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

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发布时间:2022-06-17 19:12:47作者:药师经全文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关于《楞严经》传来中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经籍记载,《楞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来的。当时 (大约是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六百多年,相当于汉朝桓帝时期 ),印度将此经视为国宝,禁传国外。唐初,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时,并未带回此经。到武则天时期,一位名叫般刺密谛的印度法师,把《楞严经》带到中国来了。他为了逃避印度边关的检查,先用极细薄的白(左疊右毛 )写好经文,然后割开手臂,将经文藏于皮下,待创口平复,才带出印度国境。到了广州,与被贬的丞相房融相遇。房融请他到广州的一座大寺院制止寺翻译此经,所以,现在我们才有幸看到这部经书。

与此经相关的另一个故事,也很有意义。

隋代的高僧智者大师,对佛学很有研究。他创立了“三观”学说,对当时及后世影响都是很大的。有次他遇到一位从印度来的和尚,双方讨论佛学,智者大师也谈了自己的观点。那位印度和尚听了后说:“你的理论与印度的《楞严经》意旨相符合。 ”智者大师听了后很高兴,他就向西方叩拜,希望能看到《楞严经》。他拜了十八年,始终未能见到《楞严经》。《楞严经》是在他圆寂以后一百零八年才译为中文的,那时已经是唐中宗神龙元年 (公元 705年)了。

《楞严经》是正法的代表,用《楞严经》所说的法来指导修定,最为殊胜。明末高僧智旭曾经评价说:“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楞严经》的全名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值得说一下的是“密因”二字。什么叫密因?一个人定力的本体叫密因,是人人都有的,但人人都不知道,它是个秘密,所以叫密因。除了这一意义外,佛在《楞严经》中还说了一些修证大乘佛果的密因,仔细地研读,就会发现这些秘密。佛讲这些密因干什么 ?是用来“修证了义”的。“了义”是什么?学到极点,证到极点,无法可学,无法可证了,就叫了义。《楞严经》的用途,就是用佛讲的密因去修证至高无上的佛果的。

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有六种因缘,明白这六种因缘,对理解持受《楞严经》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第一因缘是“恃多闻,忽定力”。

有的人仗恃自己博闻强识,便忽视了修定力,不去参禅打坐,不懂解行并重的道理。闻法闻经是解,修定是行,解行并重才是正修。《楞严经》主要是谈修定的,对小乘大乘及未入乘的众生都有用,是广被三根的。

第二因缘是“警狂慧,护邪思”。

修持禅定的人,如果慧多定少,便会出狂慧,而狂慧很易生邪思,也易接受邪思,为自己的种种邪思辩解,便会害己害人。所以要警告忽视修定的人,只有重视修定,定慧等持才能顺利前进证得菩提道果。

第三因缘是“指真心,显根性”。

为众生指示真心乃是本有的佛性,不是肉团心。明心见性,必须明白真心是什么才有可能见到它(见性)。经中指出,我们的常住真心是不去不来,不动不变,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既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

第四个因缘是“示性定,劝实证”。

\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我们修定,要修正定,不修邪定,在定上面,正邪的区分,从性定上下功夫,把妄想的根连根拔掉,达到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就是正定。定和慧是等持的,慧多定少是狂慧,定多慧少是枯禅,定慧等持,是真定,是性定。如把心识当真心,虽也能出现寂灭境,但都不实在,一有机会妄念仍会出来,仍是不得究竟。性定是要扫一切法,离一切相。

第五因缘是“销倒想,除细惑”。

众生之所以受苦,是因为他们都有颠倒想,把苦看作乐,把无常看作恒常,把假我看作真我,把不净看作净。总之一切都作颠倒想。《楞严经》就是要帮助我们“销倒想”,还要“除细惑”,细惑是什么 ?是细微的颠倒想,要帮助众生除去一切颠倒想。

第六因缘是“明二门,利今后”。

二门之义有数种,《楞严经》所明之二门,也并非一。其一是权、实二门 (又称平等法门与方便法门),权是权宜之义,是在实法中善巧运用,是暂时性的,方便性的。在弘法中,运用权巧方便法门,是为了引导众生趋入实法之门。实法则是永远不会变易的。明白这两种法门,有利于度化众生。

