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 六根对六尘,生起贪瞋痴慢疑,这叫心颠倒

发布时间:2024-04-16 01:31:23作者:药师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 六根对六尘,生起贪瞋痴慢疑,这叫心颠倒

根尘相对所起的一念心,这叫心。「谓心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迷惑的开始,这是一个妄想,一念妄想。「因迷自性清净之心,种种分别,起诸颠倒,是名心颠倒」。这括弧里头讲什么叫根、什么叫尘,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六根对六尘,生起贪瞋痴慢疑,这叫心颠倒。见颠倒、想颠倒都是心颠倒里头的两分,特别提出来,为什么?「眼是诸见之本,由不了外尘之境皆悉虚幻,是以妄生执取,起诸颠倒,是名见颠倒」。我们迷惑颠倒是以眼为元凶,它是第一个,不了解外面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是假的不是真的。谁知道是假的?开悟的人知道是假的,没有开悟的人不知道。我们没有开悟,我们是佛经看多了,也知道这是假的,但不是我们证得的。

开悟的人证得了,我们没证得,我们是解悟。解悟,那要真正契入境界才真得受用。

没有契入境界,佛教给我们持戒、修定。眼在色尘里面入定,是什么?我看得很清楚,不分别、不执著。用一句俗话来说,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叫造业;不放在心上,见如不见,若无其事,这叫功夫,这是持戒修定的功夫。修行在哪里修?就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修,叫真修。你离开它,离开它到哪修去?没地方修。离开它,清净心得到了,不错,心清净;一见又乱掉了,禁不起考验。真修行,在境界当中考验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如果说随著境界走,那就六道轮回;不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这是到极乐世界去的人,这一点要搞清楚、搞明白。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丝毫都不沾染,功夫浅深就在这里看。六根接触到了,心地没有染著,功夫深,为什么?你是清净心。你被染著了,这功夫浅;甚至於功夫完全破坏了,没功夫,那佛白念了,这都是事实真相。所以决定不可以妄生执取,执就是执著,著相了。顺自己的意思,起了贪心,希望占有;不顺自己意思,讨厌他,都是造业。欢喜是造业,讨厌也是造业,全是六道轮回业,这叫见颠倒。

第三个「想颠倒」,是六尘里面的法尘,六根里面的意根,意根会想。「取六尘之想」,眼见色,把它所见到的传给第六识,第六识就妄想来了,起妄想。我们如何说眼见色不传到第六识,第六识里头不打妄想,这是功夫。耳闻声闻得清清楚楚,不放在心上,就是不要传给第六识,第六识没有听见声音,所谓是听而不闻;耳听到了,第六意识没起作用,听而不闻。所以我们平常有两个字大家常听,注意,注意什么意思?眼睛注意看,到第六意识去了,第六意识注到你眼识里面去了,跟眼识同时起作用,注意是造业。不注意呢?不注意,真的,看了,问起来什么?不知道,没看清楚,没注意。所以,注意就造业,不注意就不造业,如何能够学这个不注意,五根接触外面五种境界,意根都不受干染,这个功夫高,这种功夫念佛,往生品位高。

不住第六意识就是没有分别,不住第七意识就是没有执著。所以,修行人常常讲,经典、祖师大德也常说,教我们不分别、不执著。不分别是不用第六识,不执著不用第七识,这就是转八识成四智。八识,前五识跟阿赖耶转不了它,它是果上转;因上转的就是两个,第六识跟第七识,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著。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当中,见色闻声尽量不要用第六、不要用第七,就是尽量不要分别、不要执著,这是真修行人,真功夫。不是叫你不看不听,不看不听怎么修法?又看又听,五根都起作用,六尘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佛在大经教给我们,於一切法不执著了,完全不用第七识,阿罗汉;再能不用第六识,这就是菩萨。阿罗汉没有执著,菩萨没有分别,不但没有执著,分别也没有;到不起心、不动念,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这修行功夫。所以后面这个想颠倒,「由不了六尘过患,伤失善根,以妄生缘想,起诸颠倒,是名想颠倒」,我们说你想错了。见颠倒,你看错了。为什么会想错?为什么会看错?你心,用心错了。这大乘经上讲的三种颠倒,全在日常生活当中。

修行在哪里修?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怎么样修法让我们真正得受用?在这些地方,我们要懂得行门甚深的理趣,就是道理,然后懂得方法,修行确确实实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离开生活到哪里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我们的行为错误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常起贪心、起瞋恚心、起傲慢心、起愚痴的心、起怀疑的心,贪著财色名利、五欲六尘,这就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你天天在造轮回业,你能出得了轮回吗?佛菩萨教导我们,把这个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希望我们从今之后远离轮回业,一心向往极乐世界。我们离轮回一天比一天远,距离远,跟西方极乐世界一天比一天接近,这叫真修行。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 2013/9/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42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