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明随缘不变之体”。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来自于对内心自体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第二,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三,明随缘不变...
-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为劝勉常住僧众虔诚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以消灾厄,记得有一晚,老人开示道:菩萨们!你们不远千山万水,吃尽不少苦头,...
-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念佛,这么三个过程就行了。一定坚信不疑,念佛要一心诚心地念,决定能往生。但是往生你得信,这三个都叫信心。因为你信得及,...
-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生死之苦。“分段”就是六道众生各有他的形段,这也是“苦”。三界六道众生的“苦...
-
人生和晚上做梦一样,哪有一法
心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色身在不停的变化,新新不住。就象我们晚上做梦似的,如同梦幻,我们正在做梦的时候,这个识心还在继续,心还没有停止下来,还在不停的生灭,所以生什么样的心...
-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三细相,就是烦恼了,烦恼就从无明生出来的。“一念不觉”就指着无明说的,三细相就是“业相、转相、现相”。但是...
-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切不相应的杂念,必须要有能力克服内心所有的坏念头,才能真正...
-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之地,种福田;善根之地,培育善根。但是造业也很大呀,知道吗?...
-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会加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
-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的正报的身心世界,它的一个生起跟相续的因缘。这个地方有五大段。我们先看第一段,“迷真起妄”。复次富楼那!明妄非...