其二是定、慧二门。定门,就是修定,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谓之照而寂,是诸佛菩萨之定门。慧门,心性虽湛然不动而常照法界不出错谬,谓之寂而照,是诸佛菩萨的慧门。明白定慧二门的道理,修持中定慧等持,止观双运,就能顺利证得道果。《楞严经》是有很大一部份内容谈修定的,对定和慧、寂和照的关系有明确的阐述。定慧等持,止观双运,是

禅定的基本路线。

其三是福德门和智慧门。菩萨六度万行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均属福德门。智慧门是了知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密。

其四,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心真如,真是真实,如是如常,真心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名真。常住而不变,故名如。《楞严经》所讲之禅定,属真如三昧定,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及至根除。《楞严经》用许多篇幅为人们揭示自性真心实相,攀缘心之虚妄不实,以此引导修持者认识自家的主人公,应内求而不外求。心生灭门,指意识心 (肉团心 ),依因缘合和离散而有生灭,虚妄不实,众生颠倒,以妄为真,以虚为实,迷却自性,而不能脱离苦海。明此二门,当一心修定,运用妙观察智,去照见五蕴皆空,方可度一切苦厄。

为了让读者能较好运用《楞严经》的思想来修定,我们再深入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修定必须破妄显真 妄是妄心,真是真心。佛学中的“心”的概念比较难于理解。每个人都有真心,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湛然常住的,真心自性是清净光明的。真心既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虚空大地山河海洋连同我们自身,都在真心之中。如果一旦见到真心,就是真正的悟道了。真心启用,人的潜能就得到彻底的开发了,不仅有无上智慧,而且有巨大的神通(世间叫特异功能,悟道后出现的特异功能,是世间特异功能大师们所无法望其项背的),这就是佛学的真心观。修持佛法的人,必须明此理,树此观,修持才能有成就。

那么是什么东西障碍了我们遮蔽了我们,使我们见不到自性真心呢 ?那就是无明。无明是从梵文 Aritya意译而来,有愚昧、暗昧、无有智慧、不明真实之义,特指对佛学所说的真实的事、理、谛等的无知,亦称痴 (moha),根本烦恼之一。佛教诸乘诸宗几乎皆以无明为众生生死流转的最终原因,乃至罗汉、缘觉、菩萨未能圆满成佛的根源。无明是佛学上的专用名词,与世间的不明白事理还不是同义。所以,哪怕你是学问家,有硕士博士学位,若不明佛法中所说的有关真实的事理,仍然是无明。即令是研究佛学,精通三藏,什么道理都懂了,就是不去行,不依法实践,只把佛法当作理论和学问,个人行为中,仍然是追名逐利,贪瞋痴疑慢丝毫未除,也是无明。所以无明又不仅是明与不明的问题。

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 ?《楞严经》中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有位禅师,把这四句话的标点改了一下,使原句成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样,原句的含义更明晰易懂了,这位禅师因此而悟道。《楞严经》告诉我们,知见是无明的根本,只要做到知见不生,就达到了涅槃境界。这里也解释一下“涅槃”。一般人常把涅槃误认为是死之义,不是的,涅槃是修持的圆满境界,所以《楞严经》说达到知见不生,就是涅槃境界。

那么,我们用六根六尘六识所生起的知见为什么是无明呢 ?为什么不能明白佛法所讲的真实事理呢?是因我们的妄心在起作用,它虽依真而起,但却妄加分别,随境攀缘,生起各种妄心妄见来。有以下几种:

身见。又叫我见我所见,不知道身体是五蕴假合而成,把身体看为实有,因而妄生贪爱,忘记了真我。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定之所有主,妄认为实为我所有物。把我见和我所见合起来叫身见。这个身见是很厉害的,使我们迷失本性,不能自拔。

