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30 17:18:16作者:药师经全文中级课题(四十一) 心意识的研究
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心意识是有情精神的主体,但在有情心里的作用差别上,就分为心、意、识三个名词来说明。
「心」的梵语是「质多」CITTA,义为集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与不善业的种子所在。我们的内心,平日受外来的六尘缘影所薰习,使种子遗留在心内,积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灭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又会生起现行,所以在唯识学上,把这心名为阿赖耶识 ALAYA(藏识),就因它有含藏种子的功能,永远不会失坏,因此得名为心。
「意」的梵语是「末那」MANO,华译「思量」。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所以独得「意」名。因它恒有审察思考的功能,前六识缘境时,它对于所缘的行相,就生出深刻了别的作用。所以经中说:「依意生识」,可见意的特义,是能生六识,为六识所依,也是外界一切认识活动的枢纽。
「识」的梵语是「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了别有粗有细,粗的了别多在前六识,细的了别则在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前六识善于攀缘外境,而起内在的了别认识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意识了别法尘。由于有六根和所缘有六境,所以中间生起的识亦有六识。
前五色根,是物质的生理机构;后之意根则为精神的,属于心理的。生理机构的五色根,必依意根而起作用。假使意根一旦失去功能,生理的五色根也即时变坏了。生人和死人同样有五根存在,生人的五根有灵活的作用,死人却没有,关键就在意根的存在与否。
无始以来,这心、意、识就不断地交流,成为有情心理活动的现象。
习题:
(一) 心、意、识,这三个名称是何义?
(二) 内心的种子从那里来?
(三) 种子遇到外缘激发时会怎样?
(四) 末那识为何独得「意」名?
(五) 什么是「意」的特义?
(六) 心意识交流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