放下多少,在另一面就会得到多少”。佛门里所说的舍弃、放下,并不是指把有形有相的东西都舍弃、放下,它的真实含义是:你不被万事万物所主宰,你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这就是一个学佛者所拥有的境界和气量。

并不是尝试过,拥有过,体验过,才能真正看破放下。针对这个问题,我把人分为三等:上等根器,不需经历,一样看破放下。吃他人之堑,长自己之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引以为鉴,读懂了,就悟到了。比如看到春天树木抽枝发芽,秋天树叶枯黄凋落,一绿一黄,一生一落,通过这些外缘就悟到了。

这是上等根器的人。中等根器的人必须自己亲身经历,摔了跟头,心灵受到了打击,才会看破放下,然后也悟到了。下等根器的人,也可以说是没有根器的人,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他身上,十次百次他都不会领悟,不会悟到。为什么?因为他的眼睛永远朝外看,不会往内省,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的都是“我”,错的永远是别人。这种人没有自知之明。认识别人,了解别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要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太难了!

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因为娑婆世界有适合我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换一个角度讲,就是我们的属性、品质和这个世界相悉相同。有一天我们成就了,不需要在这个娑婆世界生存发展了,我们会带着一种更高的境界到另一个时空去。

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出现的每一个人,既是护道之人,也是毁道之人,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为什么佛教说世间的一切没有好坏之分,只看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凡夫永远是以一颗凡夫的心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所以总有好坏之分。而圣人永远是以圣人之心去面对,所以没有好坏。佛门里面就是以佛的思想、佛的智慧、佛给我们制定的清规戒律,来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凡夫的心灵空间充满了种种欲望。即便我们学佛修道,也是一种欲望,而且学佛修道是何等大的欲望!这个欲望比追逐世间功名利禄的欲望还要大。你们可以想象,世间上的事都不想做,人都不想做,想做出世间的事,想做佛的工作,想学佛,想成佛,你说我们的气魄、胆量和胆识有多大!我们所要付出的,要超出世间人很多倍。世间的事是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出世间的事是了生死。既然我们已经想到,而且已经付诸行动努力在做了,我们就要做到底!

一个出家人想有所成就,想超凡脱俗,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有忘我的精神、牺牲的精神、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你追求的理想才能实现。为了追求你的理想,你要吃尽人间的苦头,受尽委屈和冤枉。如果你承受住了,你注定会成就;如果你只吃了一半苦,做了一半工作,就顶不住,受不了,退下来了,那么你前面所吃的苦、所受的罪,都白吃白受了。一个人走回头路的代价,远比走到目标的代价大。如果你坚定信念地走下去,一定会知道是什么结果。

(禅修 心理学 佛学 灵修 国学 哲学 青年 传统文化 孔子 经典永流传 诗词大会)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