边见。常常不是执空,就是执有,总是落在断常二边,不能得中道了义。

邪见。不承认事物的因果关系,认为没有可以招致结果的原因,也没有由原因而招致的结果,因此认为恶不足恐,善亦不值得称为好,这种见是见中最邪恶的。

见取见。以低劣的见解为根据,取种种劣事,并把它看作最殊胜最美妙的事物。

戒禁取见。一种是非因计因的戒禁取见。有这种见的人,把鸡犬戒当做生天之因(效鸡一足独立,效狗吃粪便等 )。二是非道计道的戒禁取见,修涂灰断食等苦行,以为涅槃之道。释迦佛在世时,印度有许多外道就是如此持戒。

以上五种妄见称为见浊,又称五利使,能使众生很快造业而堕落。还有以五钝使为体的烦恼浊,也是五种妄心。

贪心。于顺情境上生贪而无厌之心,指以占有欲为本的贪爱贪求,如贪名利,贪色等。

瞋心。于逆情境上,生瞋怒怨恨之心。是一种有害于他人的仇恨心理。

痴心。痴迷不能觉察之心,亦即无明。

慢心。即是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之心。

疑心。于诸善法,心起疑惑,不能持受。

由于种种妄心妄想妄见,生起了众多的烦恼,遮蔽了真心。错把妄心为自性,反而把真心忘却(但没有遗失 )。每个人的自性真心与佛心是相同的。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并不因为缺少真心,而是忘却了真心,遮蔽了真心。所以,修持佛法,就是要破除妄心,让真心显露。修定,是破妄显真的有效办法。

我们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和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相对时起了认识,叫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缘起的幻影,即名幻心 (妄心 )。心中起的道理,即是幻法,即是妄见,执着于这个幻我幻见,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造成这个生死的是妄心。修持佛法,想开发般若智慧,也得用这个妄心,也得用六根六尘六识。如果认识到妄心造成幻法,那么一切人事,生死涅槃,都是幻。由此又可觉知本来也没有生死,都是妄心的枉自造作。既无生死,也用不着涅槃。诸法空相,涅槃等空华,这是大彻大悟的了义境界,但对众生来说,还得从破妄心做起。若从上述了义,自可不分真心妄心,分出真妄是一种方便权巧,“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如果妄心不除,世间的一切妄用不废,众生就不得解脱之道。真心是寂然常照的无心之心,不起念时,我们的见闻觉知仍旧十分明了,但无分别,寂然不动。如果起念,分别人事,但心不颠倒,不攀缘,不随境转,顿然回到无心本位,这还是真心起用。如果心随境转,不断攀缘,渐入迷途,那就是妄心了,但本体不失。

2.憍陈如因悟客尘二字而证果 《楞严经》中释迦牟尼对当时的听众说:“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释迦牟尼悟道后先到鹿圆去度曾跟随他的憍陈如等五人,对他们讲过上面那句话,如今佛又用来教导众人。憍陈如站起来说他是因悟“客尘”二字而证果的,他说了一番道理:“比如旅客到旅店中,吃住之后,自然要继续上路,并不留在旅店里,但旅店的主人自然是不离开的。”这里,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尘妄想、无明及见思二惑。憍陈如又说:妄想分别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客人,真心是常住不动的,所以叫它主人。因此明白了不住是客的义理。又如雨过新晴的时候,太阳升到天上,阳光射入门缝,从射入的光线中便可看见尘埃飞扬的景相,尘质轻而浮动,虚空却寂然不动。我们的见思二惑(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指诸种妄见,如我见边见邪见等妄惑。思惑指贪瞋痴等迷情,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此系小乘之理解。若依大乘,则以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思惑,断见惑之位为见道,断思惑之位为修道,了断二惑之位为无学道),往还有如尘飞动,微细不能觉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见。日光照射,有如我们在定中用智慧观察照了,才能明白。他又说:“澄寂的是虚空,摇动的是客尘。 ”

憍陈如所说的比喻义,是要用智慧去照破无明烦恼,破去摇动的客尘,寂然不动的自性真心便显现了。

我们的自性真心,在眼为见性,在耳为闻性,在舌为尝性,在鼻为嗅性,在身为触性,在意为觉性。我们眼见到东西的时候,见性是不动的,动的是客尘,这很重要,见性是离外缘而独立的。再深入一步,我们这个肉身不过是客店,而自性真心才是主人。我们转动头去看东西,头动了,见性不动。我们看别人的手一开一合,动的是手,不动的是见性,所以释迦牟尼佛强调“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由于我们没有弄清主客,颠倒行事,忘却真心,误认外物是自己,误认旅店是自己,心随尘转,生出种种执着,放不下,看不破,于是起惑造业,不能自拔,不能解脱。

我们的自性真心,是和客尘相离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六识缘境时,即生分别,即是妄想。如分别心未除,即使在定中,灭了一切见闻觉知,能够内守幽闲,也还是法尘分别影事。内守幽闲是进入无人无我的定境,《楞严经》告诉我们,这种境界还只能算暂时得到轻安,只是息灭了前五识的见闻觉知,不为外境所扰。但此时意识中的“定中独头意识”还在里面守着,还在里面分别法尘影事,因为细微不易觉察,仍属虚妄不实。定中独头意识所缘之尘境,所起之分别均甚细微,如无波之流,暗流不息,所以叫它法尘分别影事。如果停留在这种境界上不再前进,就属于顽空了。佛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

3.眚见和本觉妙明 先谈一下“本觉妙明”。本觉,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妄相,昭昭灵灵,有觉知之德,故名本觉,不是修成的,亦即是如来之法身。这个心体,无始以来,即被无明烦恼所遮覆隐藏。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当然,修治不是对本觉而言,本觉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修治是对妄心无明及烦恼而言,除去这些覆遮之物,本觉便会显现

出来。妙明是寂然常照,妙之体不变,故叫寂,明之用是随缘,故叫照。妙明和明妙是有区别的,明妙是照而常寂。

我们常常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出错,那就是不明白“本觉妙明”的道理,偏要在灵灵明明的本觉上加明,便成妄明了。

再谈眚见。有眼病的人,夜间看灯光,灯光上会出现一个五色的圆影。没有眼病的人,所看见的灯光是正常的,没有五色圆影,显然五色圆影是病眼的视觉功能出了毛病造成的,和我们本来的觉性毫无关系。《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患眼病,比喻无明,夜比喻迷,灯比喻藏性,五色圆圈比喻众生之五蕴幻躯,五尘幻境。因为众生有能见之妄见,所以出现外境幻影,妄见若除,眚病不起,就没有幻影了。好眼表示真智,灯代表真理,以真智去见真理,就能见到一真法界的真实相貌了,那是一无所有,清净寂然,就像用好眼看灯一样,没有五色圈的影子。

为什么觉性清净,会出现妄见呢 ?那是我们本来的真觉,堕在无明之中了,产生了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本觉妙明,是无须加明的,我们有妄心,想在本觉上加明,这样妙明变成无明了,真觉成了妄觉,真见成了妄见。我们的本觉是能够清楚地见到见分和相分两缘都是虚妄,这个本觉妙明才是真心,如果把见闻觉知当作真心,真心就被遮住了,那个妙明的觉体就看不见了。真心起用,离不开见闻觉知,但真心不属于见闻觉知。

《楞严经》说:“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这就是说,见性 (能见的自性 )并不因光明、黑暗等外缘而生,它是常住不生不灭的。《楞严经》又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是说我们见到所见的物象时,所见并不是你的见性。见性是离开所见之物的,所见的作用和能见的功能都不能见到自性。这段话对于我们通达清净实相是十分重要的,实相就是无相,万相均由实相所生。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故生妙有,扫一切法,离一切相,就可见到本觉明心。

众生所以沉沦,由于有两种颠倒分别妄见,其一就是别业妄见,又叫眚见。如前所说,眼睛有了病,看见灯光上多出了五色圆影,这是比喻。它所喻的是什么呢 ?我们的身境本来是惑业所现,但因我们迷惑不知,妄生分别,执外境为实境,妄生苦乐执着。其二是同分妄见。一切众生世界,也是惑业所现,也是不实的虚影,但是由于我们迷惑不知,便妄生分别,执着心外实有。众生本来都是无漏的妙觉明心,本觉明体,由于无明的遮蔽,就幻现出种种虚妄的见分,就变为见闻觉知,再幻现种种相分,成为山河大地及一切万象。既然是以无明为因,惑业为缘,因缘和合,因此成为和合而妄生(本无所生,四大假合而有生相,故曰妄生),和合而妄死 (本无所死,因和合而有生相,亦因和合而有死相故曰妄死 )。如果能远离诸和合缘(指别业妄见之惑业俱全的和合缘)、不和合缘(指同分妄见的有惑无业的不和合缘)就能灭除二种颠倒的生死根本。有人把佛学佛法的修持归结为三个字“了生死”。如何了法,就是远离二缘,知道他们都是虚妄,不执为实有。灭此二缘,就是灭除生死根本,除却了生死因就能得到圆满菩提,就能得到不生灭的清净妙觉明心,亦即是真心本觉,常住不变的自性。

还要明白,我们的本觉妙明真心,不是因缘 (不从他生 ),不是自然(不是自生 ),非和合(不是共生),非不和合,就不无因而生。这表明,本觉妙明真心,是离诸生相,清净无染的。

我们证菩提心,不是从因缘生,和合而起。菩提是无生法,如果菩提属世间有生法,那就不叫菩提了。

《楞严经》又说:“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它幻化不实,依他似有,观相实虚。它的性是真,都是从常住真心,妙觉明体所生。是依真起妄,由妄而生见分相分。如此认识悟解,当下即可得圆成实相了。

4.如来藏 如来藏,亦称如来藏心,如来藏性。谓佛具有的清净实性或众生身心中所潜藏的佛性。但众生因无明妄想掩盖了此性未能显现,是常住不变之性。如来藏即法身,即佛空性之智。分为空如来藏 (离烦恼所显空性 ),不空如来藏 (具有不可思议的解脱功德 )两种(见胜鬘经)。佛学辞典解释如来藏时,是这样说的:“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三义:

(1)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二门。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一切法也。 (2)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是众生之烦恼藏如来也。 (3)能摄之义。真如在烦恼中,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 ” 明白如来藏性,对修持者来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切生灭去来,都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如来藏的德性是常住 (无去无来 )、妙明 (不迷悟)、不动 (本无生灭)、周圆 (无处不遍)这四种德性,称妙真如性。如果在如来藏里去寻求生死去来,那是了不可得的。觉悟了,认识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是常住真心妙明性体,就可了脱生死。

五阴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譬如我们以清净目来看万里晴空,只看见虚空光明晴朗,一无所有,这是如来藏“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境界。但若久视晴空,眼出现疲劳相,结果会看见虚空中出现狂花乱舞和其它幻相。这种妄相狂花,既不是从虚空来的,也不是从眼睛生出的。色阴就如狂花一样,都是虚妄,不是由因缘所生,亦不是自然而有。其余四阴也与色阴一样是虚妄不实的。

六入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亦称六处,是六尘吸入之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就如刚才所说的那种用眼久视虚空,发生疲劳相,便看见狂花乱飞,这个能见的眼和所见的花都是妙觉心中的疲劳相。以眼入为例,因明暗两种妄尘,粘着在湛然不变的见性,就发生见。这个见吸收尘相,就叫见精。这个见精,离开明暗两种尘相,就没有实体了,所以应当知道这个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眼入是虚妄的,非因缘而生,非自然而有。其它五入也是如此。

推及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虚妄不实的,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

在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色性到极点便是真空,真空到极点便是真色,而且“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其用。

在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同样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在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同样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在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同样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空性无形,因色显发,虚空之性,同样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地水火风空这五大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圆融无碍,不生不灭。其相虽妄,其性则真。

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性具之觉,即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真体之觉),同样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见闻觉知等性都是如来藏,识性亦是如来藏。在如来藏中,性具之识,即妙明真知,本觉之明即性真之识,同样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而且“含吐十虚,宁有方所”,能够含吐十方虚空,能包涵及出生十方无边际虚空,何况虚空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万法,所以说三界唯识(识即心),万法唯心。

《楞严经》先破识心之妄,后又论其为如来藏性妙真如性,最后等同于性之全体,周遍法界,含吐十虚。这是从方便出发,破妄取真,然后才圆解普融,推求一真法界。如不从破妄做起,会将如来藏性,淹没于情尘之中,从迷积迷,浩劫不返。知道是妄,不认它是真,再会归如来藏性,即达妄成真了。

无明非无,与清净不二,名为二物,实自一体。譬如鸣钟,响彻四周,是此钟;若以手捂住,再敲则钟声变哑,亦是此钟。声虽有别,钟则不二,把手拿开,再敲钟声又可响起。可见,以手捂钟,虽可使钟暂时变哑,但毕竟于钟无损,无明遮蔽真心也如同用手捂钟一样。妙明真心是无损无失的,无明与清净,是同一如来藏所出。心境两空,普被一切,遍荡十方,如来藏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我们:“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背觉合尘,就是违背真觉而和尘劳合在一起,在如来藏性里面,就发生劳相,而生出世间万相,应该怎么办呢?释迦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这就是说要以不生不灭的妙觉明心为本修因,如此去合如来藏性,始可脱离尘劳。如来藏性亦就随净缘而化一切妄相,显现本来的妙明本觉,而圆融照遍十方法界。只有“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众生是被尘劳妄相所惑,只要能灭尘合觉,如来藏性即显现无遗。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来乃至非意识界”。这里把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非了。前面说他们都是如来藏性,这里又否定了,这就是空有为法。“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

非死,非老死尽”,十二因缘都空了,这是说的“空如来藏”。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四谛都空了。“非檀那(即布施波罗蜜 ),非尸罗 (即持戒波罗蜜),非毘梨耶 (精进波罗蜜 ),非羼提(忍辱波罗蜜 ),非禅那 (禅定波罗蜜 ),非般刺若(般若波罗蜜),非波罗蜜多 (到达彼岸 )”,这里把菩萨行的六波罗蜜也全非了。在空如来藏里,什么都非了。非,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非弃,如来藏里面还有妙明。

“如是乃至非怛阿竭 (如来),非阿罗诃 (应供,能应九法界众生供养 ),非三耶三菩 (即正遍知,知心色万法为正知,知万法唯心为遍知,正知是实智照理,遍知是实智照事),非大涅槃(不生不灭之圆寂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以上所说,是扫一切法,离一切相。空如来藏是万法皆空,清净湛寂,不立一法。真空之后才出妙有,才生不空。故释迦佛又说:“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

五阴六入十八界,又都是如来藏性。

“即明无明,即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十二因缘法都是如来藏性。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四谛也是如来藏性。

“即檀那,即尸罗,即毘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刺若,即波罗蜜”。菩萨六度都是如来藏性。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即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

以上所说一切,包括如来果位,完全具足于如来藏心里,这个如来藏妙明心元,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离开有离开空,又是有又是不有,这就是中道第一义谛,空不空如来藏之道理。

5.舍识用根起修 我们的湛圆妙觉明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由于四大假合成身体后,便有了六根,使我们的一个妙觉真心,分开则变成六根的视、听、觉、察等。这个不生灭的真心,一旦和生灭妄心和合,就变成阿赖耶识。“元本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有了这个六和合,就出现了五重浑浊。

第一个叫劫浊。他是怎么产生的呢 ?当我们用“见”去看见十方虚空时,虚空和见是各不相关的,虚空无体,见则无觉。感觉是人体产生的,如果虚空和见融为一体,就交织妄成世间诸相,叫劫浊,属色阴。

第二浊叫见浊。四大假合的身体,有了身相,有了六根,有了见闻觉知。元本是一精明的真心,被四大壅隔,分成了六和合。元本圆融无碍的真心,现在成了有窒有碍的六和合。四大本是无知之物,现为六根的性能所旋转,而变成有知觉了。由妄知和妄觉两相,互相交织,叫做见浊,属受阴。

第三名烦恼浊。“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这是说我们学习世间的知识,发为知见,终日胡思乱想,于是生出了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境界。六识如果离开六尘,就无体相可寻,六尘离开六识,就无体性可得。因此,六识和六尘便相互交识,妄成种种印象,留在记忆中,贪恋不舍,使你的心变得浑浊,名为烦恼浊,在五阴中属想阴,是第六意识境界。

第四浊名众生浊。“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我们心中的妄念,朝夕生灭不停,自己所执着的知见,总想让它留于世间,由于行阴密移,自己又得随业果在不同的地方迁转,这种生灭不停的妄见和业果,相互交织,便成了众生浊,在五阴中是行阴境界,属第七识。

第五是命浊。“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我们的见闻觉知,原来是无异样的,因为六尘隔离,便生出异相来,耳只能听,眼只能看,舌只能尝。而我们的本性的精明之性是可以互知互觉,相知相觉的,分为六和合后,应用上才出现互相违背,能听就不能看,能见的不能听,用途不同,失去一定的标准,互相妄织,扰乱了真性,形成命浊,五阴中是识阴,即第八识。

总的说来,我们的妙觉明心,清净本然,毫不浑浊,由于一念无明,生出妄相,外被五大器世界所扰成为劫浊,内被四大身相所浑成为见浊,再被六尘所缠成为烦恼浊,最后被生死所缚成为众生浊,再由六尘隔越,六根不能互用形成命浊。清净本然全被搅浑为浊了,如何使浑浊为澄清,这就是修持的任务。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见闻觉知,离各种妄相,回来契合自性清净,那就应当依据不生灭之根,来扭转虚妄而生之识。因为不舍除识心,不能修成大定,根性若不取用,不能证得涅槃。要用我们的不生灭的见性闻性,来除去虚妄,降伏无明烦恼,还归于本觉自性,得回元本光明觉照的不生灭性,来作为因地心。这样去修持,才可证得菩提道果。

浑浊之水,只有放在静器中澄清,沙土自沉,清水自现。修定,就是在澄清自身的浑浊,定力越深,清净之水自然显现,这就叫初伏客尘烦恼。但还不能到此为止,因为泥沙还在静器中,一有条件,它还会浑浊,要想永断无明烦恼,必须把泥沙取出抛掉。这就需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勇猛精进,捐弃诸有为相。还要明白,我们自己,是被六贼自劫家宝。什么是六贼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引发六识,起惑造业,生出种种烦恼。什么是家宝 ?家宝就是如来藏性,就是常住真心。因为六根对六尘引发六识,我们终日随六根六尘向外跑,不能返照本元,这叫有漏,“漏”去的正是自性法宝。当然漏和失都是譬喻性的说法。自性是不会漏失的,只是被无明烦恼遮覆了,不能显现,好像漏失一样,好像被劫走一样。

由于众生相续,世界相续,长时间以来,就因一念无明,就把妙明圆觉的自性,束缚在四大六根里面,妄认四大六根为自体,对于五大六尘的物质世界,又执为心外实法,妄生取着,因此,我们就不能超脱三界,了脱生死。

六根之性是不变的,它是由于依真起妄,起惑造业,颠颠倒倒,在圆融的自性中幻化出六根来,于本来非一非六的精明体,生出一和六的虚妄分别。就好像虚空,本来无形无相,但若加上不同的器皿,就有方形圆形的分别,如拿掉器皿,只剩一个虚空了,又说虚空是一。其实,一也没有,虚空是永恒不变的,无同无异,更不能说是一非一。

我们的六受用根是怎么来的呢 ?弄清楚是很有好处的。

先说眼根,它是由明暗两种色尘,粘着在元妙圆融的真性里,真妄和合,发为见精。见精与色尘结合,成为眼体,这是胜义根。这根元名清净四大,佛眼法眼才能看见,它像葡萄一样。依胜义根,生出浮尘根,即肉眼。见精寄托在浮尘根之肉眼,向外攀缘一切色尘境界,根随尘转,流逸奔色,终日执着在色相上。

耳根。是由动静二相相搏击,粘着于妙圆真心中,产生闻精,闻精和声尘结合,便成胜义根的耳体。依胜义根生出浮尘根,即肉耳。耳体是清净四大,浮尘根则向外攀缘声尘境界,流逸奔声。

鼻根。是由通塞二相互相显发,粘着于妙圆真心中,发为嗅精,嗅精与香尘结合,便成为内清净四大胜义根——鼻体,再依胜义根变为浮尘根,即肉鼻了,亦是色香味触四尘混合而成。嗅精就寄托在肉鼻上,向外攀缘一切香尘境界,流逸奔香,循尘转动。

舌根。由恬淡和多味两种相互相参杂,粘着在妙圆真心中,发为尝精。尝精对映味尘,成为内清净四大胜义根,即舌体,依胜义根变为浮尘根,即是肉舌,亦是色香味触四尘混合而成,尝精就寄托在肉舌,向外攀缘一切味尘境界,终日流逸奔味。

身根。由于隔离和接合二种触尘互相摩擦,粘着在妙圆真心中发出觉精。觉精和触尘对映,搏取触法而成内清净四大胜义根,即身体。依胜义根而变为浮尘根,亦即肉体之身,也是色香味触四尘混合而成。觉精就寄托在肉身上,攀缘各种触尘,终日流逸奔触。

意根。由于生灭两种法尘相互连续,粘着在妙圆真心中,发生知觉的作用,叫知精。知精对映法尘,揽取法尘,成为内清净四大胜义根。依胜义根而变为浮尘根,亦即肉团心,也是由色香味触四尘混合而成。知精就寄托在浮根四尘的意思上。肉团心是不可见,内照法尘却能知道和思量,随法所转,终日流逸奔法。

上面所说六根之性,本来都是妙圆真心,如来藏性,由于有了加觉加明,就变为妄觉妄明,失去真实之性,把本有之精的功能都失去了。因为和妄明妄觉粘在一起,成为第八识见分,其体虽真,其用则妄。真性和妄尘胶合在一起,发出见分之光。原本是一精明,因为揽尘结根就变成六和合有六种作用了。

我们需要明白:“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触觉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这就是说,离开客尘,都成妄体。一定要明白,揽尘结根,是妄体,元明照用,才是真体。

分清了真妄,我们就应不循动静离合恬变通塞生灭明暗等十二种有为相。任随选拔一根,

不让它和妄尘粘合,而使它潜伏于内,归于本元真心,就会发出本有的明耀。只要发出本有的光耀,就既不受内根的局限,又不为外尘所滞碍,真心便会显现,其余五根,自然也会同时解脱。

只要我们不随外尘所起的妄知妄见,本有之真知真觉,不用靠胜义浮尘二根,而能发出灵明之功能。这时,根尘都脱掉了,六根便能互用,任何一根,都具有其余五根的作用,这就叫六根清净,自在无碍。

如果六根都得解脱,自性里面就会发出玉一般的智光,那么一切浮尘及器世界的种种变化相,都会像滚汤浇冰一样,你的心光就会变成无上真知真觉。

从任选一根修起,任随一根得解脱,都会使我们到达六根清净,妙觉圆明,这是《楞严经》的一大要旨,因为“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根和尘有内外之分,根是八识之见分,尘是八识之相分,像是蜗牛的两只角,伸出来为二,缩回去便是一个八识。既然同源,向外跑便是根尘,向内伏便是解脱。能分别之识心,是虚妄相上所起之妄想,全无实体,同病眼看到的空华一样,是虚妄的。

“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由于有六尘,引发六根之知见,根是依尘才能有用,尘要托根才显出相分来,见分和相分都没有独立的自性。就像交并的芦荻一样,一根倒了,另一根也随之倒下失去作用。所以,在知见上再立一个知见,是妄上加妄,是无明的根本。如果能修到知而无知,见而无见,一念不生,一尘不染,那才是无漏无妄之真净境界。

要解脱六根,也应逐一来解,先解第一结分别我执,离开尘相;再解俱生我执,除尽根结。尘消根尽,证得人我空,便能超出分段生死。然后再解分别法执、俱生执,得到空性圆明,亦就是法解脱。解脱法执之后还要返照,俱空之境不生,就能得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真定,亦是证得楞严大定。这就是菩萨从三摩地中得无生法忍,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根结尽解,妙心已悟,空性圆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